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愈加激烈 市场淘汰赛再提速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本报记者 杨忠阳
与往年相比,2024年的春节相对晚一些,这为车企创造了难得的黄金销售档期。一些车企或加快推新步伐,或限时促销,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愈加激烈,市场淘汰赛再提速。
新车型密集上市
2024年第一场新车发布会被小鹏汽车抢了头彩。1月1日,小鹏汽车首款MPV车型X9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这是小鹏汽车SEPA2.0扶摇架构下的旗舰车型,同时也是首款打破MPV界限的超智驾大七座车型。
“小鹏X9既是大七座MPV,又可以‘一键变形’成超大四座SUV,驾乘感受比MPV更舒适,比SUV还灵活。”小鹏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X9将牢牢锁定30万元至40万元级的用户核心需求,以最具价值的配置级差,在降低用户选择难度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实用、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1月5日,吉利旗下的旗舰纯电轿车银河E8迎来正式上市,起售价为17.58万元。虽然顶配车型达到22.88万元,但核心产品价格则在20万元以下。联想到此前一周上市的极氪007价格同样接地气,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吉利从“比特”手中夺回了国内纯电动汽车的定价权。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过去只有两家企业有电动汽车的定价权。一家是特斯拉,其以先锋的力量和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强大的号召力,左右着电动汽车的价格。任何一款想要进入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市场的产品,都要看这两款车的脸色,同时还要随时提防其“随心所欲”的调价。另一家则是比亚迪,其以电池、电驱等高度垂直整合的低成本产业链优势,通过降价攻城略地,不断扩大市场销量规模。
1月7日,东风纳米01上市发布会暨百城交付仪式举行。“东风纳米01的推出,是对国民车的一次重新定义,是国民出行方式的一次进阶。”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陈萌表示,东风纳米定位10万元级市场,关注大多数普通国民的刚性需求,以技术为底气,升级国民车,做真正的“国民新势力”。
1月25日,宝马集团宣布全新BMW 5系在中国市场上市。这是全球第八代、国产第四代BMW 5系。此次全新BMW 5系“油电”(燃油版和电动版)齐发,“双轴”(标准轴距版和长轴距版)并推,共有12款车型。其中,起步车型已“油电同价”,引领豪华品牌定价新趋势。
“全新BMW 5系标志着最畅销的宝马车型进入全新智能时代。”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随着BMW i5上市,BMW品牌向中国客户提供的纯电动产品数量增至7款,宝马集团的纯电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细分市场。”
截至1月31日,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有10多款新车上市。“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有202款新品上市,其中新能源产品152款,占比75%。”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说。
价格战难以平息
在车企新品加快上市的同时,价格战也在不断加剧。仅1月份,就有特斯拉、理想、极氪、零跑、智己、小鹏等超过16家车企下调某些车型的售价或推出限时现金优惠的促销政策,以期获得更多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鲜少参与价格战“厮杀”的理想汽车也加入了降价阵营。1月12日,理想汽车官宣降价,全系车型下调3万元。其中,理想L7起售价为28.69万元,上市以来首次降至30万元内。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终端调研数据显示,1月初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20.4%。业内普遍预计,2024年汽车价格战将会持续。
“随着新车加快上市,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认为,车市的价格战仅是表象,其背后则是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3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80万辆左右,商用车销量为42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50万辆左右,出口量为550万辆左右。有专家表示,在扣除整车出口量之后,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只有2500万辆左右,这一数字实际上低于2017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
虽然2023年大部分车企没有完成当年的销量目标,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不少车企2024年销量目标依旧激进。比如,理想汽车2024年将挑战80万辆销量目标,同比增长113%。这些激进销量目标的背后,则是更进一步的内卷。
同时,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也为整车企业调价带来了空间。目前碳酸锂价格已从2022年底的近60万元/吨降到10万元/吨。“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0万元/吨,每千瓦时电可减少50元的成本。”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表示,以70千瓦时电池包计算,能够节省1.75万元。
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行业都面临盈利难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4家盈利,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这样的现状亟需改善,否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繁荣很难持续。”
如何破解盈利难?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认为,扩大产品市场规模,加强成本控制是有效办法。以特斯拉为例,2023年特斯拉全年总营收达967.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9%;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49.97亿美元,同比增长19%;而特斯拉2023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181万辆,同比增长38%。这意味着,其单车利润仍高达8285.6美元。
“今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销量代表着未来机会。”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表示,企业只有在有销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才会有足够空间去盈利。此外,面对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他建议,车企还要加快海外市场的突破,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4年汽车市场会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从企业层面来讲,一方面要做好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提升经营效率,才能增加利润。
“未来两年是汽车行业变革的最重要阶段,竞争激烈程度会超乎想象。”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在发布的2024年第一封内部信中称,“我们会面对能力更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越来越多的优秀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战,面临更加复杂的舆论氛围,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每一位同事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放弃幻想,直面挑战。在确保关键核心技术的长期投入,技术与产品的领先优势与按时按质交付的同时,蔚来必须确保销售与服务能力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让‘销能’尽快转化为销量。”
价格战与盈利难也在加剧市场淘汰赛。1月初,市场传言造车新势力高合汽车研发工作暂停,被供应商停止发货。尽管高合汽车迅速发声明否认并称“运营一切正常”,但仍未完全打消外界担忧。事实上,高合汽车成立6年以来,一直受困于销量问题。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2021年和2022年销量分别为4237辆和4349辆。2023年前11个月销量仅为4265辆。销量难见起色,投资资金难以落地,高合的危机逐渐显现。
“巅峰时期曾有300家企业排队申请造车资质,62家造车新势力发布新能源战略;现在仅17家造车新势力有销量,且绝大部分年销量在4位数以下。”王俊预测,随着市场竞争强度的增加,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未来在剩下的126个品牌中,TOP10车企会占85%以上的份额,剩下的116个品牌分享剩下的15%份额,大部分车企会关停并转,汽车行业正在迎来大洗牌。(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上饶至温州铁海联运首发班列开行
- 热带风暴“皮拉尔”袭击中美洲致4人死亡
- 刺痒难耐的“蚊子包”很可能是荨麻疹
- (经济观察)上海为金融、科创“双中心”联动搭建“桥梁”
- “春苗行动”为北京小观众带来19台剧目38场精彩演出
- 河北的受灾学校能否如期开学?
- 新协议达成 英国初级医生两年内涨薪22%
- 俄官员:若七国集团禁止对俄出口 俄将终止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 重庆武隆区一高层居民楼突发火灾
- 中新网评:重拳打击偷拍,让隐藏摄像头无处可藏
- 中国房企融资现回暖迹象
-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打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脉络”
- 交通运输部:我国公路总里程达53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 政学研全方位探索公众参与长城保护新路径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寿宁:党建引领猕猴桃产业 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中华老字号如何守正创新?全聚德起源店打造沉浸式光影餐厅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水洞沟遗址:数字技术重现旧石器时代场景
- 中南科技部签署科技减贫合作协议
- 今年以来广西警方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20个
- 热门推荐
-
- 呼吸道感染了 雾化吸入治疗怎么做?
- 沈阳千年古城上演首届中式公益集体婚礼
- 山西多项非遗汇聚百年旧址 海外留学生“触摸”千年文化
- 中老边境小镇磨憨建成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今年进出口货值力争超500亿元
- 从今年前三季度外贸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亮点频现
- 台风“康妮”来临 浙江避灾安置彰显浓浓温情
-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自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
- 湖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红背包公益行动
- 中国车谷“二次创业”推动汽车产业“增量转型”
- “时代少年奏华章”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举办
- 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T波改变都是啥意思?医师这么说
- 再现传统文化魅力 山西高平举办龙凤文化艺术节
- 北京动物园喜添201只小萌宝
- 释放民营企业吸纳就业潜力
- 重庆直飞悉尼洲际客运航线复航
- 一“码”一“图”协同发力 厦门自然资源管理的两把 “金钥匙”
- 北京:受灾情影响较大的缴存职工 可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
- 山东青岛迎2024年首艘国际邮轮抵港
- 甘肃非遗“出海”:刺绣产品等获华侨华人青睐
- 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于意大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