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立,暑难消 长三角启动“汗蒸”“烧烤”双模式
中新社南京8月10日电 (记者 杨颜慈)立秋节气已过,但暑热难消。连日来,中国长三角地区在冷空气“快闪”带来短暂清凉后,迅速被热浪吞没。10日起,长三角多地冲破35℃高温,重启“烧烤”+“汗蒸”模式,高温、高湿交叠,体感闷热。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10日至12日,江淮以及江南北部多高温,将持续闷热天气。因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改道,长三角区域虽未迎来狂风骤雨,但受到台风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增加变成湿热汗蒸。
8月10日是2023年三伏天中末伏的首日。江苏各地“反向”进入气温爬坡状态。据江苏省气象部门预计,江苏部分地区12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5℃以上。
本轮气温攀升叠加湿度“狂飙”。气象部门预计,江苏省大部相对湿度都在60%左右,无锡、苏州局部达80%以上。公众体验的温度和湿度,往往还要更高一些,产生越湿越热的不适感。
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上海,晴热开场,气温高湿度大。10日至12日,上海将连续3日向35℃高温线发起冲击。
气象部门预计,12日起,上海热力或再升一级,预计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6℃,双休日气温高位摇摆在34℃至35℃之间。
杭州的最高气温自8日起开始三级跳,从34℃一路冲至36℃。晴热高温回归,紫外线辐射增强。在末伏期间,浙江还将迎来多场分散性阵雨或雷雨,进一步加剧湿气和闷热感。
气象专家介绍,虽已立秋,对长三角地区来说,高温天气频繁上线,闷热感依然明显。气象学上,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才算是真正到了秋天。在长三角地区,各地常年入秋时间多在9月份。(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园区共建 中国推动中西部产业互补发展
- 知识产权赋能民营企业发展
-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在ICU救治 企业公关部:目前情况稳定
- (经济观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三大信号
- 南京警方再破一起22年前积案:现行命案连续十年保持全破
- 【代表委员之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 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 “祖国在你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在京启动
- 以为宅家会胖她却瘦了3公斤 专家解析
- 北京通州推进优质资源辐射河北北三县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厦门启幕 18部剧目上演
- 南航新开广州至舟山航线 复航广州至九寨沟、迪庆航线
- 网络“软暴力”催收团伙成员出庭受审
- 震中日记丨中国救援队抵达重灾区哈塔伊
- 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亮相宁夏固原
- 元宇宙润“沪”细无声 多元应用“百花齐放”
- 黄花市场波动 大同官方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收益
- 总票房3.88亿元 中秋档现实主义情感力作最受认可
- 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2.78万亿元 占四川46.3%
- “北京新视听之夜”在荷兰举办
- 热门推荐
-
- 南航深圳——悉尼航线复航
- 东北亚作家工业文学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 五国作家共话文学共融互通
- 中汽协: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上涨11.7%
- 5大类全面淘汰!我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约62.8万吨
- 《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量稳质升、亮点突出
- 美年健康举办医疗健康行业AI创新创业大赛,加快推进AIGC及大模型战略落地
- “刘三姐”黄婉秋 去更远的地方传歌
-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新作《大学小课》引领读者重读西方经典
- 网络微短剧霸屏,光“爽”不行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 造成超过20人死亡
- 2025年高考报名陆续开启 多地要求严格资格审查
- 英国巨石阵被喷涂橙色粉末 2人被捕
- 中国警方侦破一批涉节日食品犯罪案件 总案值9.6亿余元
- 养老抚幼 中国提高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全球最著名温泉胜地,你心动了吗
- 韩国西南海域一钓鱼船浸水 3人死亡
- 大学生暑假打工:“陷阱”防不胜防 维权困难重重
- 应对禽流感疫情 南非政府计划采取禽肉进口关税临时退税措施
- 【锦绣中国年】上海:璀璨光影贺新春
- “研色·良渚之夜”走进上海 沉浸式演出再现五千年良渚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