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票房大幅增至549.15亿元 我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2023年票房大幅增至549.15亿元——我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在优质内容供给与观影需求释放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549.15亿元,较2022年的300.67亿元大幅增长。2023年,国产电影票房460.05亿元,占比为83.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2.99亿,较2022年的7.12亿也有大幅提升。2023年共有11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
观察电影市场,不仅看票房还要看“人”。灯塔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电影市场观影人次和频次双双大幅上涨,相比2020年至2022年,中高频观影用户均有显著提升,相比2019年,更多平时较少观影的低频用户走进电影院。特别是暑期档多部影片有效增强观众观影黏性,同时拉动大量新增用户。例如,2023年6月底《消失的她》带动千万级新增用户入场,快速带热大盘,同时为市场带来消费新变化。
在供给端,国产片成为电影院的绝对主角。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片占总票房83.77%。国产影片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国内观众对本土电影内容的认同和市场需求持续增强,也印证了国产电影在故事情节、视觉效果、演员表演等多方面日益成熟。
在消费侧,观影人群发生新变化。下沉市场、亲子观影、25岁及以上女性观众为2023年电影市场带来增长动力。与此同时,《熊出没·伴我“熊芯”》《长安三万里》等兼具娱乐属性与教育意义的影片,带动家庭多人观影。
在渠道端,2023年影院建设步伐放缓,新建影城同比更趋下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影院年度增速放缓,新建影院主要分布在低线城市。近两年,三、四线城市新开影院占比超过一、二线城市,达半数以上。随着我国电影院和银幕分布更加合理,与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更为匹配,更多三、四、五线城市群众走进影院。
电影市场稳步复苏的同时,观众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根据观影总人数预估,中国电影市场人均电影消费回升至109元。
现实题材打破了许多观众“一年只看一部电影”的瓶颈。2023年暑期档票房排行榜前十中,7部都是现实题材。多部影片的主题设置来源于社会热点、民生焦点,叠加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与二次创造力,助推一些影片成为热点话题,在社交平台实现良好口碑效应。这意味着,现实题材正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电影市场应不断挖掘这座富矿,丰富观众消费选择,提高观众观影频次。
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市场“马太效应”依然显著,头部影片和热门档期的票房集中度较高,提升观影频次、提高平常周末档大盘票房、吸引年轻人进场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未来需要创作更多符合年轻观众需求的作品,丰富市场类型。
传媒与影视领域研究学者胡智锋提出,要注重电影常态化消费培育,让观影这件事不仅发生在少数热门档期,而是贯通全年的日常消费。撬动电影常态化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提依然是好作品,特别是能和广大观众产生共鸣的现象级作品。
专家表示,观众对电影的核心诉求主要来自影片本身,而不是档期。只要贴近观众的情感诉求,看准竞争空缺的“真空期”,档期可以有更多选择。除了自带情感属性的特殊节日,时令季节、长假复工后的真空期等,都可以为定档和发行找到更大市场空间。
当前,新建影院速度放缓、市场规模效应减弱,探索区域发行、分线发行等多元发行模式,鼓励优质影片积极定档平常周末档,升级优化影院视听效果和服务质量,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电影市场强劲复苏,说明观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巨大,优质内容受到市场认可。在优质影片的推动下,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有望持续突破。近期业内探索的分线发行,将利好更多中小影片走向市场,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下,电影作为线下消费的重要场景,有望接力延续火热势头。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 山西太安遗址出土陶器呈现三里桥文化特征
- 久违了 A股港股全线“飘红” 两市成交额突破9000亿元
- 地球最热的一天
- 降雨减弱 各地加快抢险救灾进度
- 国博出台新禁令,博物馆讲解乱象如何治理?
- 90后北大选调生帅远华拟任乡镇党委正职,3年前曾破格提拔
- 故宫博物院发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阶段成果
- 紧张局势持续!以军方:准备在黎以边界发动攻势
- 涉嫌制造圣彼得堡咖啡店爆炸案的嫌疑人被控2项罪名
- 第三次登陆!台风“摩羯”在越南广宁省南部沿海登陆
- 助推农业现代化 全国智能农机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新疆成立
- 9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 别让人工智能“偷”走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 23日起南方地区多降水天气 北方地区多弱冷空气活动
- 10月10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山东省成立聊城鲁西化工“5·1”爆炸着火事故调查组
- 积石山地震青海震区30处搬迁安置点通电工程完工
- 科学家找到提升 仿生珍珠母断裂韧性新机制
- “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出台“潮玩新政”助力产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江瀚:奢侈品行业增速放缓,品牌如何求变?
- 时隔四年再达警戒水位 洞庭湖如何应对防汛挑战?
- Z世代养生界弄潮儿登场 营养品褪去“老古董”标签
- 通讯:他们,用音乐再现中华民族的历程和特质
- 法润彩云南丨“花式”普法掀起学法新热潮
- 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 “首来族”约占三分之一
- 北京今年将建成百公里森林步道
- 中秋庆团圆 广东侨乡台山人吃螺赏月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全面进入铺轨阶段
- 陕西专家青海传经送宝 合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 专家学者共研中国数字经济及数字产业发展
-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美发师:做发型容易陷入这些误区
-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开营仪式在北京举行
- 当非遗遇创意 天津传统叶雕焕发新活力
- 俄罗斯国防部称击落袭击莫斯科的乌克兰无人机
- 文化中国行|聆听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云南昭通部分县区污水直排 对督察反馈问题长期漠视
- 对“震楼器”也要来个溯源治理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安站赈灾义演落幕
- 两广珠江流域强对流天气预报联防协作年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