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保健品何以“收割”老年人?
1300多元的“神水”,保质期竟长达10年,到货后才发现,厂家生产许可证已注销
直播间保健品何以“收割”老年人?
阅读提示
通过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购买保健品,成为一些老年人热衷的事情。不过,一些直播间在销售保健品时乱象频出,营销“花招”更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一瓶咀嚼片能治四五种病、4盒药片就能让胃黏膜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一个枕头就能让多年的颈椎病痊愈……如今,在一些网络直播间,充斥着类似的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购买。
有的产品号称有治疗奇效,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有的下单时号称一个疗程就能见效,后面商家却变着法地让消费者追加购买;有的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厂家,查询时居然已经注销……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网络直播中不得出现医药器械及保健品类广告”。但是,现实中一些直播间依然“花招”频出,通过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等手段销售各种保健品,使得一些老年人“掉坑”。
直播间里保质期长达10年的“神水”
“一瓶水卖1300多元,而且保质期长达10年,这到底是怎样的‘神水’?”前不久,重庆市民郭畅(化名)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了他母亲网购保健品的一段经历。
郭畅的母亲今年69岁,一直睡眠不好,胃肠也有些小毛病。一次看直播时,郭畅母亲购买了一款饮用水产品。主播声称喝了此水能改善睡眠、调理肠胃。收到产品后,郭畅替母亲先尝了一口,嘴唇和舌头立刻感到强烈的酸涩味。
“当看到瓶身并未标注生产许可证时,我就起了疑心。”郭畅说,他拨打了包装上的厂家电话,得到的回复是:“生产许可证还在申请”。他又通过生产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获知,其食品生产许可证一年多以前已经被注销。随后,他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事后,该直播间被关闭,郭畅母亲也收到了退款。
郭畅回忆道,自从学会网购,他的母亲大部分时间就在手机里逛各种直播间,最热衷的就是买一些声称能治疗或调理胃肠的保健品。“去年,她在另一个直播间也买过保健品,花400元买了一个疗程。主播说服用后胃黏膜会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不再反酸胀气。可是,服用后没有任何效果。还是我极力反对,她才没有继续追加购买。”
记者采访发现,像郭畅母亲这样沉迷直播间网购保健品的老年人,生活中不在少数。在网上搜索“直播带货”“保健品”等字样,有很多带着“高科技”“高效能”等标签的保健品,从功能马甲、能量枕头等生活用品,到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食品,可谓五花八门。
直播间里的“花招”
“在售卖保健品的直播间,主播们使用的招数也让老年人防不胜防。”郭畅坦言,在各种“花招”的攻势下,老年人容易丧失对虚假产品的辨别能力。他举例道,母亲之所以愿意花1300多元购买一瓶饮用水,也是被瓶身标注的“荣获国际发明专利”“欧洲专利号”等称号所蒙蔽,认为该产品很靠谱。
一位供职于重庆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推销保健品过程中,加入一些所谓的“学术词”“高端词”,是很多直播间商家的惯用手法。“这些词听上去很专业,容易博得老年人的信任。”
“其次,还有一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该主任医师说,主播介绍保健品时不会直接描述功效,而是尽可能多地描述具体状况,并且表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食用此类产品后能有明显改善,以此暗示产品具有治疗功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品不以疾病治疗和预防为目的,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主要针对血脂、血糖、记忆、脂肪肝或者肝损伤等方面的调节,而且多是使用“辅助”“改善”“促进”等字样,而非“治疗”“预防”等。
“有的主播宣传的保健品功效,夸张到令人震惊。”家住重庆渝北区的阳女士说,为了防止父母上当受骗,她总是陪他们看直播。“有次看到某直播间正在销售一款‘功能项链’的保健品,主播甚至声称偏瘫患者带上项链,可以直接站起来行走,明显是忽悠人。”
此外,阳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陪父母看直播过程中,还遇见过“直播间变剧场,演戏炒作卖货”的招数。在某直播间,一名主播先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老人解除病痛的剧情,讲到一半竟推销起了保健品。
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其中,约1.7亿人是网民。“从做儿女的角度看,父母愿意接触网络,其实是好事。但因为有太多的‘坑’,又让我们担心不已。”郭畅的话,说出了许多子女的心声。
重庆市保健服务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老年人通过手机了解养生、购买保健品,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表现,值得鼓励和肯定。但是,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健康焦虑,只要听闻保健品有什么功效,就迫切想买来试试,这种浮躁的消费心态不可取。”该人士进一步说,老年人要清楚保健品并非药品,更不能将治疗疾病的希望寄托于此。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选购保健食品一定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是否有“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法律人士也提醒,老年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主播的介绍和广告说辞,尽可能到合法正规的线下门店或线上官方旗舰店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作为举证维权的依据。
记者注意到,对于网售保健品存在的一些乱象,上海、宁夏等多地已经发布规定,明确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不适宜以网络直播形式营销。“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让网络上的‘坑’少一些,让质量过硬的保健品多一些。”郭畅说。(工人日报 记者 黄仕强)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红柿炒鸡蛋是荤是素,定价合理是关键
- 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 打造艺术教育和国际艺术交流平台
- 浙江武义:让文化成果在乡村落地生根
- 中国游客大幅增长提振柬埔寨旅游从业者信心
- 天涯热风:农民画师“双向奔赴”
- 中国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严禁未经法定程序要求普遍停产停业
- 夯实故宫文化遗产的四梁八柱
- 16500年前的矿泉水,是不是在误导消费者
- 广西全力防御台风“泰利” 沿海客运航线停航景区暂停开放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伊朗和以色列立即停止敌对行动
- 两岸歌手将共同唱响海峡论坛主题歌曲《我们相信》
-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厄尔尼诺现象已出现 全球明年或更热
- 春晚又一年 龙年有新姿
- 中国科学家发起 “大河三角洲计划”跻身“海洋十年”行动方案之列
- 青超联赛遇到河湟:“五业”融合,“小足球”带动“大产业”
- 湖南桃江2023年新产生百岁老人32人 喜现百岁伉俪
- 李渔“无声戏”的稗史意义
- 通信产业力量布局车路云:三大运营商体系披露新进展
- 前三季度网络零售拉动消费效应显著 直播电商发展势头强劲
- 阴条岭首次发现浅脚瓶盘菌 重庆大型子囊菌家族增新成员
- 热门推荐
-
- 历时5年 同盾科技助力某股份制银行成功构建全行级风控平台
-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车祸死亡人数升至16人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敦促加方停止借网络安全问题抹黑中国
- 青海兽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 被裁定性侵后,特朗普提出上诉,女作家考虑再告他诽谤
- 中国游泳队持续遭抹黑,一重要原因披露
- 浙江县域观察:山间胡柚如何香四方?
- 拉脱维亚总理卡林斯宣布辞职
- 北京:直播带货不得以“全网最低价”等表述误导消费者
- 第三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推动加强医学开放合作
- 陕西推动实施“未检+司法社工”模式 助迷途少年安全“返航”
- 津兴城际铁路12月18日开通运营
- 临时停火协议到期 苏丹多地再度爆发冲突
- 广西酸嘢进京推介
- 北京通州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 平谷线多座车站进入盾构施工
- 天津河东区远翠中里居民楼发生爆炸 救援正在进行
- 送科普“下乡”,哪怕种下一颗种子也有意义
- 海洋升温会加剧病毒侵袭珊瑚
- 墨西哥与厄瓜多尔断绝外交关系
- 马斯克“百万抽奖活动”引争议:拜登批评,检察官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