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观两会丨外资撤离中国?外企热议“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谢艺观 吴家驹 宫宏宇)“去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中国发动机仍然强劲,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如是表示。
多家外企高层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对此话深表认同。面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重要信息,他们也认为,这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增长机遇。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2023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有所下降,这也让外界开始炒作“外资撤离中国”。
但不容忽视的是,去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数量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3%,比重创历史新高。
近期一些外国商会调查报告也显示,绝大多数在华投资的企业都表示不会减少投资,有很高比例的企业将继续把中国作为全球首选或者前三投资目的地。
可以说,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依旧保持高度热情。这一点,在中新网记者与外企高层交流时也能深刻体会到。
“当今的中国是全球投资‘热土’,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康宝莱中国区总经理蔡孟红表示,中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外企在华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观察到,中国的医疗大健康行业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之一,认为中国医疗行业十年内的变化将超过过去百年里发生的变化。
“我们相信,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比中国速度更快的还是中国速度。”张轶昊称。
“任务清单”带来更多增长机遇
除了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外企高层们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表述也印象深刻,认为其进一步增强了投资中国的信心。
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被重点提及。
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对此深有感触,“当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一个大市场中充分竞争、共同合作、互利共赢,我相信中国市场会迸发出更大的潜力,这也会为企业增添信心。”
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面对这一重磅信息,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石明宏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市场将更加开放,外资企业能够享受与国内企业同等的待遇和机会。“中国是个发展快、潜力大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政府的工作任务将为爱普生带来更多增长机遇。”
“春风”袭来,外企加码“投资中国”
在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如何让更多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此前,中国政府在多个场合密集部署外资工作,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布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肖松注意到,其中,“外资24条”六成以上政策举措已经落实或取得积极进展。“这一成果体现了中国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诺上所作出的努力。期待各地、各部门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让外资充分感受到中国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力度。”
面向外资的“春风”也刮到了很多外企的心中。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加码“投资中国”。今年多个外资新项目签约或动工,仅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就达4588家,同比增长74.4%。
从官方消息看,2024年,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举措正在部署和落实。
纬迩拓中国业务主管合伙人朱锦华也期待,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中国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投资并扩大产业规模。“这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推动力,同时助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职教云平台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 美国俄亥俄州发生爆炸事故 致7人受伤2人失踪
- 外媒:以色列轰炸加沙北部建筑 已致93人死亡
- 泽连斯基:将尽全力继续通过黑海出口粮食
- 【文化评析】农村题材短视频还须厚植生活基础
- 百嘉百AI健康公益项目启动:每人都可拥有一位私人医生
- 列车为发病旅客紧急临停5分钟
- 都市剧《心想事成》热播 京味胡同剧讲透生活滋味
- 越野实力全面彰显 长城汽车携五大品牌亮相2024北京车展
- 2023年云南春节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将启 中印柬蒙四国“云”贺新春
- 成都市金牛区一仓库发生火灾
- 多措并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秋已立,暑难消 长三角启动“汗蒸”“烧烤”双模式
- 菲律宾6月通胀率降至5.4% 连续第五个月放缓
- 2023年票房大幅增至549.15亿元 我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 土味“喊麦”遭质疑?不妨给文旅传播多些耐心与时间
- “阳康”后工作锻炼要循序渐进
- 上半年赴马来西亚中国游客同比增长1.9倍
- 柬埔寨官员:中国经验助力柬职业教育发展
- 我国全面启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 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消费变得明明白白
- 热门推荐
-
- 两所学校昨日开建 石景山将增1400学位
- 美国10月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远低于过去一年月均水平
- “诚实而不幸”的首个“破产人”还完债了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15部优秀作品入选2024第二届传统焕新计划 将持续演出至12月
- 居民车辆夜停晨走 北京21处公交场站对外共享车位
- 广西靖西:“树上蔬菜”冒新芽 “椿”意盎然助增收
- 宁夏与央企深化合作招商推介活动在京举办
- 抢抓新机遇 江西瑞昌加快推进现代家具产业发展
- 深圳宝安区一施工现场突发地面坍塌 13名作业人员失联
- “七下八上”期间中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来历史同期最热
- 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升至近11个月高位
- (乡村行·看振兴)新能源改变的东北村庄
- “75后”画家李政恩:在敦煌找到人生新航向
- 银盛数惠与腾讯智影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数字人发展
- 中柬航司增开金边-广州航班助力两国经贸往来
- 围子里遗址出土百余件遗物
- 专家: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 科普图书面向“星辰大海” 与时代同频共振
-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