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转型
中新网金华6月6日电 (钱晨菲)“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农历五月杨梅成熟,在位于浙江金华兰溪的杨梅种植大棚内,一颗颗杨梅已挂满枝头,果农穿梭其间忙着采摘。
马涧镇地处浙江兰溪北部,是中国杨梅之乡、精品杨梅第一镇,杨梅栽种面积为4.3万余亩,占兰溪杨梅总栽种面积的70%以上,年产量3万余吨,全产业链产值超7亿元。其中,大棚杨梅约3000亩,占浙江省70%以上,是该省最大的设施杨梅栽培基地。
据悉,马涧杨梅品种主要以东魁、黑炭、木叶为主,现有杨梅类专业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215家,加工企业3家。马涧曾获得“全国十大精品杨梅”“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等荣誉。
马涧镇人大主席包俞良介绍,“今年的杨梅品质比往年明显提升,优质果率大幅度提升,价格也持续上扬,大棚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10元以上,露天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3元以上。”
品质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持续贯彻科技富农、创新强农的理念。近年来,当地加快以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实现全链式转型,因地制宜发展马涧特色杨梅产业,聚焦“地标富农”,围绕产业链、贯通培训链、强化服务链,2023年实现杨梅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6.5亿元,快递单量达25万单,同比增长148%。
兰溪市马涧镇党委书记王文新介绍,为了破局“靠天吃饭”,该镇在浙江率先采用大棚杨梅种植技术,扭转传统种植过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局面,极大降低天气因素影响;实施杨梅健康栽培生态指标研究项目,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杨梅综合指数研究合作协议》,建立微生物菌肥试验等示范点,为杨梅种植环节赋予科技初始“土壤”。
不仅如此,当地还精准施力,实现“知天而作”。当地构建了“杨梅产业大脑+梅好农场”数字平台,推动杨梅产业智能化转型,实时监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自然要素,实现智能监控、自动管理;投入使用“水肥药一体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数字设备,动态监测和及时管理杨梅种植,实现一部手机“搞定”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三产融合,我们一方面加快推进以农产品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运输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深化农旅结合,2023年以来,创新推出‘认养一棵梅’云种植活动,村集体统一流转失管杨梅树近3000株,打开了三产融合新局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王文新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丹麦通过法律禁止焚烧《古兰经》
-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试验
- 从“无法释怀”到直言爱意,安宁疗护让他走得从容
- 分析师电话会:用户收入利润大增,淘宝形成增长正循环
- 香江之风涌动黄土地 陕港两地丝博会上话共赢
- 浙江江北携手安徽怀远“跨省通办”:进一扇门 办两省事
- 北约秘书长与日本首相会谈 承诺将加强关系
- 俄代表团随行记者遭美拒签 俄外长:不会忘记,绝不原谅
- 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受众覆盖全球76个国家(地区)
- 毕业季送祝福,中式浪漫最般配了
- 专家细数“伤脊陷阱”提倡“正襟危坐”勿“葛优躺”
- 村民常年不在家仍每年交水费96元?官方通报
-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
- 冲锋衣热销背后 消费者“跟风”买单?
- “斯人”刚走,“曼曼”又来了?
- 部分岗位只招“E人”合理吗?MBTI测试别被过度应用
- 国家药监局:严格控制新开办疫苗生产企业
- “他们有钱打仗,却没钱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 美国华盛顿发生枪击事件致6人受伤 嫌疑人被捕
- 共赴湾区“归”谷!第六届留学生节在珠海开幕
- 热门推荐
-
- 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闭幕
- 这座“柚”香“柚”甜的小城,有何致富密码?
- 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召开 推动形成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 宗庆后创业首年个人总结手稿:创办第一流校办企业
- 广东佛山港三水港区金本作业区配套设施项目开工
-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广州出新招解决难题
- 土耳其外交部:将继续尽一切努力结束俄乌冲突
- (第七届进博会)3M中国总裁丁泓禹:在中国新发展中寻找新机遇
- 从“更多”到“更好” 全民健身迎来发展新契机
- 日本樱岛火山喷发 烟柱高达2700米
- 走进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 探寻税费一体化改革“密钥”
- 走出家门去健身 这些免费场馆喊你来打卡→
- 海外艺术家成都迎中秋绘“天涯共此时”
- 民政部等四部门发文剑指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 守护老人“钱袋子”
- 长沙国际车展累计成交金额500亿元
- 通讯:界别协商会上话“小眼镜”防控
-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提示:果切消费 谨防踩坑
- 7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86元 上调3个基点
- 革命文物走出库房 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首次文物藏品鉴研会
- 厦门推三项医保便民举措 涉及新生儿医保、生育津贴、住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