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大展亮相故宫 再现17至18世纪中法交往史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应妮)“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1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出了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
该展分“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中法双方参展的文物种类多样,包括瓷器、绘画、版画、钟表、科学仪器、书籍、医学文物、珐琅、丝织品、家具等。通过这些精美的文物,展览以紫禁城和凡尔赛宫为中心,追寻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的一百多年间中法两国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表盘中心金色百合花图案为法国王室标志,表壳中央开光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像,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镂雕一条中式五爪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展览中方策展人郭福祥推测,此表极有可能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是两位帝王之间交往的重要物证。
来自凡尔赛宫的银镀金壶是暹罗使节进献给路易十四的金银器中现存的唯一一件。其形制为中式,银质錾刻,饰有镀金高浮雕人物、鸟兽、花卉与宝塔图案。路易十四和1793年大革命政府曾先后下令熔化金银器,此壶两次幸免于难。“虽然是暹罗使团的礼品,却来自中国,是目前所见非常早的岭南地区外销银器实物”,郭福祥说。
另一件来自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在瓷瓶的顶部、口沿、底座均装饰了奢华的洛可可风格铜镀金饰件。据记载,该瓷瓶于1743年被购入并安放在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的藏衣室,是现存唯一一件经鉴定属于路易十五的中国瓷器。
同时,现场展出的中国宫廷通过广东粤海关和法国商人批量定制的画珐琅器、清宫中的法国传教士为康熙皇帝学习数学专门编制的数学用表、法国皇室从中国定制的饰有路易十五纹章的中国外销瓷器等,都显示了中法两国在历史上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
事实上,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中法宫廷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是法国王室及其宫廷对中国文化兴趣最为浓厚的时期。大量中国工艺品和书籍进入法国宫廷和贵族的收藏视野,引发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波及欧洲的“中国风艺术”创作风潮。法国宫廷保存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物品以及法国本土创作的中国风艺术作品,成为了解此一时期中法关系和艺术交流的重要物证。同时,在远隔万里之外的中国宫廷,自路易十四派出“国王数学家”来华以后,大量法国耶稣会士东来,很多法国人长期在此服务,他们对清代宫廷在科学、艺术、建筑、医学、地图编绘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乾隆末年。
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和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展览将持续展出至6月30日。(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西: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 中国科大研发一类新型螺旋机器人 小可抓蚂蚁重可举哑铃
- 湖南浏阳大抓产业大优环境 发展“好生态”孕育经济“高质量”
- 社区戒烟银川经验向全国推广
- 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恶化!2021年死于枪下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创新高
- 气温回升致“中国枸杞之乡”枸杞进入虫害繁殖危害期
- 乡村热闹起来 生活焕发光彩
- 民调: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疲软、走错方向
- 广东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13金5银1铜
- 外媒:伊朗警告称地中海可能会被封锁
- 新兴产业进取态势强劲、竞争力增强 中国经济呈现蓬勃“精气神”
- 今日迎国庆假期铁路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2100万人次
- 天冷“老寒腿”又犯了 做好这几点保护关节
- 北京环球度假区将继续关闭
- 中沙(吉赞)产业投资合作(广州专场)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 台商在江西:在“新三样”浪潮下加速突围
- 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首批成果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 山西通报汾阳残康中医医院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情况:已立案调查
- G5京昆高速成雅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
- 最大助力35公斤 外骨骼机器人或在养老、医疗领域“大展身手”
- 热门推荐
-
- “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
- 广西宰相故里豆腐乳:从小罐自食到畅销中外
- 沪上新型图书馆竞相崛起 掀起“到馆阅读”热潮
- 福建三明69个乡镇降水超过100毫米 部分景区关闭
- 首发经济撬动内需新动能
- 广西多个口岸将迎出入境双向客流高峰
- 云南西双版纳:保育澜湄流域珍稀土著鱼类
- 创历史新高 2023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65.3亿元
- 俄军多次中招,机场反空袭为啥这么难?
- 博物馆之城场景上新 “新国门”展示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 大唐金乡县主特展长沙开幕 观唐代贵族女性多彩生活
- 外媒:奥地利总统授权极右翼自由党组建新政府
-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迎来22位新聘馆员
- 莲香楼商标使用权之争如何走出困局?
- 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网购150个垃圾袋到手一数仅86个
- 顺丰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天平:低空物流值得期待
- (新春见闻)在云南迪庆见证藏历木龙新年“新鲜事”
- “恩格尔系数拉满了” 是什么梗?
- 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不以山海为远 传播仁心仁术
- 植物学家议粮食安全:保障主粮生产,推广饲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