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饮料越来越贵?监测显示:3元以下仅占比10%左右
超市里的饮料 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监测显示:3元以下仅占比10%左右;4-5元最多,占比29%
过去一年,消费者对于“涨价”二字,或许已经感到稀松平常。
比如:去年10月31日,贵州茅台宣布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20%;去年12月27日,麦当劳中国回应媒体称已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3%;去年11月1日一则关于康师傅饮料涨价的消息还登上微博热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事情发酵后,有不少网友表示,现在超市里卖的饮料越来越贵了,除了小瓶易拉罐汽水外,基本已经见不到3元以下的饮料产品了。
这不禁让人好奇,超市里的饮料真实价格如何?饮料行业迎来了何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3元以下饮料越来越少?
去年,宣布涨价的饮料品牌确实不少。
引发全网关注的康师傅涨价事件,相关热搜内容显示,康师傅茶、果汁系列产品中包装零售价由3元/瓶调整为3.5元/瓶,1L装零售价由4元/瓶调整为5元/瓶。对此,康师傅客服回应称,确实有涨价通知。
此外,去年1月,养乐多本社自当月起提高了在中国全境销售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和“养乐多低糖”2款商品的售价;去年3月,“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的出厂价调整,上调幅度为3%-6%不等;去年5月,全国多地多个终端的可口可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至于涨价的理由,企业给出的回复大体一致,主要由于原材料、用工成本等上涨所致。
回到消费者层面,如今终端市场上,真的见不到3元以下的饮料了吗?
近期,红星资本局走访了位于成都市春熙路附近的多家便利店,发现饮料柜台中三元以下的饮品产品确实屈指可数。
不过,城市不同,渠道商不同,饮料的价格往往也有所差异,比如大型卖场的饮料价格一般会比便利店更低。
马上赢曾发布一组线下零售监测数据,数据统计了2023年整年。数据显示,在Top100中,3元以下产品仅有10款,占比为10%左右;3-4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24%,4-5元价格带产品最多,占比29%;5-6元占比也达到了28%。
可见,3元及以下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饮料种类确实不多。
不过,从用户偏好来看,选择购买5元以上饮料的消费者,其实并非大多数。
根据南方周末发布的一则问卷,在3504名受访者中,表示自己常喝5元以上饮料的用户为397人,占比11.32%;相比之下,更多消费者选择了1-3元以及3-5元的价格区间。
总的来说,近年来饮料厂商宣布涨价已十分常见,目前市面上3元以下的饮料占比也越来越少,但5元以下价格的饮料仍是消费者的主要需求。
什么影响着饮料的价格?
那么,是什么影响着饮料的销售价格?
从成本端考虑,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数据,软饮料行业的成本中,制造与人工、PET、纸箱、白砂糖、果汁、其他原材料分别占比20%、20%、20%、15%、10%、15%。
去年多家饮料厂商宣布涨价背后,或许与白砂糖价格上涨有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去年9月全球食糖价格创近13年来新高。粮农组织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产糖国印度和泰国产量下降。数据显示,去年9月6日白糖报价7390元/吨,相比2022年9月末5440元/吨的价格涨幅超30%。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这些饮料产品,都十分依赖糖。
比如,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数据,每100毫升的可乐中含有10.6克的糖。这意味着一瓶可口可乐含有约26克的糖,超过了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糖分摄入量。
除了糖外,还有一项成本比较关键,那就是塑料瓶子,也就是PET。
根据东鹏特饮的财报,企业核心原料为PET和白糖,合计占成本比重超60%。PET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2018年,石油价格上涨导致PET价格达到历史新高,东鹏特饮同年毛利率大幅下滑;2019年,石油价格下跌导致PET价格下降,东鹏特饮毛利率也有所回升;2022年PET价格再次走高,企业毛利率大幅下滑。
受PET价格影响较大的还有农夫山泉。招股书显示,2019年农夫山泉PET成本为33.82亿元,占销售成本总额的31.6%,占收入的14.1%。 近年来PET的价格走势与农夫山泉的毛利率也是显著负相关,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PET价格变动对农夫山泉“赚钱”能力的影响。难怪会有网友调侃:农夫山泉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只是塑料瓶的搬运工。
除了这些喝了多年的饮料品牌外,近年来国内软饮行业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玩家,推出的新产品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贵——价格通常在5元以上。
为什么这些软饮新品,就像“饮料刺客”一样,卖得这么贵呢?
一方面,从产品原材料出发,这些进入市场的新品,一般切入点都在0糖气泡水、无糖茶饮、植物基饮品等赛道,原材料成本相对更高。比如代糖所用的赤藓糖醇价格比普通的白砂糖高出不少,而那些号称自己真材实料,采用真茶制作的产品,原材料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是渠道费用过高。设想一下,为什么渠道商愿意卖这些新品,甚至把产品放在更为显眼的位置?这是因为渠道商在其中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下来新品才有了和消费者见面的机会。以元气森林气泡水为例,根据公开资料,它留给终端及渠道商的利润达到46%。
其实从近年来饮料赛道这些新品趋势,也能看到行业趋势的一些转变。
前面提到的新品,大多都是通过锁定“健康”“0脂”“无糖”等关键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与推崇。益普索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84%的受访者比过去更加关注健康,相比2018年上升13个百分点;同时,表示愿意购买无糖产品的受访者在总受访者中高达78%。与此同时,全球范围来看,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无糖饮料行业相对较为成熟;相比之下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渗透率比较低,行业发展空间也十分巨大。
正因为嗅到了行业的这种变化,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软饮赛道,想通过强调“健康”找寻一些新的机会。
目前来看,0糖气泡水、无糖茶饮等细分品类正在迅速崛起,并有可能颠覆传统的细分品类。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软饮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多元化发展、竞争激烈的特点。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东20年老友汇聚 京东集团CEO许冉详解未来20年“35711”梦想路线图
-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压气体喷出事故已致10死3伤
- 山西灵石:私挖乱采煤炭资源 1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 以色列南部多地拉响警报
- 增加耕地不能做表面文章
- “大师”起名意义不大
- 所谓“神器”别成伤人利器
-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 (经济观察)中国楼市“银十”升温 现多重积极信号
- 杜德伟上海清唱母亲代表作《给我一个吻》
- 第十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在京举行
- 迎客流高峰,安徽黄山、九华山发布提示
- 给世界以温暖 波司登高德康参加央视财经世界品牌路跨年演讲
- 叙利亚外长时隔十余年后首访埃及
- 中新教育丨“发挥香港教育特点及国际化优势”教育论坛在广州举办
- 东北亚青年企业家汇聚长春谋合作 强调互信团结推动区域发展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参展“2024日本城郭博览会”
- 圆明园福海冰场将现传统冰嬉
- 日本核污水排海在即,福岛当地民众集会抗议
- 服务更亲民 文旅更出彩
- 热门推荐
-
- 第二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开幕 展示“大国粮仓”科技力
- 音乐剧《对鸟》即将上演 以民歌传唱浙商精神
- 枪支泛滥 美国枪支收回令创历史新高
- 陕西一老人遭野猪顶撞撕咬后身亡,知情者最新回应:致命伤应在后腰部
- IDC评估报告:百度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项指标的7个满分
- 广州市公园景区首条无人机消费场景航线启航
- 福建省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启动 台青分享“创业经”
- 浙江柯城上洋村:《村规民约》见证时代变迁
- 美前情报官员:美国政府“长期隐瞒”UFO回收计划
- 小明投影连发多款LCD投影仪新品,与京东方开启深度合作
- 广西医疗队在老挝:践行学医初心 为患者“送光明”
- 第十二届长沙国际吉他艺术节闭幕 中西弦乐助力文明互融
- 国家发改委: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4.4%
- 一线调研丨从干涸到生机 看大西海子水库12年如何重塑生态
- 张艺谋: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讲出新的好故事
- @所有人 一起为每一位考生送上祝福!
- 无人机巡视、红外测温…… 上海电力“设备主人”护航高考
- “诚实而不幸”的首个“破产人”还完债了
- 上海市地震局回应台湾地震:会对部分高层建筑造成影响,但不会对本市造成危害
- 重庆市级重点项目1至11月完成投资45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