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保健品何以“收割”老年人?
1300多元的“神水”,保质期竟长达10年,到货后才发现,厂家生产许可证已注销
直播间保健品何以“收割”老年人?
阅读提示
通过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购买保健品,成为一些老年人热衷的事情。不过,一些直播间在销售保健品时乱象频出,营销“花招”更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一瓶咀嚼片能治四五种病、4盒药片就能让胃黏膜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一个枕头就能让多年的颈椎病痊愈……如今,在一些网络直播间,充斥着类似的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购买。
有的产品号称有治疗奇效,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有的下单时号称一个疗程就能见效,后面商家却变着法地让消费者追加购买;有的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厂家,查询时居然已经注销……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网络直播中不得出现医药器械及保健品类广告”。但是,现实中一些直播间依然“花招”频出,通过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等手段销售各种保健品,使得一些老年人“掉坑”。
直播间里保质期长达10年的“神水”
“一瓶水卖1300多元,而且保质期长达10年,这到底是怎样的‘神水’?”前不久,重庆市民郭畅(化名)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了他母亲网购保健品的一段经历。
郭畅的母亲今年69岁,一直睡眠不好,胃肠也有些小毛病。一次看直播时,郭畅母亲购买了一款饮用水产品。主播声称喝了此水能改善睡眠、调理肠胃。收到产品后,郭畅替母亲先尝了一口,嘴唇和舌头立刻感到强烈的酸涩味。
“当看到瓶身并未标注生产许可证时,我就起了疑心。”郭畅说,他拨打了包装上的厂家电话,得到的回复是:“生产许可证还在申请”。他又通过生产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获知,其食品生产许可证一年多以前已经被注销。随后,他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事后,该直播间被关闭,郭畅母亲也收到了退款。
郭畅回忆道,自从学会网购,他的母亲大部分时间就在手机里逛各种直播间,最热衷的就是买一些声称能治疗或调理胃肠的保健品。“去年,她在另一个直播间也买过保健品,花400元买了一个疗程。主播说服用后胃黏膜会变得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不再反酸胀气。可是,服用后没有任何效果。还是我极力反对,她才没有继续追加购买。”
记者采访发现,像郭畅母亲这样沉迷直播间网购保健品的老年人,生活中不在少数。在网上搜索“直播带货”“保健品”等字样,有很多带着“高科技”“高效能”等标签的保健品,从功能马甲、能量枕头等生活用品,到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食品,可谓五花八门。
直播间里的“花招”
“在售卖保健品的直播间,主播们使用的招数也让老年人防不胜防。”郭畅坦言,在各种“花招”的攻势下,老年人容易丧失对虚假产品的辨别能力。他举例道,母亲之所以愿意花1300多元购买一瓶饮用水,也是被瓶身标注的“荣获国际发明专利”“欧洲专利号”等称号所蒙蔽,认为该产品很靠谱。
一位供职于重庆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推销保健品过程中,加入一些所谓的“学术词”“高端词”,是很多直播间商家的惯用手法。“这些词听上去很专业,容易博得老年人的信任。”
“其次,还有一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该主任医师说,主播介绍保健品时不会直接描述功效,而是尽可能多地描述具体状况,并且表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食用此类产品后能有明显改善,以此暗示产品具有治疗功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品不以疾病治疗和预防为目的,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主要针对血脂、血糖、记忆、脂肪肝或者肝损伤等方面的调节,而且多是使用“辅助”“改善”“促进”等字样,而非“治疗”“预防”等。
“有的主播宣传的保健品功效,夸张到令人震惊。”家住重庆渝北区的阳女士说,为了防止父母上当受骗,她总是陪他们看直播。“有次看到某直播间正在销售一款‘功能项链’的保健品,主播甚至声称偏瘫患者带上项链,可以直接站起来行走,明显是忽悠人。”
此外,阳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陪父母看直播过程中,还遇见过“直播间变剧场,演戏炒作卖货”的招数。在某直播间,一名主播先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老人解除病痛的剧情,讲到一半竟推销起了保健品。
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其中,约1.7亿人是网民。“从做儿女的角度看,父母愿意接触网络,其实是好事。但因为有太多的‘坑’,又让我们担心不已。”郭畅的话,说出了许多子女的心声。
重庆市保健服务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老年人通过手机了解养生、购买保健品,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表现,值得鼓励和肯定。但是,银发族养生重要的是养心。“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健康焦虑,只要听闻保健品有什么功效,就迫切想买来试试,这种浮躁的消费心态不可取。”该人士进一步说,老年人要清楚保健品并非药品,更不能将治疗疾病的希望寄托于此。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选购保健食品一定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是否有“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法律人士也提醒,老年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主播的介绍和广告说辞,尽可能到合法正规的线下门店或线上官方旗舰店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作为举证维权的依据。
记者注意到,对于网售保健品存在的一些乱象,上海、宁夏等多地已经发布规定,明确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不适宜以网络直播形式营销。“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让网络上的‘坑’少一些,让质量过硬的保健品多一些。”郭畅说。(工人日报 记者 黄仕强)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人物|拍戏三十年默默无闻 她靠“高压锅”爆红
- 3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将亮相2024广东省科普创新展
- 以国之名 悼我同胞
- 聚焦中小企业ESG建设 上海浦东助推加快形成产业“绿链”
- 特朗普向美国佐治亚州富尔顿县监狱自首后获保释
- 清华大学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 宁夏全面启动“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关爱困境儿童
- 中方回应北约涉华言论 敦促北约纠正对华错误认知
- 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559万元
- 外媒关注2023“欢乐春节”活动:共享中国文化盛宴的重要平台|世界观
- 国铁西安局开行今夏首趟“夏日纳凉”主题定制服务列车
- 用光影记录野猪口长城的六旬摄影师
- “中文热”催生英国中英双语幼儿园
- 千年古郡广西苍梧拓展茶文旅产业链条 绘就茶乡新图景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人家:流淌于时间之上,三代人的运河情深
- 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在新疆阿拉尔首演
- 泛美卫生组织:今年美洲遭遇创纪录登革热疫情
-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临时闭馆
- 湖南杂交稻首次出口冈比亚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哈萨克斯坦路向E邮宝专线开通
- 热门推荐
-
- 新说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
- “首艺联·扬帆计划”扶持影片《再会长江》热映
- 朝方称发现渗透入平壤的韩无人机残骸 韩方回应
- 中新健康丨北京新添老年医学中心 构建一体化综合防治服务新模式
- 北京人民剧场焕新重张 首场演出将迎来经典剧目《张协状元》
- 男子与家人失散41年 湖北宜昌警方助其团圆
- 北京主汛期首场强降雨达暴雨级别
- 85.8%受访青年感觉近些年非遗更火更“出圈”了
- 常书鸿之子向浙大捐赠常书鸿夫妇相关物品和敦煌研究资料
- 《财米油盐》| “三百六十行”上新!毕业生迎来就业新选择
- 中电联:1-6月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
- 00后毕业生教老人玩短视频:在老年大学遇见另一种青春
- 俄代表:欧洲对北溪的调查是在消灭罪证袒护美国大哥
- 用高科技激活汉代生命艺术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将启
- 北京西城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
- 年轻人患“热度排斥症”:新剧按头式安利当心遭反噬
- 寒潮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南方地区将有明显雨雪
- 会种地→“慧”种地 农田装上“智慧大脑”有啥不一样?
- “2024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福建分区推选活动启动
- 报告:中国50城新房成交量同比降幅连续五个月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