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欧班列:助力“中国味儿”走向世界
春节期间,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与璀璨的烟花,一列列满载“中国味儿”的中欧班列穿越亚欧大陆,将中国的商品、文化和故事带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中欧班列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
从“驼铃声声”的古代丝绸之路到今日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以其高效的运输速度和优质的物流服务,穿越千年丝路,赓续中国与亚欧各国间的友好交往,铺就亚欧大陆人文经贸往来新通途。伴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运输的货物种类和目的地也更加广泛。截至2024年1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8.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一系列数据描绘出中欧班列带动经济发展、造福各国人民的幸福图景,象征着中国与亚欧各国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
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在国际长距离运输中全天候、安全、高效等优势,采用“铁路快通”模式快速通关,实行“7×24小时”通关机制,不断优化扩充线路,提升开行质量,提高运输能力,在为各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数字经济时代,一些中欧班列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货物的智能分拣和调度;区块链技术也让中欧班列实现全程可追溯,这些都为中欧班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条绿色、高效的物流通道上,“中国制造”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中欧班列在促进国际贸易规则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包容,在这场“双向奔赴”中,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必将更加紧密。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欧班列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物流品牌,充分释放作为物流通道的潜能。未来,随着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欧班列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助力“中国味儿”更好地走向世界,惠及全球。(环球网 李红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樊春海院士谈“交叉学科”:学科需跨界,方向需聚焦
- 冯远征主演《张居正》探索全新历史剧
- 新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 国际锐评丨所谓“延伸威慑”把日本推向更远的歧途
- 西藏山南移民警察:愿做德玛隆的一棵树
- “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 上海青浦着力打造未来之城
- 最高奖补100万元 山西发布农村寄递物流补助通知
- 甘肃西和传播乞巧文化 “巧姐巧妹”:我们是受益者
- 2023年京津冀共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2045万亩次
- 新冠感染康复后该如何科学恢复运动
- 高技术产业成山东省利用外资“新引擎”
- 《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明年元旦起施行
- 和评理|中欧携手 造福世界
- 2022海峡两岸青年阅读季在厦门举办
- 独家调查|山东超百亩土地变大坑!“破坏耕地”还是“合理挖土”?
- 外媒:武契奇称塞尔维亚向乌克兰出售武器是“谎言”
- 西藏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绽放希望之花
- 第三轮输配电价改革开启 电网企业彻底告别“吃差价”
- 兰州创业者 “把脉”市场:资源合并领跑民企咨询业
- 山西万荣:外加剂产业从“一根棍棍一口锅”奔向百亿产值
- 热门推荐
-
- 98岁华裔作家聂华苓:我还住在爱荷华,我很好
- 会说话的陶瓷、穿越的“路由器” 安徽非遗文创大“PK”
- 浙江江山发现全球新物种“中华炭褶菌”
- 中基协回应外媒报道“中国拟加强对冲基金监管”:不客观、不属实
- 董关鹏:国企需提升海外传播力 构建强大话语体系
- 传统戏曲走近年轻人 百年戏楼焕新开张
- 天津市与神户市结好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 世遗云冈石窟“第一伟窟”搭架维护 专家学者可预约考察
- 美专家:美国非裔心力衰竭死亡率远高于白人 种族主义和贫困系主因
- 英国巨石阵被喷涂橙色粉末 2人被捕
- 美国智库:高通胀持续冲击 25%美国成年人吃不饱饭
- 浙江龙港漆器体验包热卖 非遗技艺焕新进入寻常百姓家
- 包含8项内容 长三角人才服务共同体合作倡议在沪发布
- 云南全面启动“云岭创业贷”专项贷款
- 传统文化实力“圈粉” “双节”期间北京1263万人游公园
- 以国货潮品促时尚消费 申城打造“上海时尚出品”IP
- “血癌”,你了解吗?
- 两位日本前首相批岸田政府 民众高呼“不要核电”
- “中国银都”湖南永兴“无矿开采”稀贵金属 向绿而行崛起特色产业
- 生态环境部:“外美内丽气质佳”,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