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
中新网7月31日电 国新办31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来落实这些部署,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总的考虑是,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一系列财税政策,有以下五个方面:
着力“强基础、攻关键”,支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增长10%。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支持布局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全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发展。
着力“拓渠道、强赋能”,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促进“数实融合”。其中有两项改革试点,第一项是从2023年起,用三年时间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分三批将90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目前已经有66个城市进行了试点。第二项是安排180亿元,分三批支持60个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着力“畅流通、促消费”,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前期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支持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最近又安排了3000亿元左右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增强地方促消费能力,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同时,支持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布局,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今年预算安排75亿元,推动回收循环利用。大力支持外经贸提质增效,累计安排超过110亿元,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医药等重点外向型产业实施一批示范项目。
着力“补短板、增效能”,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用好增发国债、专项债券、车购税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工具,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自2022年起,财政部支持启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累计安排约180亿元支持25个关键节点城市,今年将再支持一批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还将支持对重要高速公路等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承载能力、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积极支持全国200个左右县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农村的消费。
着力“解难点、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支持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组合实施多种政策工具,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支持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北海175艘渔船伏季休渔期间获准赴南沙生产
- 辽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 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
- 中小学美展作品抄袭,造假不能“从小开始”
- 煮腊八粥要不要放碱?
- (寻味中华 | 文博)“莲开”川博:品君子之雅,赏和合之美
- 《城市步道桥梁设计抗风试验标准》编制厦门启动
- 国门安全知识进社区 北京海关开展系列普法教育活动
- 出境游将恢复,国际机票搜索大涨,这些地方是热门
- 上海制定20条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
- 柬埔寨1.4万家企业加入私人领域养老金制度
- 【文化评析】传统戏曲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
- 法国卢浮宫版画工坊收藏展亮相遇见博物馆 108幅铜版版画凝聚数百年技艺
- 浙江机场将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 新增多个通航点
- 武警官兵深入西藏基层百姓家开展爱民助民活动
- 中国国际露营大会为何落地浙江金华山?
- 剧版《三体》:何以原著粉狂欢,路人无感?
- 德国一旅馆部分倒塌事故已致2人遇难
- 咖啡、天幕和文物 郑州“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很新潮
- 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房车旅游如何“破圈”?
- 外专谈“一带一路”|多国专家:“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迫切需要的“绿色之路”
- 热门推荐
-
- 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8级地震
- 即将卸任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又赦免5人
- (新春走基层)50年种粮的“加与减” 一代农人的“苦与甜”
- 塑料餐盒回收卡在哪儿?
- 最长春节假来了,机票搜索量倍增
- 热血男儿扎根基层40载 守初心拧好每一颗“螺丝钉”
- “鸟儿用翅膀投票” 河南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见实效
- 用基因检测胎儿遗传病靠谱吗
- 广东逾600个镇街遇暴雨 穗24小时最大降雨超170毫米
- 报告称,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有望温和修复
- 2023年宁夏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今年以来已查处食品违法案件847件
- 中俄智库高端论坛(2024)在莫斯科召开
- 陈济棠儿媳陈伟君将市值过亿元财产捐赠国家
- 前四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8.2%
- 经济热点部长谈丨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 台青在山东济南迎中秋:两岸皆是家
- 和评理 | 中美相处之道关键在于平等相待
- 印度喜马偕尔邦暴雨死亡人数增至71人
- 济南社区探索信访工作新方式 打造“四化机制”服务品牌
- 校企共建“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