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出属于中国的“黑色黄金”
【一线讲述】
碳纤维作为重要的新材料,素有“黑色黄金”之称,一直以来,价格高昂且“一丝难求”。为了研发出属于中国的碳纤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从2006年就开始搞原丝研发。
那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连研发碳纤维的“石头”都摸不着,只能铆足干劲自主创新。尽管困难不少,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要实现碳纤维国产化。
一个人技术再好,也需要优秀团队的支撑。作为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碳谷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带领着一群队员不断挑战不可能。我们经常戴着防毒面具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从实验室再到会议室头脑风暴,饿了就泡个方便面充饥;讨论出思路再到生产线继续摸索调整,困了就拼几把椅子眯一会儿。
从开始研发到投产,我们一忙就是5年。2011年,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上百次投用配方、上千次调整、上万组数据……我们陆续攻克了黏度不稳定、气泡杂质多等多道难关,突破了纺丝纤度高、强度低、毛丝多等各类屏障,彻底解决了原丝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卡脖子”的地方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生产线的需求就是我们确定科研课题的依据。随着原丝项目陆续投产,我们又开始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寻找问题。我们关注到大丝束碳纤维市场应用广泛,而且成本更低,就研发大丝束产品。经过持续科研攻关,如今,我们公司能够生产25K、35K、48K、50K等大丝束原丝,完善了碳纤维产品体系。其中,全球首款35K风电专用碳纤维备受市场青睐,成为“拳头”产品。
在我看来,培养更多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做好“传帮带”,为企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碳纤维产业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公司成立了“张海鸥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们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队伍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问题改善为牵引,带动研发团队增强技能本领,不断推动碳纤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会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以车间里的实验室为“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任爽、本报通讯员芦猛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智赋能“网路”通深山 广西边民搭上致富快车
- 昆明斗南40年:从“一片花田”蝶变“亚洲花都”
- “踏浪前行”的调车员关炽钧
- 北京公众环境意识持续提升 绿色生活践行度保持较高水平
- 普京:俄罗斯始终支持俄乌谈判并欢迎调停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机器人成“上海制造”转型新引擎
- 山西电网50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有序复工
- 孕妇乘客突然分娩 司机大哥冷静应对获奖励
- 天津“新”城事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风貌建筑再塑“城市记忆点”
- 江南风+藏式风 青海“黄河民宿第一村”见真章
- 广东逾两百个镇街遇暴雨 粤东揭阳变“泽国”
- 人类长跑能力从何演化而来?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与耐力奔跑狩猎相关
- 危局出路何方?欧洲仍在寻寻觅觅
-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启动,新冠药物降价幅度受关注
- 上半年中国各地“稳楼市”相关政策出台逾300次 多地打出“组合拳”
- “银发钢琴师”羊城斗琴技 钢琴丰富乐龄生活
- 共致8人死亡 山西挂牌督办两起火灾事故
- 图像视频创业公司开始用AI赚钱了,AI如何重塑从业者的工作?
- 厄瓜多尔进入“国内武装冲突”状态以来已逮捕10988人
- 广东加速春季造林 5月前完成林分优化200万亩
- 热门推荐
-
-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工作
- 尼泊尔学者访藏:越来越多尼泊尔人愿意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
- 年度长图回顾:从地面10米到太空,感受中国人的浪漫
- 孩子长相怎么变得怪怪的 睡觉还打鼾?
- 最新外贸成绩单发布,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外贸形势?
- 广电总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见成效
- 手机行业新一轮创新周期开启?有哪些创新方向?
- 外媒:乌克兰苏梅州已对2.1万余人进行疏散
- 6年累计开行3万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书写“新山海经”
- 年夜饭盆菜有新变:鲜制盆菜火爆 快手菜增长快
- 第六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在渝举行
- 三江源腹地果洛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
- 中国牛蛙产业“剑指”千亿产值 专家建议推动绿色养殖转型
- 北京亦庄将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开放十大标杆应用场景
- 广州首次开展建筑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 39人申请
- 小城市大能量——2024国际范儿宝藏小城图鉴|中国城·国际范儿
-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专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
- 北方出现大风降温及弱雨雪 今明两天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 俄称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发生数十次战斗
- 新疆阿拉尔市特色种植“百花齐放” 助力产业发展民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