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别样经济”来袭
踏青出游热度持续攀升,本地消费市场人气旺盛
清明小长假“别样经济”来袭
阅读提示
清明假期即将来临,踏青出游热度不断走高,一波清明小长假“别样经济”悄然来袭。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出游人数同比涨幅较大,赏花游、踏青游、美食游等成为热点。有的景区还推出“清明集市”、放飞涂鸦风筝、清明种柳等活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慎终追远、寄思先贤是清明节的民风厚德。恰逢天气转暖、春回大地,小长假又催生出更多样、更有趣的玩法,除了赏花、采茶正当时,自驾、骑行等也成为热门出行新方式。
清明在即,各地市民紧锣密鼓筹备假期行程,踏青出游热度不断走高,一波清明小长假“别样经济”悄然来袭。
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在这个缅怀故人的时节,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绿色祭扫”观念渐入人心,市民采用绿色文明的方式祭扫已十分常见,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为倡导文明祭祀,清明节期间我们公墓准备了鲜花等祭品,换取家属手中的纸钱和鞭炮,倡导鲜花献故人,寄托哀思文明扫墓。”重庆永川白塔福寿园副经理丁小珊今天向记者表示,为应对清明祭扫,园区积极推广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广泛宣传殡葬相关政策。
“用鲜花祭祀,既环保又有仪式感,也可以表达我们对故人的思念。”正在选购花篮的市民刘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丁小珊表示,如今,“云祭扫”这种方式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家属在外地来不了,园区就会按照家属的要求用鲜花祭奠他们的亲人,对寄存室进行清扫、念祭文,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随着近几年持续宣传清明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加入文明祭扫的行动中来。”重庆福果山生命纪念园常务副总经理李悦介绍,除了宣传文明祭扫理念之外,园区内还采用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进行劝导,引导市民绿色低碳祭拜。
据了解,清明假期,重庆多个红色旅游景区都将开展英烈祭奠活动,游客可前往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潼南杨闇公故里景区、铜梁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等景区参观祭奠。此外,重庆还将举办“红岩英烈诗歌朗诵会”“‘云’祭扫”“我为烈士墓碑描红”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旅游平台订单翻倍
记者从多家旅游企业了解到,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出游人数同比涨幅较大,赏花游、踏青游、美食游等成为热点。
3月以来,全国“赏花经济”“春日经济”热度持续攀升。随着清明小长假临近,多家旅游平台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的旅游热度远超往年同期,部分平台订单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实现翻倍增长。
飞猪于近期启动的“春日赏花季”专题促销,吸引了数以千计的酒店通兑、线路游套餐等商品参与,因高性价比而受到消费者追捧,如拈花湾2天1晚住宿套餐、锦江全国4000+店2晚通兑套餐等,均热卖数千件。
除了赏花,采茶也正当时。飞猪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包含沉浸式体验的“采茶游”、研学茶文化的“问茶游”正在走热,预订量大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地游在清明小长假也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局面。在重庆,各家旅行社的短线游产品纷纷预订爆满。与此同时,重庆主城周边区县的农家乐亦成了不少市民踏青休闲的首选。与旅游、休闲相关的租车、户外用品行业的经营者在此间觅得商机,重庆大部分汽车租赁公司的旅行车均已告罄,轿车也租出大半,不少租赁公司租价上浮了两成左右。
为应对清明出行客流高峰,多地交通运输部门围绕热门景点、线路增开了郊游专线、赏花专线。铁路部门也开通一系列旅游专列,通过不断深化“高铁+旅游”模式,进一步满足旅客需求。重庆火车站预计,假期客流量将达去年同期两倍以上,乘坐高铁“快旅慢游”成为今年春游赏花的新时尚。
“请三休八”拉动消费
清明节放三天假,不少上班族选择前后拼假拉长假期。数据显示,“请三休八”的国内往返机票订单显著增长。
重庆市民彭东选择先休五天年假,加上清明假期,拼出八天长假,从容地来一趟长线出境游。“一直想去感受一下东南亚风情,购买一些外国的土特产,这次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他说。
随着各地人员流动日渐频繁,带动各地特色美食不断“出圈”,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小众清明时令美食、习俗受到消费者追捧。比如近年来,青团等传统美食逐渐风靡,一些地方把传统青团的主材浆麦草替换成当地特有食材,也别有一番风味。
因一碗麻辣烫而爆火的甘肃天水,其旅游热度不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天水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倍,其中00后游客占比近一半。
来自重庆的刘丹丹告诉记者:“去年追随潮流去淄博吃了烧烤,今年清明假期一定要去天水吃麻辣烫,已经做好了详细的旅行攻略,放假就出发。”
今年清明假期,重庆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便将美食作为主打产品。涪陵区蔺市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推出系列特色青团供踏青游客免费品尝。榨菜青团、辣条青团、咸鸭蛋青团、辣子鸡青团应有尽有。景区负责人称,除了品尝青团,还将推出“清明集市”、放飞涂鸦风筝、清明种柳等活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清明假期也带动了本地消费市场。“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去菜市场买清明菜,为家人们做清明粑。”重庆市民陶弘琴告诉记者,清明菜是清明节前后上市的时令野菜,一般只有四五月份的时候才有,而且清明菜在清明节前后食用味道是最佳的,否则过嫩或者过老口感都会变差。(本报重庆4月2日电)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岭南画派“三杰”西行画作亮相广州艺博院
- 山东医疗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 科技赋能解决医疗“卡脖子”难题
- 广西酸嘢进京推介
- 小龙虾带动区域合作:淮扬菜与绍兴菜点燃“舌尖上的火花”
- 未成年人身上打孔穿钉戴环谁之过?
- 南非举行接任G20轮值主席国启动仪式
- “免洗头”产品真能代替洗头吗?
- 2024年福州国际“渔博会”将首设闽台渔业融合发展馆
- “来上海看美展” 2021年上海美术馆全年接待观众621万人次
- 韩国国会300名议员全体参加了尹锡悦弹劾案投票
- 加拿大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持续恶化 日均致死22人
- 寒风吹热保暖市场 火锅市场也热了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张小龙:快乐的苦行僧 幸福的追梦人
- 兰州职教学子竞技“十八般武艺”:闻香识药 听音辨故
- 革命题材话剧《千秋景岳》在宁夏首演
- 稳预期强信心!多领域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增强
- 王巍畅谈三星堆:这是新世纪中国考古学的样板
- 长江、黄河上游源头区水质总体保持良好
- 中泰机构联合举办绿色科技展
- 租房市场不该歧视老年人
- 热门推荐
-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首座站房完工 创新运用装配式混凝土雨棚技术
- 俄罗斯经济压力下稳住了阵脚
- 拉萨市民乐享“过林卡”时光
- “星礼卡”国外用卡无期限国内延期就扣费,星巴克区别对待?
-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地缘紧张局势让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
- “一站式”解决各类生活难题——多地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第六届进博会)磁力强大,进博会为世界带来三大红利
- 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德国柏林召开
- (乡村行·看振兴)春种果树养护忙 江西安义打造生态果园
- 第七届进博会推介会在德国举办
- 菲律宾驻华使领馆将于8月24日试运行电子签证服务
- 山西岚县借“土豆宴”链条提升“舌尖产业”成色
- 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安踏集团携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成立“奥运领奖台公益基金”
- 探秘冬日山西:“三晋迎春”文旅盛宴开启
- 127件/套意大利珍贵文物再现为京城观众再现“庞贝神话”
- 除热门景区外 广州不再统一要求A级景区执行实名预约
- 《西游记》的谜团:为何曾有人说作者不是吴承恩?
- 【我们的家园】西藏“桃花第一村”:民族团结之花持续绽放
- 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启幕 将持续至3月12日
- 遭遇“千年一遇”大雨 美国这一城市马路变“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