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主题记者会|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样安排,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十分正确、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财政部门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
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从政策协同来看,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
总之,财政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沪杭京等中国7城土地出让收入超千亿元
- 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不以山海为远 传播仁心仁术
- 福州航标处应急恢复失常航标 助力闽江货畅船安
- 云南公开销毁毒品29吨
- 全球最大沉浸式剧场亮相上海
- 专家学者四川共话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
- 俄外交部就日本计划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提出强烈抗议
- 加拿大2022年犯罪严重程度指数连续第二年增长
- 广西首座公路钢箱梁悬索桥建成通车 百万花乡民众圆“大桥梦”
- 【理响中国】理性认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 南航将于7月1日恢复深圳往返莫斯科国际航线
- 美国芝加哥周末枪击案频发已致10人中枪 伤者中包括青少年
- 山西省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11个市全部开通试运行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 长三角2025年春运首趟临客列车开出
- 叙利亚回归阿盟对地区局势有何影响
- 减脂又减碳,骑行再次“火”了!
- 澳大利亚珀斯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致2人死亡
- 校园“表白墙”不该表错了意
- 热门推荐
-
- 国际锐评丨马克龙为何认为中法在一起“大有可为”
- 京津冀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
- 粤北韶关遭遇暴雨 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
- 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更为复杂严峻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传统村落蜕变:“Z世代”返乡助发展
- 夏日新“夜”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 特朗普受审沦为“政治表演秀”
- 哈马斯称愿意与以方交换双方所有被扣押人员
- 在中东“拉偏架”,美国打的什么算盘
- 北疆观景游 南疆人文游 新疆暑期旅游热持续升温
- 今年以来外国游客经深圳入境游持续升温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胺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
- 【经济观察】泛滥的“摇一摇”跳转广告需认真治一治
- 山海心连!“组团式”教育帮扶助力固原五中高质量发展
- 中电联: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
- 一次旅程游遍东北全貌 重庆“全景东北”旅游专列开行
- 海南举办《海的传说》新年诗歌音乐会 促中外文化交融创新
- 王新福艺术作品展开幕 展现“场景创作”的自然与生命魅力
- 去年我国新增获认可机构2290家 同比增长15%
- 北京与多伦多恢复客运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