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畅联两市场 湖南东盟集货发运逐年倍增
中新社怀化2月27日电 题:一港畅联两市场 湖南东盟集货发运逐年倍增
作者 付敬懿 张卓
当前正值东盟地区木薯淀粉产销旺季。在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怀化国际陆港,从老挝、泰国等地进口的木薯淀粉正通过国际货运班列快速通关,一卸载便被数十辆运输车分拨至中国各地。
“前两个月通过陆港进口的木薯淀粉已突破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5倍。”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雷明雄说,木薯淀粉是怀化重点发展的临港产业,该市今年目标进口五万吨以上,打造中国中部地区木薯淀粉交易中心已初具规模。
开工建设不满三年,怀化国际陆港已开通北部湾铁海联运及中老、中越、中缅铁路等四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吸引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南下东盟。2023年,陆港开行班列455列、增长201.3%,中老班列开行数量居中部地区第一。
“集货发运逐年倍增,今年班列开行任务完成800列以上。”在怀化海关监管区内,雷明雄指着铁轨旁排列的望不到头的集装箱说,今年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及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集货越来越多,春节期间更是“不打烊”,连接起湖南及周边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盟两个大市场。
2023年以来,湘鄂赣“三省合作协议”深化区域协作,利用怀化国际陆港对接东盟,推进公、铁、水、飞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合作共享,湘鄂赣三省联动及湘滇澜湄线接续班列稳步增长,构建起中部地区与东盟的“黄金大通道”。
“交通枢纽优势让东盟货物畅销湘鄂赣,同时辐射到贵州、四川、河南等省份。”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民表示,今年木薯淀粉行情购销两旺,企业1月共进口6700吨淀粉,并正延伸产业链以此生产珍珠奶茶,销往东南亚。
怀化是湖南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以怀化国际陆港为平台,怀化构建与东盟产业互补的外贸型产业体系,以箱包、木薯产业为突破口,并带动冷链水果、橡胶、碎米、香辛料等临港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集群。
目前,怀化国际陆港正在积极调整出口货物结构,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中老班列出口货物的主力军,今年汽车及二手车的出口量更是快速攀升,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进口则以木薯淀粉、玉米、香蕉等为主,到、发货物标箱占比为1.5比1。
截至2月24日,怀化国际陆港今年共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国际班列89列,计4424标箱,货重总计约10万吨,货值约3.7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湛江机场高速将于12月28日全线开通
- (新春走基层)“90后”铁警的除夕:守护国际旅客列车开往家的方向
- 1月2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45万人次
- 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奥司他韦销量陡增,呼吸道感染相关药品怎么用?
- 广西开展“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畅通维权渠道
- 美媒前高管:2023年中国这五件大事,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2023,我的中国记忆
- 秀出中国底蕴!文博会文创产品上新,你pick哪件?
- 昔日“步行街之王”,如今卖房自救
- 邮轮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新视点)
- 贵广高铁11日起 最高时速按300公里运营
- DNV《中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中国正在转变为绿色能源强国
- 秋粮丰收在望 10月的神州大地是金色的
- 国际旅行商聚鲁研讨文旅合作新路径
- 云南临沧临翔区山火复燃 消防已抵达现场展开扑救
- 春节假期超3亿人次出游 旅游“迎春”开门红如何持续?
- 中外龙头企业齐聚北京工程机械展会 智能化与可持续成行业风向
- 雍和宫每天接待觐香游客逾2万人次
- 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海外营开营
- 长三角观察:一体化走深激发经济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海南今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 财政部公布2023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
- 再忆京剧“第一科班”——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座谈会举办
- 阿联酋、意大利、阿尔巴尼亚签署三方跨境绿色能源合作协议
- 甘肃山丹:擦亮“露天长城博物馆”文化名片
-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千年运河流淌新传奇
- 32所法国高校代表赴长春参加教育展 开拓中国生源
- 2024戛纳影展获奖影片盘点——电影成为非主流的传统艺术
- 江苏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发布 百亿级企业达167家
- 多措并举优化金融服务 这场会议为民营企业扩大金融“朋友圈”
- 焦点访谈丨改革开放再出发——变革的力量
- “多重疫情”袭美,XBB毒株来势迅猛:民众与专家皆呼意外
- 俄外交部:无限期禁止99名加拿大公民入境
- “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健康养身游持续火爆
- 业界共话创作与传播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展示产业发展成果
- 台风“海葵”将向闽粤交界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广东等地将有强降雨
- 《发现中国长江之美》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平均通关时间2.5小时 北京海关全力保障北影节参展影片通关
- 吉林“无人农场”:高科技助力耕出“智慧田”
- 焦点访谈: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