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激发小红果大能量 宁夏枸杞产业向千亿产值迈进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朱少绯 荀晓赟 吴菊萍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一句话道尽消费主流人群在大健康时代的迫切需求。
盛夏时节,宁夏最靓丽的风景线莫过于枸杞。有着4000年历史记载的枸杞,药用历史就达3000年,宁夏枸杞更是以药食同源、养生保健功效显著而广为人知。
6月24日,为期3天刚刚举办的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落下帷幕,招商引资、签约采购均创历史新高——共促成购销协议29个,签约资金达15.8亿元;招商引资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2个,签约金额达到91.46亿元。
宁夏枸杞为什么这样红?
近年来,这个小省区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做起“大文章”,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攻关,建设平台园区,培育科技型企业,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70余项,投入科技资金近2.9亿元,有力支撑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杞鑫1号”的科技范
6月23日,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举行枸杞新品发布推介会,17家企业携31款产品悉数登场。
新品种“杞鑫1号”,一亮相便引起与会者重点关注。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宁杞4号”“宁杞5号”,该品种果粒更大、果实更均匀,且花期更早,可实现夏秋两季果,一年能采10茬左右,产量提升高达30%—50%。
这是一个以科技为主角的秀场。
研发“杞鑫1号”的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宁县杞鑫苗木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研发、枸杞新品种选育、枸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创新与推广服务等业务。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早红晚黑枸杞原浆、双杞原浆和枸杞红素片,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超微粉碎枸杞原浆,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枸杞酱酒、高纯多肽植物有机硒……亮相推介会的多款产品都是科技感满满。
“作为宁夏枸杞核心产区,中宁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杞’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枸杞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抢占新赛道。”中宁县科技局局长王峰说。
这是一次以创新为基因的蝶变。
枸杞是宁夏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截至2022年底,全区枸杞种植保有面积38万亩,其中中宁县稳定在18万亩。这个小县城先后成立了中宁枸杞创新研究院,设立签约实验室17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6家,拥有自主专利80多项。
目前,中宁县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12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4家,深加工企业17家,培育出“玺赞”“宁夏红”等自主知名品牌7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宁夏著名商标12个,品牌数量占全自治区的70%。
据最新统计,该县10大类100余种枸杞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产值已突破13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达198.19亿元,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以上,“中国枸杞之乡”名不虚传。
大健康时代有担当
凭借科技之力把红果果打造成为富民强农、时尚康养的“金果果”,中宁是宁夏的生动写照。
“宁夏枸杞是我国著名的药食同源物质。近年来在自治区大力支持下,产业在种质资源、科学种植、绿色防控、精深加工及商业运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邸多隆表示。
按照现代枸杞产业包抓机制安排,宁夏科技厅作为科技攻关组组长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狠抓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特别是该厅联合宁夏农林科学院、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建了中国枸杞研究院,集聚国内枸杞研发创新优势,开发枸杞药用、食用、保健等功能产品,弥补了宁夏在枸杞高值化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达到8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时代为宁夏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立足禀赋,只争朝夕。本届枸杞博览会的主题正是“杞福天下、共享健康”。
适逢中国枸杞研究院2023年工作会议在博览会期间召开。记者获悉,上年度,该院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紧盯产业需求,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该院验证了黑果枸杞花色苷发挥调价节脂质代谢的功效作用;以枸杞叶经典组方化裁用于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新药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获得初步结果,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在枸杞子视功能保护产品及防治阿尔兹海默症功能产品的开发方面明确了主要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完成具有增强免疫、缓解视疲劳、调节糖脂代谢3个保健功能的处方研究及制备工艺……
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段金廒的话说,“在国内外市场对各类枸杞精深加工产品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发挥优势,不负韶华,推动枸杞产业由传统向现代化发展”。
小红果要变大产业
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宁夏枸杞大放异彩。
当前,宁夏首次破译枸杞全基因组,构建世界级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建成枸杞700种代谢物数据库,首次主导制订《中医药—枸杞子》国际标准;创建保存了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库,建成国家级种源基地1个和良种繁育中心2个,种苗供应量占全国80%以上;重点开展绿色高效栽培、病虫害监测预警、新型生物农药创制、药用食用枸杞标准构建及视神经功能修复、防治慢性肝病、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产品开发,取得重要成果近40项。
小红果不但要红遍中国,更要红向世界。
在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的现代枸杞产业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现场,多位专家针对宁夏枸杞产业如何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郭兰萍指出,“比如,道地性的特征是什么,标志物是什么,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她的另一个建议是,宁夏枸杞的生态化发展。“消费者通常比较担心枸杞的农药问题。”郭兰萍建议,可以大力推行绿色种植,或者通过引进一些有益的天敌来防止枸杞的蚜虫、木虱等病虫害,实现生态化种植。
在邸多隆看来,宁夏枸杞进一步发展应该紧抓药用型枸杞和食用型枸杞的良种选育。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宁夏枸杞标准化体系建设。“没有标准化作为保障,产业进一步发展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他说。
枸杞产业实现千亿元产值,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定的下一个目标。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我们将以重大专项为引领、以东西部合作为抓手、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力争支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表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索尼影业、新丽传媒官宣《热辣滚烫》出海
- 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面板提前60天完成浇筑
- 优衣库失去性价比 如何摆脱被“平替”困境?
- 为高铁安装国产“膝盖”
- 第十五届中国新生代设计大奖举行 展示“科技版”未来时尚工装
- 美国批准200亿美元对以色列军售计划
-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5级地震
- 多家外企加码对华投资
- 上半年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超3000亿元 体育用品出口亮眼
- 单霁翔新书带读者“听”故宫之美
- 广西柳州一交通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致1死3伤
- 越南学者:中国推进绿色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令各国受益| 世界观
- 浙江宁波首艘鱿鱼钓船获批入渔阿根廷海域作业
- 俄方称不应对“北溪”恢复供气过于乐观
- 国际最新研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 有望准确预测天气与气候
- 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教育界冀社会共同关注
- 2023中小学乡村教师合唱教育及振兴论坛在沪成功举行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何位列明年重点任务之首?专家解读
- “科创投融助力平台”上海成立 打造闭环助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 广西百色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助优质蔬果行销海外
- 热门推荐
-
- 圭亚那总统怒斥BBC记者:你没有资格在环境问题上说教
- 新政发布后,北上广深楼市有何变化?记者走访
- 新技术加速驱动传统医疗卫生系统向数字健康发展阶段迈进
- 车辆秒过!安徽全面推广无人智慧收费站
- 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向“新”向“智”行 乌镇落地一批智慧应用新场景
- 山西八里坪遗址:古国时代晚期东西互动的文化枢纽
- 如何让老旧小区停车不再难?
- 新疆柯坪县近27万头牲畜踏上“转场之旅”
- 在成都遇见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口号公布
- 济南政协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中国贸易促进中心促两地合作
- 中国西部省区陆续结束供暖 青海油田冬供天然气超27亿立方米
- 聚焦新质生产力 中国光谷向“世界光谷”迈进
- 真菌性脓毒症 潜在治疗靶点被发现
- 广西芒果产业搭车新茶饮助果香海外
- 哈铁2025年首趟“列车大集”启程
- 湖北推动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站点建设
- 孩子免疫力如何提高?不妨试试推拿
- 郭沫若之女追忆父亲:有笔的时候提笔,有枪的时候提枪
- GB 18030-2022《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应用推广大会在京举行
- “乡村振兴”班列助吉林“矿泉水之乡”快速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