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看待“装修工月入三四万”?
张同
近日,“装修工月入三四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大学生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选择一些看似“不体面”但是挺挣钱的工作,比如泥瓦匠、美缝工人、油漆工等,这类工人被统称为装修工人。
不少人觉得,这种工作很累,而且“没面子”,就算收入高一些,也不愿意干。也有人认为,一些年轻人存在懒惰、怕吃苦的心理,对蓝领工作还有一些不应有的偏见。
年轻人愿意放下“面子”选择做装修工人,似乎又印证了“年轻人还是要脱下长衫”的观点。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人们对蓝领工作和白领工作的认知,不应有牢固的二元对立关系。要让年轻人甘做“蓝领”的困难不是在于工作本身累不累,也不是年轻人是否吃得了苦,而是在于要打破多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
过去,不少家庭教育孩子时,宣扬的是“读书要吃得苦中苦”教育,蓝领工作往往是教育孩子时的反面案例,这也塑造了不少孩子的价值观,让人不自觉为工作分三六九等,使得社会也充满这个氛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装修工人的薪资水平早已不亚于白领,甚至还要超过白领,而白领工作优于蓝领工作的观点,也早已失去了现实支撑。
此外,大多数人口中所称的“体力活”,其实仍是需要技术的。泥瓦匠也好,美缝工人也罢,不是只有力气就能做好的工作。做好这类工作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只不过这些技术活不体现在“字里行间”,也不体现在“颗粒度对齐”上,而是体现在最后的交工质量上。不可忽略的现实是,做得好的工人,会被不同雇主推荐,工作也会源源不断。
其实,“装修工人月入三四万”还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换一个角度来看,大众媒体流行之前的人们,对蓝领工作充满了“刻板印象”,但正是有大众媒体的存在,不断用实例打破了刻板印象,让不少人通过新闻了解到了原本不曾了解的就业信息、就业细节,由此也就多了一层就业的选择。
这也是诸如“大学生收废品年入20万”“装修工人月入三四万”之类的新闻,在社会层面引起争议的原因。这些新闻打破了大众固有的认知,社会舆论之所以产生争议,就是“旧有认知”和“真实发生”之间的撕扯。
这一过程既是打破刻板印象的过程,也是更新认知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装修工人是不是真的能月入三四万元,而是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妨主动去打破信息壁垒和路径依赖。无论是通过大众媒介了解,还是自己搜寻,总之不妨去尝试那些原本属于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工作。
(作者是知名媒体评论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口一农庄办“樱花节”树上全是假花?官方通报
- 探访帕米尔高原上的“桃花源”:渐展“富村山居”图
- 2023安博会 TÜV莱茵智能门锁“安心守护”举办认证颁证仪式
- 泰国一火车与皮卡车相撞致8死3伤
- 12月13日央行开展20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 以守正创新绘文化发展之景
- 报告:医疗险在互联网意健险中占比已接近七成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出港
- 加拿大山火蔓延 请求消防“外援”
- 上海去年改造100间“追光小屋”
- 此次强降雨造成河北540703人受灾
- 特朗普等涉嫌试图推翻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案已有三名被告认罪
- 伊朗官员:只有加沙停火,伊朗才不会报复以色列
- 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背包警务”里的民意、民忧和民情
- 持续鼓励绿色环保科技创新 第四届“青山科技奖”申报启动
- 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面向全球征集
- 天津津沽“光伏+污水厂”项目并网发电 三厂联动年减碳2.4万吨
- 山西大同开通直飞泰国曼谷国际航线
- 公羊救援队救出33名河北涿州被困群众 舟艇救援深入灾区
- 热门推荐
-
- 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面板提前60天完成浇筑
- 海南首宗“净矿+增减挂钩+全流程电子化”采矿权出让
- “天然”原料餐具或对健康有危害
- 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冬捕期结束进入薄冰期
- “稳进立破”促改革|冰雪经济为何火爆?从百姓需求看如何提振消费
- 辽宁葫芦岛建昌县一村支书在防汛抢险中因公殉职
- 上海专家探索“四化”治疗模式造福膀胱癌患者 五年生存率比肩欧美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两岸企业家福建漳州唱响“闽台缘”音乐会
- 天寒地冻吃冰棍,这份“透心凉”适合你吗?
- 托卡耶夫:集安组织应重视恐怖主义等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 他将宣布参加2024美国大选 被称特朗普“头号”竞争对手
- 遇见福建:火烈鸟家族“落户”
- 促个体工商户发展 中国实施“精准滴灌”帮扶
- 用取暖器烤肉、烘衣服?消防提示:危险,快停手!
- 重庆发布预制菜生产经营新规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 成都大熊猫基地:男子向大熊猫泼水被终身禁止入园参观
- 山东能源转型底色更“绿” 力争今年年底清洁能源装机超1.1亿千瓦
- 北京中关村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