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长华源:发展新型消费是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中新网3月25日电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2024年3月24-25日举行。3月25日下午举行了“新型消费与内需潜力释放专题研讨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表示,发展新型消费是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华源介绍,当前新型消费呈现以下特征: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商旅文体展加速融合发展,活动嵌入商圈引领服务消费新热点;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快速迭代,不断拓展新型消费发展空间;消费国际化、品牌化趋势明显;“首发首店”引领消费新热潮。
华源指出,上海新型消费发展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新趋势。
一是文旅休闲消费强劲复苏。2023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562.7万人次,演艺市场强劲复苏,文博美展成为热点。
二是体育消费引领生活新方式。2023年上海共举办体育赛事118项,带动消费37.1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效应128.6亿元。
三是康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养老产业年产出达3000亿元,新型养老模式不断壮大,医疗康养结合趋势明显。
四是金融服务持续快速发展。2016—2023年上海商业健康保险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以上,高端医疗保险总保费规模全国市场占比达40%,绿色消费贷款、线上消费贷款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五是交通服务消费亮点突出。上海客流大幅上升,铁路客流及客运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邮轮经济复苏进程全面提速。
六是数字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上海实现网络购物交易额1.6万亿元,直播零售额达2532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
七是绿色消费引领时尚消费潮流。上海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有79家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商场。
华源表示,上海将顺应新型消费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内涵,鼓励消费创新,完善消费环境,打造新型消费品牌汇聚地、模式创新策源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加快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是提升地标商圈的国际美誉度,打造更具魅力的国际大都市风范。
二是提高“首发经济”的品牌活跃度,打造“首发上海”城市IP。
三是优化服务消费的供给丰富度,打造服务消费创新策源风向标。
四是拓展数字消费的场景集聚度,打造科技赋能的新型消费之都。
五是丰富绿色消费的内涵深厚度,打造绿色低碳消费高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车市上半年:产销增长近一成,出口持续“狂飙”
- “来都来了”背后的博弈
- 北京多条轨道交通线路30日晚延长运营时间保障乘客雨夜出行
- 北京铁路:K1178次列车全部旅客安全转移
-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气温稳步回升
- “边运抵边装船”模式助力天津口岸最长风电叶片出运德国
- 脑机接口未来有何可能?或替代手机、带人类进入多智能体社会
- 202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泰国曼谷营开营
- 主播说联播|链博会,为何要办,为何办得了?
- 宋朝“全民皆商
- 浙江省公安厅举行向公安英烈敬献花篮仪式
- 元旦假期国内游订单量同比增168%,出境游订单量增388%
- 报告称广东居民对纸质阅读兴趣有所回升
- 官方通报“健美比赛选手丢鞋砸裁判”:已成立调查组
- 守护星空 浪漫一城——气象赋能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建设
- 江西共青城:能人带富 小茶叶变身乡村振兴“金叶子”
- 辽宁发布特色旅游线路 围绕夏纳清凉等主题推介文旅资源
- “大家居”消费:升级与下沉
- 1-2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25.1%
- 北京9月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热门推荐
-
- 千年古城山西新绛文旅再“出圈”
- 2023年中国仲裁周举办比利时专场活动
- 浙江瑞安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院 赋能产业升级
- 呼和浩特—韩国首尔包机航线开通
- 全球首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将分析速度提升千倍
- 十年间建筑业农民工减少1500万 他们去哪了?
- “商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河南郑州
- 退改机票“霸王条款”何时休
- 甘肃民族“音乐荟”黄河畔传唱“原生态”经典
- 山西省知联会、新联会骨干成员国情教育研修班开班
- 报告:新型城镇化战略与银发经济发展呈高度契合性
- 山西大同:有机旱作农业助农增收“钱”景旺
- 青海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
- “月照湾畔 艺赏中秋”活动在广州荔湾举行
- 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城市榜发布 深圳上海居前
- 冬夜里守护最东高铁的“千里眼”“方向盘”
- 赓续京华文脉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行
- 姜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获评优秀
- 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
- 中国五部门公布《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