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刚走,“曼曼”又来了?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刘越)这几天,杭州的一位语文教师犯了难。
在备课时,她发现课本中一段《离骚》的节选内容与自己的记忆产生了出入——课本上写的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她当年学过的版本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查找资料后,她发现在各种版本的《离骚》中,“曼”“漫”两个字都出现过。这位老师更迷茫了,以后同学们在引用这句话时,到底写哪个才是对的?
“路漫漫”还是“路曼曼”?
迷茫的不仅仅是她,“是路漫漫还是路曼曼”这一话题登上热搜之后,网友们各抒己见。有的网友据理力争:遥想当年,我学的就是“漫漫”。
有的网友采用“以A证B”法:我记得非常清楚,安能辨我是雄雌,路“曼曼”其修远兮!
还有《淘气包马小跳》的书粉乱入:路曼曼不是马小跳同桌吗?
钱江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楚辞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林教授表示,“古汉语中,字通用的现象很普遍,不需要纠结,‘曼’和‘漫’都可以用。”
这场“笔墨官司”让人想到了前段时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争: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就此争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发声,称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权威回应也让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迅速登顶热搜。
不过即使人教社给出回应,部分网友依旧坚决表示,“就是孟子本人来,我学的也是‘斯人’”!
“斯人”走了,“曼曼”又来了。估计孟子和屈原也没想到,千年之后自己的著作还能在华夏大地掀起如此之大的“百家争鸣”。其实,“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是个例。在各种出版物上,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读音、字句甚至作者都存在版本不一的问题。
为何会有“曼曼”之争?
“漫漫”和“曼曼”,反映了曾让莘莘学子灵魂颤抖的知识点——“通假字”。
“通假”即“通用、借代”,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同“悦”,意思是喜悦、愉快。
东汉编撰《说文解字》的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发展了,社会繁盛了,人民富裕了,古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时兴起要用到某个字的时候,这个字还没来得及造出来,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先借其他的字来用用了!
有一则经典的文言文翻译笑话。孔子在河边登高望远,抒发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死去的那个人像我的丈夫,不管白天黑夜都像。”
这里的语气词“夫”,就假借了“丈夫”之夫,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时间像流水飞逝啊,一去不复返”。
古文文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分析,“通假字”分为无本字的假借、本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造的假借。如“艸”是“草”的本字,现在“艸”反而成为异体字;“忧戚”之“戚”,原来假借自斧类兵器,后来造了“慼”和“慽”字,“小人常慼慼”简化为了“戚”。
网友调侃,“凭什么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而现代人写错字只能得到一个叉?”
从“斯人”到“曼曼”,我们争论的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文中,生僻读音稀松常见,通假字俯拾皆是。再加上古人热衷“私藏知识”——要知道,古人写文没有标点符号,就连同一篇文章的断句都是众说纷纭。因此,“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只存在于现代出版物之中。
据钱江晚报,最早的《楚辞》抄本作“曼”,唐《文选集注》本、《文选》尤袤刻本作“曼”,《文选》陈八郎本、《文选》六臣注作“漫”,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均注:“曼,一作漫”。
如此说来,有些出版物还原“本字”,有些则选择“造字”,似乎也无可厚非。类似这样的“知识点”还有很多——
杜牧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是读“xie”还是读“xia”?
李白醉后一蹴而就的,到底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还是“不复醒”?
……
从“斯人”到“曼曼”,确实是一场从几千年前的文学著作跨越到当下互联网的大众讨论,且别有意趣。这场争论或许无法争出高低对错,但由此带来的文化热度提升,则更有价值。
网友们参与讨论之余,不妨抽时间更多地了解涉猎传统文学,查阅查阅古典文献资料,翻看翻看学术研究成果。如果籍此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文字,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核心意蕴,无疑会让这种争鸣更有价值。(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文旅市场迎“开门红” 1068.5万人次春节畅游山城
- 到边疆采风 为生活歌唱 十余名知名音乐家今起“踏歌”云南
- 三个食疗方节后助消滞
- 拉萨车站多彩活动庆“三八”国际妇女节
- 一轮网课让家长“熬不住” 这些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反思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科学评估 助力个性化养老
- 浙江义乌:每年将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0000人次以上
- 俄罗斯外交部:西方是乌克兰军事规划的幕后推手
- 青海:“十四五”末旅游总收入将达800亿元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支队:靠前驻防守护藏东林海
- 证监会: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 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杭电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火出圈” 解决人才培养难题
- 多米尼加首都一闹市区发生爆炸已致11人死亡
- 度小满携手友成基金会 乡村振兴领航员计划第三期落地四川雅安
-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山西陵川警方破获跨省贩卖毒品案 缴毒上百公斤
- 报告:汽车行业电气化趋势回稳 新加坡、中国和荷兰居前三甲
- 广州千年古村车陂“开油锅”喜迎龙年
- “乡村振兴看广东”摄影展在广州开幕
- 新漫评:美国伸长臂,“剪不断,理还乱”
- 热门推荐
-
- 云南普洱:印度野牛五年“上镜”逾千次
- 第二十三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复工后工作餐怎样吃才符合防疫要求?一文了解
-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捐赠支持北京大学医学事业发展
- 新疆“土陶村”蝶变旅游景区 非遗“守艺人”巧手致富
- 李稻葵:中国经济仍有较高速增长潜力,应直面“急症”“缓症”
- 昆明举办首个“企业家日”系列活动
- 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让乡亲们更健康!”
- “异宠”非法交易,平台不能总是留“口子”
- 山东重大项目建设“扬鞭奋蹄” 助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 河北宣化排演历史剧《燕云行》探索戏剧与文旅融合
- 冬季保供添“底气”!29.7亿、1.48亿、9.6亿……各地多措并举助力冬供
- 外企高管: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高水平开放是引力来源
- 主流媒体走进山西交城 领略千年古县“古韵新生”
- 甘肃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 沈阳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成品油流通行业持续发展
- 中国16岁女高中生成功登顶珠峰
- 杭州富阳通报:短时强降雨已致5人死亡、3人失联
- 武汉跳江救人辅警获二等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