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清凉”上新 让美好不再因“季”限定
“夏日经济消费升温新看点”系列
财经观察:各地文旅“清凉”上新 让美好不再因“季”限定
近日,趁着端午假期,来自北京的杨先生一家来到哈尔滨体验了一场“避暑”之旅。
“虽然同属于北方城市,但这两天哈尔滨温度最高只有二十多度。天气温和,吃喝玩乐项目多,带着孩子也不累。”杨先生说。
清凉度夏成为杨先生等不少旅客追求“诗与远方”的主题曲。对此,各地文旅纷纷上新,从观光到漫游、从打卡到体验,让“轻装上阵”的夏日旅行更显清爽。
例如,哈尔滨将于6月下旬推出“反季版”冰雪大世界,通过冰块的反季储存、利用,让“冰雪奇遇”不再是“季节限定”。与此同时,新推出的江上沉浸式演艺《遇见·哈尔滨》集合了水幕电影、火秀、激光表演等舞台特效,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在“美食+美景”“好物+好玩”的创意联动下,游客一年四季在哈尔滨皆能流连忘返。
有人去北方“避暑”,也有人一路向南,在游乐场、滨海之地感受夏季热情。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湖南、福建等南方省市的龙舟赛上演各种“水上漂移”,让热衷于“观赛游”的游客大呼过瘾。
除了龙舟观赛,水上乐园、漂流、赶海和各类小众水上运动也是端午假期的热门项目。
同程数据显示,刚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各地水乐园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七成,桨板、充气船等城市公园中的水上游玩项目也颇受游客喜爱。
针对“宅家过节族”,各地文旅也积极通过新媒介、新技术奉上“跨时空”的丰富体验。敦煌的“数字藏经洞”、新昌调腔的“稀有剧种直播”、《我的阿勒泰》等热播影视剧……借助现代技术,传统文化、非遗经典等“国风”项目不仅创新了表达形式,也持续为各地文旅融合注入更多活力。
“直播间为部分业余爱好者提供了提高技艺的平台。这不仅为戏曲培养了大批‘票友’,也为戏曲专业院团物色人才扩宽了渠道。”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郑传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日,已有50个稀有剧种剧团入驻抖音直播平台,一年内带来871场直播。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多元的文旅体验和旺盛的消费热情,正推动文旅朝着更新颖、更广泛、更深度的方向加速融合。本地居民和往来游客也在这持续的融合创新中,更加感受到四时皆美、四季皆备的“诗与远方”。(人民网记者 王仁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养眼又养生 广西药膳大赛上演味蕾盛宴
- 该如何看待“装修工月入三四万”?
- 聚焦数智教育 2024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飞越江河,太阳神鸟撒播的是稻作文明
- 家长注意!这些感冒药别再给孩子吃了
- 湘江禁采水域“抽吸河砂”7万余吨 湖南警方破获系列非法采砂案
- 亲子沟通,这四大禁忌最不能碰
- 高温来袭 北京交通行业多举措保障市民清凉出行
- 出校园进牛圈 内蒙古“95后”女大学生返乡当“牛倌儿”
- 伊利全球菁英“回家” 共融共进助推全球健康事业生生不息
- 2024校外教育数字化建设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 西藏首次组织数字企业参展全球数贸会
- 江苏:到2025年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不低于5000万千瓦
- 暴雨红色预警继续!河北北京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
- 5G+井下单体设备集中操控技术使矿工由“井下”走到“井上”
- (中国这十年)孙业礼:希望美国电影在尊重受众基础上更好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期待
-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蝶变见闻
- 广西钦州多支专业救援力量联合开展水上救援模拟演练
- 北京市网信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9000余个
- 西湖大学启动创建医学院 董晨担任首任院长
- 热门推荐
-
- 延安站普速场开通运营 西延高铁建设进一步加快
- 陕西立法保护黄帝陵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出台
- 土味微短剧,为何爆火海外
- 数博会观察:海内外企业纷纷布局雄安新区
- 河南: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
- 旅游新时尚、国货新销路、就业新方向……国产邮轮带火了什么?
- 攀枝花“胖豹”走红背后的尴尬 2元门票难以支撑动物园改造升级
- 北京积极推动民生保障设施建设 答好民生实事“成绩单”
- 演员于和伟: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有人看到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班突破100架次
- 菲媒:菲律宾正错过中国经济“软反弹”
- 申遗成功十周年 AI加持让运河文化“流动”起来
- 中消协点名“石墨烯乳胶枕现偷工减料”
- 三大运营商亮出“黑科技” 打通抢险救援通信“生命线”
- 天津将多场景提升居住区充电设施接电服务水平
- 澳大利亚媒体界人士:美国破坏南海和平稳定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有理有据
- 从“悦己”到自我实现:成都“她经济”走热
- Meta恢复特朗普脸书及Ins账号
- 湖北盛夏气候预测: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可能性大
- 【世界说】美国枪支顽疾“内外遭嫌”:本国民众深受枪支暴力阴影困扰,多个盟友发赴美旅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