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聚焦三大关切稳外企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最新发布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措施,精准聚焦在华外企的三大关切。
关切一,市场准入。
近年来,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但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部分领域开放程度与外企期待仍有差距。
官方此次公布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在扩大市场准入方面释放多重利好,包括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依法开展银行卡清算业务,深化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行业开放;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等。
时下,不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竞相放宽投资限制,全球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称,在确保核心利益和守住“红线”的前提下,针对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需求较大的行业放宽准入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进入中国。
关切二,公平竞争。
当前外企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一大诉求,就是进入中国市场后能与中国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继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后,此次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及时处理经营主体反映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质许可、标准制定、享受补贴等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歧视行为。
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外企关心的几个方面,方案均给出了“定心丸”。例如,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制定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以相同条件参加先进制造、工程材料、信息通信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相关标准化组织机构,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等。
关切三,往来便利。
外国人来华方便快捷,才能更及时高效作出投资中国的决策。
此次行动方案专门部署为外商办理来华签证提供便利,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随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签证入境有效期放宽至2年。推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航空枢纽的国际航班数量加快恢复。
方案还提出,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流程,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停居留、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分析人士认为,透过此次行动方案,中国释放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的清晰信号,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门目的地可期。(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呼吁进行货运铁路改革
- 华南工博会上逾800家海内外制造企业“秀”创新力
- 山东高标准农田“内外兼修” 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
-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 法国官方调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部分内容 旨在争取更多议员支持
- 广西赴穗开展招商推介 现场签约逾15亿元
- 美国同意解冻60亿美元伊朗资金 为双方换囚做准备
- 印度宣布载人航天计划首次无人测飞成功
- 成渝高速重庆段改扩建开工 将是成渝首条“八车道高速”
-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交通+”助乌蒙大地开新局
- 女孩“失温遇难”,户外登山风险不容低估
- 外媒:这种鸟从灭绝边缘中回归,科学家利用飞机教它们迁徙
- 广州一单层汽配仓库发生火灾 暂无人员伤亡
- 道中华丨如果你还没有去过阿勒泰,一起去探访吧!
- 中国京津冀晋四地“牵手” 推进信用协同发展
- 暑运“小飞人”带来大客流
- 探访上海5G-A场景:应用蝶变、“后浪”登场
- 中国水利部: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 亲历“5·12”汶川地震的男孩:“杨和国叔叔,15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
- (寻味中华|非遗)中国珠算:“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 热门推荐
-
- 《里斯本丸沉没》纪录片特别放映活动举行
- 探访北京房山霞云岭乡:室外搭24小时联络点 庄户台村在外村民送水支援家乡
- 中新真探:打氨基酸营养针有助于考试发挥吗?
- 教育部: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 美国波音公司计划裁员10% 新机型飞机首批交付将推迟
- (新春走基层)海外台山人细数家乡年俗 齐庆中国春节
- 江西瑞昌培育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 新疆托克逊:“电管家”护航7.7万亩棉花丰收采摘
- 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一系列便利措施让外籍游客“宾至如归”
- 看!镜头内外的生活如此火热——走近青年纪录片创作者
- 激发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
- 11月12日起 运城盐湖国际机场将开通香港航线
- 中国驻泰使馆举办泰国青年“一带一路”交流团活动
- 北京电网电力供应充足
- 整体经营业绩边际改善 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三季报披露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五项行动” 查处违法案件32738起
- 专家学者江苏泰兴共话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
- 创新不止,以“质”行远 第49届JINHAN FAIR闭幕 第50届十月举办
- “陕西速度”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续航”
- 康定斯基的“视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