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果蔬园”:黄河水浇灌“订单式”销售
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记者 闫姣)7月底,走进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卓家沟村,阵阵果香扑鼻而来,粉嘟嘟的桃子挂满枝头。据当地果农讲述,这里的果蔬采用黄河水浇灌,加之地理位置特殊,所产水果水分足、口感好,常被“订单式”销售至周边地区及上海、广州、江苏等地。
“目前我们的水果已经销售出30箱了,还有一些订单,果子成熟后我们再装箱发货。”卓家沟村“90后”种植大户李光昀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他家共有12亩果蔬园,种植了杏子、水蜜桃、白凤桃、西梅、早酥梨、西红柿、玉米等,种类丰富,每年能有10万至20万元的收入。
与父母辈的传统种植、销售方式不同,李光昀则选择“触网”采取更多年轻人的方式,比如,录制视频发到社交账号,以此吸引和累积全国各地的客户,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天凌晨4时起床,晚上10时才收工吃晚饭,一整天都在采摘、包装、发货。”
李光昀说,管护果蔬园是个“吃苦活”。每年7月至10月,各类果蔬先后成熟,他们忙着采摘与发货。之后一直到次年的时间,要紧跟着施肥、修剪、犁地,“村里很多年轻人吃不了种地的苦外出务工了,但我摸索出了经验,而且城关区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来培训,掌握了方法,干起来也就顺了。”
卓家沟村位于城关区南部,距市区仅2公里。这两年果子成熟之际,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市区民众都会上山进行亲子采摘,现摘现吃或装箱打包回家。有市民表示,“让孩子亲近自然,同时体验农民的辛苦与不易,是一堂非常生动的人生课程。”
卓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思艳提及,村子只有130人,主要收入是种植果蔬,种植大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近年来,为了增加农户收入,村子举办采摘节,邀请农业专家举办培训班,同时引进价值高的西梅等新品种,提高了卓家沟村果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两天村子至少还有200箱水果的订单,销售不成问题。”
除了果蔬纯天然、原生态,卓家沟还给人一种整洁干净的印象。李思艳称,自“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一美化”行动以来,村子动员农户把柴草棚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美化环境。下一步将以“烟雨兰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牵引,把传统单一性的生产转变为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黄崖关长城文旅项目上新 《大明边塞》点亮雄关夜色
- 韩警方调查921起深度伪造性犯罪案件 八成嫌疑人不满20岁
- 尹锡悦为何此时宣布紧急戒严?韩媒解析两大导火索
-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 国家卫健委: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达200万张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桃花溪畔见繁花 田园生活惹人醉
- 船员突发肾积水情况危急 上海吴淞边检开通“紧急救助通道”施援手
- (乡村行·看振兴)苗木盆景变身城市绿化带 浙江金东曹宅镇做活路域经济
- 老会馆相逢音乐剧 《金风玉露》一招破局
-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
- “黄金周”首日云南铁路发送旅客51万人次
- 8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2.7% 市场供需呈现双强局面
- 首届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展曼谷站活动成功举办
- 首个以电代油自备应急电源 完成示范演练
- 中国车谷加速打造“软件定义汽车”创新策源地
- 马来西亚电商委员会主席:封禁TikTok电商损害中小商家利益
- 中国内地首家机场离岛免税店开业12周年 销售额逾247亿元
- 四川:因地制宜书写“土地文章”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第二届云南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巴黎赛区复赛举行
- 西北古城天水持续“热辣”
- 热门推荐
-
- 今天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20万人次
- 福建尤溪:古村晒秋美,文旅融合兴
- “应急救援基层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 中国吨级以上eVTOL在海外完成首飞
- 重庆:清洁能源“照亮”三峡库区乡村振兴路
- 美国洛杉矶山火已致11人死亡 加州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 老挝学生乘高铁看中国:“比想象的要近、要多彩”
- 2023海外华文媒体武汉行启动
- 今年以来广东接待入境旅游团1.3万多个
- 汇聚54家参展商 2023JINGART艺览北京今日启帷
- 沈阳铁路暑运圆满收官 发送旅客达4139万人次
- “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古镇的“变与不变”
-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2030年总体规划发布
- 创新提质 江西南昌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 上海“能者为师” 青年学生以创意思维为社区设计活力课程
- 国内首座高原储气库即将开工建设
- 思接千载 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创作座谈会举行
- 多国通过“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权”
- 遭受噪声污染侵扰可申请诉前禁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