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激发小红果大能量 宁夏枸杞产业向千亿产值迈进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朱少绯 荀晓赟 吴菊萍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一句话道尽消费主流人群在大健康时代的迫切需求。
盛夏时节,宁夏最靓丽的风景线莫过于枸杞。有着4000年历史记载的枸杞,药用历史就达3000年,宁夏枸杞更是以药食同源、养生保健功效显著而广为人知。
6月24日,为期3天刚刚举办的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落下帷幕,招商引资、签约采购均创历史新高——共促成购销协议29个,签约资金达15.8亿元;招商引资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2个,签约金额达到91.46亿元。
宁夏枸杞为什么这样红?
近年来,这个小省区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做起“大文章”,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攻关,建设平台园区,培育科技型企业,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70余项,投入科技资金近2.9亿元,有力支撑了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杞鑫1号”的科技范
6月23日,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举行枸杞新品发布推介会,17家企业携31款产品悉数登场。
新品种“杞鑫1号”,一亮相便引起与会者重点关注。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宁杞4号”“宁杞5号”,该品种果粒更大、果实更均匀,且花期更早,可实现夏秋两季果,一年能采10茬左右,产量提升高达30%—50%。
这是一个以科技为主角的秀场。
研发“杞鑫1号”的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宁县杞鑫苗木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研发、枸杞新品种选育、枸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创新与推广服务等业务。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早红晚黑枸杞原浆、双杞原浆和枸杞红素片,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超微粉碎枸杞原浆,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枸杞酱酒、高纯多肽植物有机硒……亮相推介会的多款产品都是科技感满满。
“作为宁夏枸杞核心产区,中宁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杞’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枸杞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抢占新赛道。”中宁县科技局局长王峰说。
这是一次以创新为基因的蝶变。
枸杞是宁夏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截至2022年底,全区枸杞种植保有面积38万亩,其中中宁县稳定在18万亩。这个小县城先后成立了中宁枸杞创新研究院,设立签约实验室17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6家,拥有自主专利80多项。
目前,中宁县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12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4家,深加工企业17家,培育出“玺赞”“宁夏红”等自主知名品牌75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宁夏著名商标12个,品牌数量占全自治区的70%。
据最新统计,该县10大类100余种枸杞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产值已突破13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达198.19亿元,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以上,“中国枸杞之乡”名不虚传。
大健康时代有担当
凭借科技之力把红果果打造成为富民强农、时尚康养的“金果果”,中宁是宁夏的生动写照。
“宁夏枸杞是我国著名的药食同源物质。近年来在自治区大力支持下,产业在种质资源、科学种植、绿色防控、精深加工及商业运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邸多隆表示。
按照现代枸杞产业包抓机制安排,宁夏科技厅作为科技攻关组组长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狠抓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特别是该厅联合宁夏农林科学院、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建了中国枸杞研究院,集聚国内枸杞研发创新优势,开发枸杞药用、食用、保健等功能产品,弥补了宁夏在枸杞高值化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达到8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时代为宁夏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立足禀赋,只争朝夕。本届枸杞博览会的主题正是“杞福天下、共享健康”。
适逢中国枸杞研究院2023年工作会议在博览会期间召开。记者获悉,上年度,该院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紧盯产业需求,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该院验证了黑果枸杞花色苷发挥调价节脂质代谢的功效作用;以枸杞叶经典组方化裁用于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新药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获得初步结果,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在枸杞子视功能保护产品及防治阿尔兹海默症功能产品的开发方面明确了主要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完成具有增强免疫、缓解视疲劳、调节糖脂代谢3个保健功能的处方研究及制备工艺……
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段金廒的话说,“在国内外市场对各类枸杞精深加工产品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发挥优势,不负韶华,推动枸杞产业由传统向现代化发展”。
小红果要变大产业
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宁夏枸杞大放异彩。
当前,宁夏首次破译枸杞全基因组,构建世界级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建成枸杞700种代谢物数据库,首次主导制订《中医药—枸杞子》国际标准;创建保存了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枸杞种质库,建成国家级种源基地1个和良种繁育中心2个,种苗供应量占全国80%以上;重点开展绿色高效栽培、病虫害监测预警、新型生物农药创制、药用食用枸杞标准构建及视神经功能修复、防治慢性肝病、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产品开发,取得重要成果近40项。
小红果不但要红遍中国,更要红向世界。
在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的现代枸杞产业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现场,多位专家针对宁夏枸杞产业如何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郭兰萍指出,“比如,道地性的特征是什么,标志物是什么,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她的另一个建议是,宁夏枸杞的生态化发展。“消费者通常比较担心枸杞的农药问题。”郭兰萍建议,可以大力推行绿色种植,或者通过引进一些有益的天敌来防止枸杞的蚜虫、木虱等病虫害,实现生态化种植。
在邸多隆看来,宁夏枸杞进一步发展应该紧抓药用型枸杞和食用型枸杞的良种选育。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宁夏枸杞标准化体系建设。“没有标准化作为保障,产业进一步发展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他说。
枸杞产业实现千亿元产值,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定的下一个目标。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我们将以重大专项为引领、以东西部合作为抓手、以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以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力争支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表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山冰淇淋近十年来首出口
- 国家统计局: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
-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颁奖典礼在中山举行
- 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共和银行
- “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甘肃西和启动 乞巧之乡演绎先秦民俗
- 促时尚循环经济发展 SHEIN Exchange二手交易平台扩展至欧洲
- 湖南省首个区域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中心揭牌
- 探访“零碳”小岛 看“风光农储”一体化新模式
- 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在沧州成立
- 今年贺岁档电影票房已突破15亿元
-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公益电影《青爱》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 业界对中国原创新药走向世界有信心
- 强信心 促发展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 面对面丨梅大高速上的逆行者:后怕但不后悔
- 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实现“学的自由”
- 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梁涛:“‘援青’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们一直坚持在做”
- 今年前4个月超过129.2万人次外籍人员从上海口岸入境
- 指责别国,自己“嗑药”!美国“长臂管辖”置国际规则于何地?
- 王宝强:中国有很多独有的故事可以拍出来
- 熊出没请注意!野生黑熊一家“闪现”吉林延边
- 热门推荐
-
- 上海大都市圈博物馆合作办展 再现近代爱国实业家群像
- 中国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 男高音石倚洁和钢琴家陈萨联袂向世界献上《我爱这土地》等中国经典艺术歌曲
- 打开小年的N种方式!
- 敬老爱老 从“心”开始
-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 万人相约草原共享那达慕
- 小斑块大问题,颈动脉斑块怎么修?
- 敦促美纠正错误言行!商务部发报告揭美国“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本质
- 食物也会偷偷美颜?色泽诱人的卤肉买回家就“失色”
- 着汉服赴唐宫秋宴、跟着“悟空”赏悬塑绝唱!中秋消费刮起“国潮”风
- 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 2024广东(清远)时尚产业大会签约动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2亿元
- 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将举办硬科技嘉年华等配套活动
- 世界周刊|美乌“新战略”?
- 中消协:今年上半年电信服务投诉量显著增多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10亿人次
-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起步成势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商船遭袭后,印度在阿拉伯海部署三艘军舰保持威慑!
- 北京构建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 打通诊疗—康复环节惠及患者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探索腹腔热灌注化疗 成功精准“烫杀”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