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路 青春“挺进”超深水
驶出青岛,经过长达17天、超1300海里的远航,5月29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成功抵达流花油田所在海域。
由于特殊的圆筒型结构,“海葵一号”重心高、稳定性差,浮于海面极容易发生旋转。任凭6月初的广东海域风浪乍起、乱流涌动,“海洋石油291”船大副宋进鹏带领由船员组成的“新力量”青年突击队,正掌舵在深海,通过对锚系绞车的精准操作,将提前布设于海床的锚腿与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进行连接,稳稳地扎牢这座巨型的“海上油气加工厂”。
“遇到过各种困难,经历过多重挑战,我们各司其职,把风险考虑全面,作最坏的打算,争取更好的结果。”出征“海葵一号”,宋进鹏感慨,已有近百支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不同战线的青年突击队为之奋战。
集结起来,向海图强,不断标注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战风斗浪新的坐标,是中国海油青年能源报国的历史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从寻梦一片蓝海开始,一批批青年唱响劳作的战歌,投身“增储上产”、矢志科技创新、聚力“提质增效”,锻造“深海一号”“海洋石油123”“海油观澜号”等国之重器,将“出于蓝、胜于蓝”的青年精神接力传承。
今天,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仍旧迎风舒展在“蓝色国土”,就像宋进鹏所说的那样,“走向深水领域的技术创新之路,海油青年突击队的脚步从未停歇”。
自立自强,迈开能源报国的无畏脚步
技能大师工作室内焊花四溅,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焊接王牌青年突击队正在为“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水下中心管汇做交付前的冲刺准备。
这根同手指一样粗细的、超级双相不锈钢海管,被陈坤拿捏得小心翼翼。他的双手左右开弓,镜面焊、自熔焊一系列花式焊接方法娴熟切换,不一会儿,便留下了百余道细微的焊口。
海洋工程焊接,是建设海上油气平台、铺设海底管线的重要环节。40年前,中国海油第一批女焊工刘桂芝手握一把焊枪苦练超高的焊接技术,成为海油石油焊接行业的奠基人。从此,以刘桂芝为代表的焊工梦之队将闪耀的荣誉接力。
“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我们这掉链子。”作为青年突击队成员、海油工程技能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陈坤和团队勇闯智能焊接主战场,致力于不断突破海洋石油工业工艺新技术。
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开发建设能力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此刻,由焊接王牌青年突击队智造的油气汇管如同毛细血管,盘踞在1500米的静谧深海中,源源不断地输送“能源血液”。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焊接王牌青年突击队钻研新材料、新技术,在两年内攻克了超级双相钢小管径等焊接难题,以高标准、高质量先后建设完成“深海一号”为代表的重大工程百余个。
“它不用维修,至少能为增储上产健康工作30年”,陈坤骄傲地说,每年,海油工程技能创新工作室更新迭代自主技术20余项。
风平浪静的渤海湾,船舶通航密集、渔业兴旺发达。
由于水域浅且多重用海等因素限制,渤海湾某些区域不适合建设海上平台,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水下技术创新示范青年突击队自主探索适用于浅水海域的油气开发方案——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受限浅水海域的油气田开发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在国内起步较晚,水下仪控工程师韩云峰介绍,“尤其是一些关键零件仍需依赖国外进口”。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科创青年们决心摆脱国外市场垄断,通过自主创新,逐一击破了水下生产控制系统传感器、阀门、光纤连接器等核心技术应用难题。
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碧海蓝天之间,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矗立于此,它开采的是我国南海东部海域首个二氧化碳气顶油田。
在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开采原油时,这些伴生的二氧化碳会一并采出,“逃逸”到大气中会增大碳排放量。于是,一支“抓捕”二氧化碳的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重点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无相关经验借鉴、无配套技术支撑,留给方案设计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时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油藏工程师孙晓娜和队员们迎难而上,白天查资料、看文献,请教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晚上调模型、跑方案、定思路,经过仔细梳理和论证,仅用1个半月就完成了二氧化碳封存方案研究,迈出了国内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第一步。
擎旗远航,赢得来自国际的“信任票”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仪实践中,中国海油青年突击队列阵而出,切实为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在伊拉克米桑,跨越6000余公里,中国200余位海油工人建设中伊能源合作标志性项目——米桑油田。
十年前,年仅25岁的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油藏工程师李长勇着手参与项目建设,他摩挲着一张张资料图纸,第一次认识了米桑油田:“老油田当时的日产量仅8.8万桶,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正常运转都很困难。”
中方建设者做好了让它改头换面的准备。“海外大庆”青年突击队遭遇世界性难题,“中东地区油田类型以碳酸盐岩为主,注水开发难度极大”,李长勇回忆。
凭借着多年经验积累,中方工程师为米桑油田制定了一套碳酸盐注水的特色技术方案,效果超过国际同行水平和伊方预期。如今,米桑油田成功实现从日产8.8万桶到30万桶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当地发展石油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扬帆远航,从马六甲海峡出发,抵达非洲和中东,跋涉至太平洋彼岸。青年突击队还研发了油田工具、油田化学品等不少有助于油田高效开发生产的“法宝”。
集中国智能制造于一身的发明创造,不少出自“海龙”品牌建设青年突击队之手。他们推动完井防砂、智能注采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国际“领跑”,深水油气田化学药剂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油化学品海外市场“零”的突破。
谈及对标甚至是领先世界一流工艺水平,“海龙”品牌建设青年突击队周战凯认为:“也许我们在某些领域仍有欠缺,但没关系,我们是青年突击队,努力要把这些东西弥补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洋界微塑料专家学者共聚上海聚焦微塑料污染损害问题
- 四川西昌以“火”之名诚邀八桂游客共赴“火把”文旅盛宴
- 抢“鲜”上市!多地水果喜获丰收
- 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 小寒吃羊暖洋洋 到底哪里的羊才是羊肉界“扛把子”?
- 日本学者要求公开“731部队”档案 呼吁政府避免重蹈覆辙
- 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 宠物盲盒乱象是无序宠物交易的缩影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遭袭 坍塌楼房死亡人数升至15人
- 为每一粒粮食“编码” 浙江绍兴智慧粮库助节粮减损
- 湖南炎陵谷雨时节祭茶祖 传承民俗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
- 中国(新疆、香港)—哈萨克斯坦合作对接会举行
- 通讯:广西百岁抗战老兵韦忠诚的传奇人生
- 特朗普因财务欺诈在纽约州被判罚3.55亿美元
- 贵州:“一滴水”与东莞人的情谊
- 水利部:全国3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开学季 这些产品统统准备起来吧!
- 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
- 三星堆“神兽”上新 两件“穿越”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 独家披露庭审画面!余华英贩卖的第一个孩子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被拐儿童亲手送“恶魔”上法庭
- 热门推荐
-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樊春海:推进高等、职业、继续教育协同发展
- 外资入渝打造精品民宿、度假村:“首次看到,就爱上”
- 两代秦绣传承人:在守护与传承中让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
-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去年收入近1.9万亿元
- 受台风“格美”影响 国铁南宁局停运或调整部分旅客列车
- 美国纽约市住房管理局多名雇员面临贿赂和勒索指控
- 报告指在欧中企收入稳健增长但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下降
- 浙江杭州公安让“护企优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 国际识局:一边讲人道一边供军火 巴以冲突暴露美人权双标!
- 美国得州一货运列车现十多名移民 其中二人已死亡
- 地中海饮食有助降低孕妇糖尿病风险
- 下载小心 工信部通报27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民航客运市场稳步恢复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特色养殖助振兴 鸵鸟“鸵”起致富梦
- 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741.732吨 同比下降11.18%
- 受冻雨天气影响,2月1日北京南站部分始发终到列车停运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
- 史前模拟研究:120万-80万年前人类祖先或与硕鬣狗争食动物腐肉
- 委内瑞拉总统要求美国全面解除对委制裁
- 外商投资服务再获便利 海南自贸港形成吸引外资“强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