向“新”向“绿” 消费市场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发放促消费优惠券,绿色家电下乡……在一系列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国内绿色消费市场焕发活力。
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对“绿色消费”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明确,优化政府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等。消费市场“绿”意涌动,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各地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以旧换新”正在掀起绿色消费热潮。
河南郑州提升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激发消费者更新换代汽车的积极性;重庆璧山通过政府补贴和企业同步叠加价格让利、现金补贴、售后服务抵扣券等优惠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促进市民消费提质升级。
山东“夏日消费季”通过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家电“以旧换新”扩大补贴范围、提高标准,推出乘用车置换更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统一兑付标准,缩短消费者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补贴的时间,让消费“热”起来。
“‘以旧换新’不单是换新一件产品,也是更换一种生活方式。”业内专家表示,低碳生活可以由“以旧换新”这样的惠民行动传递至千家万户,将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付诸行动。
随着“双碳”理念深入人心,为碳足迹做核查、定标识,实现可溯源让现有产业“绿色可循”。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提到,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
在上海,一个绿色的“小脚印”,悄悄地被印在了中国出口欧盟的部分机电产品上,打开手机扫一扫,就能实现产品碳足迹的可见、可溯、可认;在山西太原,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对“鱼菜混养”基地的用能数据、土壤数据、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碳足迹监测与管理,助力基地碳减排,提高农作物产量;在贵州,乳业的降碳正在向“链”的方向纵深推进,减碳已不局限于车间,通过“精准测算标碳—饲喂源头减碳—养殖过程降碳—粪污处理固碳—种养结合消碳”的循环方式,牧场实现变废为宝,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正以经济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业内专家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需要在多个方面持续用力。
“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上述专家指出,应完善相关机制,协同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
根据《意见》部署,下一步,绿色转型政策体系仍将进一步完善。例如,在财税政策方面,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金融工具方面,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大范围寒潮天气来袭 雨雪冰冻模式开启
- 朝阳少侠:心理战能杀人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青海西宁招商路演
-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台企追“新”增资扩产
-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 围剿“金融黑灰产” 行业呼吁合力共治
- 多部门: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
- 天津“运河不夜城”将于今年暑期上线 预计投资2.5亿元
- 布局商业飞船 畅想星座建设:业界谈雄安“空天信息”前景
- 国庆假期首日南铁迎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161万人次
- 彩礼“降温”、红娘“持证上岗” 江西贵溪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 国际观察:“脱轨”隐喻折射美国积弊之深
-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将陆续供应各地市场
- 河南鹤壁市淇滨区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开放
- 在三娘湾守护中华白海豚 于山海间传播“生命教育”
-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53人遇难
- 一天鞠躬上百次 杭州华侨永久陵园“代客祭扫”让思念无界
- 浙江海岛观察:新乡贤引领小渔村转型发展
- 高考临近 广西教师“定制式”心理团辅为学生减压
- 热门推荐
-
-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四年报”有哪些看点
- 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启幕 品牌啤酒数量创历史新高
- 2023年中拉农产品贸易额逾810亿美元
- 遇见中国丨奥地利技术专家盖德勒: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
- “数商兴农进湖北”活动探索农产品数字化之路
- 浙江传统水乡丰收剪影:满塘菱角采摘忙
- 台湾青年湖南品茶:东方树叶的魅力从未改变
- 云南洱源突发山火 当地正全力扑救
- 甘肃多维度建设“无废城市”
- 证监会: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的打击力度
- 中企车队在巴基斯坦遭遇恐袭 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
- 委内瑞拉总统要求美国全面解除对委制裁
- 澳媒发表澳大利亚旅行作家署名文章:中国值得一游
- 特写:津门“驶”来外宾喜欢的大篷车
- 英国铁路系统员工举行新一轮罢工 部分地区完全停运
- 咖啡渣或可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 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向公众开放
- 美国南加州经历“血腥周末”多起枪击案致至少6人死亡
- 中亚媒体参访团走进新疆伊犁
- 菲律宾渡轮失火致死人数升至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