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升温回暖 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神州大地,万物复苏。
游园、踏青,伴着游人的脚步,各地“赏花经济”升温回暖,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各地以花为“媒”、以节“引流圈粉”,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内涵,拉动文旅市场强势复苏。“赏花经济”产业链延伸,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动力。
拓展新消费场景,把“季节性经济”变成“全年候经济”
三月的深圳罗湖,花海“绘”春光。邻近市区的梧桐山,灿若云霞的杜鹃花渲染了整座山峰。
十几年前,梧桐山只是一个普通的登山去处。有山无景,让这座山守着大都市,却没有红火起来。
“其实梧桐山上杜鹃很多,但光照不足,大部分不开花。”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王定跃说。
经过数年的不间断培育改良,2008年3月,在面积约15公顷的万花屏,杜鹃怒放的景象第一次在梧桐山出现。如今,梧桐山已经形成了集登山、赏花、休闲旅游、露营等项目于一体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
3月17日,2023深圳市梧桐山第八届毛棉杜鹃节举行。罗湖区联合旅游社开发了“毛棉杜鹃花,生活万象家”多彩旅游线路,推出“花海文化体验、花乡露营、赏花美食派对”等旅游线路产品。露营项目开营后,半个月游客即达到1500万人次。杜鹃节已成为深圳文化名片之一。
春日的神州大地,从南到北,次第花开,催生旅游热。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以油菜花为“媒”,打造“体育+农业+旅游”的体旅、文旅、农旅融合新业态;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凤凰山桃花节期间,将举办半程马拉松赛、风筝文化节、登山赏花节等活动;河南省新密市依托杏花节,开展摄影大赛暨作品展、民俗文化展演、伏羲古镇美食节、抖音达人现场PK、杏花诗会……
花无“百日红”,好花如何常“开”?随着“赏花经济”的不断升温,各地掀起旅游新风潮,以“赏花+生态、赏花+人文、赏花+体育”新的探索与尝试,拓展赏花游的新消费场景。
过去,桐浦的春天“单开一朵”油菜花。为突破花期限制、赢得市场先机,浙江省瑞安市桐浦镇近年进行了梯度布局,引进10余种樱花品种,打造凤凰樱花谷。今年,桐浦的“第二朵花”迎来盛开,千亩樱花从山脚到山顶渐次开放,花期长达三四个月。
“樱花谷项目甫一开放,就有看得见的拉动效应,最直接的体现,是带动了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桐浦镇镇长徐慧敏介绍,樱花园自今年1月18日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在四川高县,依托400余亩油菜花,凤栖谷农业文创体验园将“赏花经济”玩出了新花样。游客不仅可以围炉煮茶、观花赏景,还可以烧烤、露营、喂养小动物等,进一步增加了赏花意趣。
随着樱花林的走红,“赏花经济”在安徽郎溪县像春笋一般拔节而起,围绕万亩茶海、千亩樱花“做文章”,开发“茶+樱花”“茶+文化”“茶+活动”等诸多主题项目,发展旅游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赏花文旅不断升温,各地乘势整合资源,从空间、时间、形式等维度拓展花的“颜值”,用多样化的活动和产品将“季节性经济”变成“全年候经济”,实现了“赏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真金白银”推文旅惠民,“政策包”激活大市场
“在花海中奔跑,也太美了吧!”冲过2023曲靖罗平花海马拉松的终点,来自贵阳的马拉松爱好者李春红大呼过瘾,“我们跑团一共二十多人,参赛前几天就抵达了云南罗平县,畅玩了百万亩油菜花海,非常震撼。”
伴着春风,云南旅游消费市场加速回暖。西双版纳星光夜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大理人气爆棚、一房难求……2023年,云南旅游迎来“开门红”。仅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7%和249.4%。
旅游热,得益于供给新。今年以来,云南抓住旅游消费强劲复苏的契机,持续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和模式,推动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从单一景点观光向深度体验度假转型。
“到普洱小熊猫庄园体验一次研学,到怒江老姆登村嗨一场‘达比亚舞’,到德钦松赞梅里山居酒店等候一轮日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当被疫情打断的生活重新回归,渴望“诗和远方”的心情便难再被阻挡。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人们在感受春日氛围的同时,“赏花经济”助力“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各地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迎接文旅复苏的“春天”。
“早春三月,樱花是武汉的第一袭春日粉衣”。近日,湖北投放首批1亿元“钟情湖北”文旅消费券,同时推出系列叠加优惠措施,向全国游客发出“相约春天赏樱花”的诚挚邀约。
今年以来,北京、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多方联动,统筹安排,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文旅惠民礼包,推出门票减免打折、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措施,吸引大家走出家门。
既立足于当下,也着眼于长远。今年,江苏省安排1.16亿元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消费提振、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等项目;山东省推出包括产业促进、财政激励、减税降费、金融扶持四大类别30条“政策包”;河南省对符合标准的河南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新增、展期、延期贷款按年化利率2%给予贴息。多地给出政策大礼包,全面激活文旅市场。
近来,各地文旅局长纷纷出镜拍摄创意短视频,铆足劲儿为当地旅游代言。四川、新疆等省份还推动文旅局长“组团出圈”推介旅游资源。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3月以来,2023“多彩贵州”文旅宣传推广先后走进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揽客。“借助推介会,我们与杭州、南京几家旅游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老年定制旅游、暑期亲子研学等。”贵州某旅行社负责人表示,通过形式新颖、快捷有效的文旅企业对接会,组团参会的贵州文旅企业收获满满。
赏花踏青带热春季旅游市场,消费回暖为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携程数据显示,3月赏花类度假产品预订量同比上涨880%,部分热门目的地的酒店、民宿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
融合发展特色产业,“脑袋富”带动“口袋富”
“一朵花”的能量有多大?一群农民靠画牡丹花,一年能为村里创造收入1个亿。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这里的村民,农忙时扛锄头,闲暇时拿画笔,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弱冠青年,包括农家妇女,大多都有一手牡丹画绝活。
宣纸徐徐铺开,幽幽墨香扑鼻,调色、点墨、勾勒,行云流水之间,一朵朵色泽饱满、吉祥富贵的牡丹跃然纸上。“平乐的乡亲们爱牡丹、画牡丹,也从中讨到了名气和财气。”农民牡丹画师郭泰森笑声爽朗。是“脑袋富”带动实现了“口袋富”。他介绍,目前当地的农民画师已达1000多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牡丹画畅销国内还走出了国门,年销量40多万幅。“靠着牡丹,我们已经实现了‘一年挣1个亿’的小目标!”
“一朵花”还能创造什么“奇迹”?
“快来看,牡丹花‘长’在了瓷盘里!”在洛阳李学武牡丹瓷艺术馆,驻足观看的游客禁不住发出感叹。牡丹瓷是将牡丹文化与陶瓷技艺融合,烧制出的全新工艺品。一朵朵盛开在瓷盘上的牡丹,红玉瓣、黄金蕊、琥珀枝、翡翠叶,做工细腻,姿态逼真,栩栩如生,雍容华贵。2022年,牡丹瓷产值7000余万元。
洛阳牡丹,从一朵“只能看”的花,到一杯“可以喝”的茶,到一种“能美容养颜”的化妆品,再到匠人手中的一件艺术品、村民笔下的一幅画……当下,“一朵牡丹”接二产、连三产、带一产,正加快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升级,“绽放”出绚丽的产业之花。这样的故事,不仅在洛阳,全国多地都在上演。
3月23日,走进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李馥镇凤凰村蜂农陈世杰家,嗡嗡声环绕耳边,成群的蜜蜂在蜂箱中来回穿梭。只见他“全副武装”,取蜂坯、刷蜂坯、旋转摇动,浅黄透亮的黏稠蜂蜜便慢慢溢出。由于口感细腻、纯度高,陈世杰家的蜂蜜总是供不应求。
“这一片片的花海可是我们致富的源泉!我们利用蜜蜂授粉提高油菜产量,花田则给我们提供采蜜原料,并降低了蜜蜂春季繁殖的饲料成本,一个花季就有近两万元的收入!”陈世杰说。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引导花卉行业往多元化、科学化、科技化方向转变,促进花卉行业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依托樱花林,引进油茶项目、民宿项目以及花卉大棚项目,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96.48万元。
河北省任丘市“花经济”不断催生“花产业”。全市已建成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47个花卉市场,以产促旅,以旅兴产,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良方、市民踏青佳地。
去年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花卉多种功能有效拓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从发展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变,一朵花,美了乡村,醉了游人,兴了产业,富了村民。
风和日暖,春回大地。春风徐来,吹“开”的不止是似锦繁花,还催生了各地的特色产业,吹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驰、辛静、黄莎、肖懿木、李语、汪瑞华、康梦琦、王洪江、刘怡、秦海峰、肖璐欣、王秀芳、方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月23日起北京公交集团将开通清明扫墓专线
- 专家学者倡议:推动中国与东盟康养领域务实合作
- 淋浴用花洒越贵越好?中消协调查显示:高价产品也存在质量问题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 OK镜不是“一戴永逸”
- 欧盟称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下调今明两年增长预期
- 城市温柔 藏于何处
- 宁夏发布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惊蛰时节“中原粮仓”河南麦田春管忙
- 4人遇难 山西安委办对吕梁市交口县“2·23”较大中毒事故挂牌督办
- 南深高铁南玉段年后全线复工 广西最大侨乡通高铁时间迫近
- 市监总局: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4218件
- 香港金管局与阿布扎比交换谅解备忘录 加强金融科技合作
- 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 昨天促销今天跑路 背后竟有“职业闭店人”操盘
- 中国高铁公益课堂首次走进印尼校园
- 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以医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揭牌
- 携带爆炸物男子被捕!法国警察包围伊朗驻巴黎领事馆
- 孕妇泰国坠崖案受害人拟正式起诉离婚
- “杜苏芮”进入24小时警戒线 福建防台风应急响应升至Ⅰ级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
- 国际青年走进浙江义乌:感受创业氛围 增进交流合作
- 南非国际工业展暨中国(南非)国际贸易展览会开幕
- 加拿大政府对港口大罢工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启动调查
- 普京访朝,俄朝领导人互赠哪些礼物?
- 菜品口味单一性价比低 亲子餐厅难留回头客
- 江西德安“葫芦艺人”直播创作 传统工艺品搭上电商顺风车
- 福州海警连续查获5起涉嫌休渔期非法捕捞案 抓获涉案人员22名
- 两部门: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
- 百余位专家齐聚西藏民族大学 共探藏学研究新经验
- 傍蹭西四包子铺 46家店铺被罚
- 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工人如何更有作为、更有地位?
- (第六届进博会)联合国工发组织:为年轻人提供可持续发展培训至关重要
- 专家:细胞免疫治疗受益者渐多 维持治疗为患者生命续航
- 保险行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回应
- 议长“难产”,内部激烈争吵,美国众议院陷入无休止困境
- 宁夏永宁:“文明大集”聚拢人间烟火 多彩活动倡树文明新风
- 献礼教师节!跟随“大先生”领悟教育家精神
- “星星的孩子”,并非无药可救
- 近三年浙江涉毒案件大幅下降 毒品犯罪网下网上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