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压力下稳住了阵脚
在制裁压力重重、地缘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稳住了阵脚,但要实现平稳高速发展仍面临不小压力。从外部看,西方层层加码的制裁将对俄经济造成持续伤害;从内部看,俄需要加快经济转型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一是能源贸易面临萎缩风险,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预算收入。二是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消费和私人投资或将受到抑制。三是通货膨胀风险仍然存在,甚至可能超过预期。
俄罗斯近日发布的2022年GDP数据显示,俄经济发展显著好于预期。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的国情咨文推翻了外界对俄将进入“战时经济”的猜测。事实证明,在制裁压力重重、地缘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稳住了阵脚,但要实现平稳高速发展仍面临不小压力。
在两次因“技术原因”推迟后,俄2022年经济数据方“千呼万唤始出来”。20日,俄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俄GDP下降2.1%,名义GDP为151.46万亿卢布。
根据俄统计局数据,2022年,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运输业有所萎缩,农业、餐饮、矿业等行业实现正增长。俄GDP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增长、整体工资水平提升等原因。总体来讲,一方面,出口尤其是能源出口收入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制裁带来的经济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国家预算支出的提高。有分析机构指出,在家庭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俄增加财政支出有力提振了经济活力。
2021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俄GDP依旧增长了5.6%。进入2022年,因乌克兰危机,俄受到了西方史无前例的猛烈制裁,企业撤出市场、切断金融通道、实施石油禁运、设置油价上限等制裁手段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有悲观预测认为俄经济将衰退10个百分点至20个百分点。但实际上,俄经济基础比想象中稳固。正如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所言,俄罗斯经济比西方认为的更稳定。尽管受到制裁,俄罗斯正在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不仅如此,俄官方对经济发展的预期也在提高。有机构预测,2023年,俄GDP增幅将保持在-0.5%至+0.5%区间。俄央行则预测,俄GDP增幅将保持在-1%至+1%区间。
从外部条件来看,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称,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减弱,全球市场情绪正在改善。一方面,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经济动力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抑制通胀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此外,能源资源价格下降对包括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在内的众多经济体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内部形势来看,一方面,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公共投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预算支出对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指标良好,失业率已达历史最低水平,农民和建筑工人短缺。另外,物流状况也有所改善。纳比乌琳娜总结称:“俄经济正在积极适应持续的变化。”
然而,俄经济前景仍谈不上“完全乐观”,值得关注的风险点依旧不少。从外部看,西方层层加码的制裁对俄造成持续伤害;从内部看,俄需要加快经济转型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一是能源贸易面临萎缩风险,石油价格下跌影响预算收入。若能源价格持续低于国家预算基准价格,则国家预算或将面临较大缺口。专家称,受制裁和天然气管道被炸毁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将显著下降,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收入将面临不小压力。
二是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消费和私人投资或将持续受到抑制。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消费和投资难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大的拉动作用。纳比乌琳娜近日称,由于供应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俄家庭在房地产、汽车和出国旅行等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
三是通货膨胀风险仍然存在,俄央行评估认为,从中短期看,通货膨胀风险将再次上升。另有不少专家认为,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会超过预期,这将对出口和内需产生负面影响。(经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春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首次实现骨干电网大规模卫星巡视 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 《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热度攀升 快手星芒短剧加速行业领跑
- 江苏盱眙:把文化文艺“套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 阿利耶夫宣誓就任阿塞拜疆总统
- 这里“石上”风景独好,让人“玉”罢不能
- 大湾区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第一飞”亮相
- 【世界说】美媒:美国枪支外溢殃及近邻 加剧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冲突和人道危机
- 聚焦交融互鉴 新时代校园戏剧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 荷兰鹿特丹发生持刀伤人事件致一死一伤
- 2023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江西乐安开幕
- “食品级”化妆品?不存在的!
- 二〇二四中国入境游热潮涌动
- 广西全力保障异常天气情况下“菜篮子”供应
- 作为中国科创热土 上海如何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 高燃的《鸣龙少年》,如何重塑现实主义青春剧?
- 首届新疆斗鸡邀请赛暨西游动物趣味运动会在火焰山景区开幕
- 筑梦乡村 内蒙古“宝妈”辞职转行打造“多肉王国”
- 第七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召开 聚焦“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
- 跨城养老,能否再跨一步?
-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理解与共鸣存在于交流和对话之间
- 热门推荐
-
- 纪念“三个95周年”戏剧专场晚会在南昌慰问演出
- 当“City”邂逅古韵清香 山西杏花村备美酒佳肴邀四方宾朋
- 美国关闭驻乌克兰大使馆
- 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能赔多少?
- 中国团队研发系列仿人灵巧手机器人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 29个省份经济半年报出炉 近半数跑赢全国增速
- 美媒:返航前夕,波音“星际客机”飞船传出“奇怪噪音”
- 上海服务零售提质扩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提速
- 和评理|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中欧伙伴关系
- 外媒:98岁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再次入院
- 云南旅游业加速回暖 上半年接待游客3.59亿人次
- 第十五届中国伊朗两国友协年会在京举行
- 土耳其首都一工厂恐袭事件已致二十余人伤亡
- 阿富汗发生6.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15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访豫开营:识文断字、习武变装
- 文化兴盛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 伦敦月均房租预计超2700英镑 租户面临生活成本危机
- 【鲤好 泉州】青春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一池春水”
- “我的家,患者随时都能来!”
- 英媒:摩尔多瓦议会通过法案 将官方语言改为罗马尼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