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开幕 展示“大国粮仓”科技力
中新网长春8月18日电 (记者 郭佳)在中国东北,一公顷盐碱地改良后可年产水稻15000斤,这样的科技力让这处“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时更有底气。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下称“长春农博会”)拉开帷幕,中国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集中展现。
长春农博会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长春农博会以“发展数字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共设置品牌展销与设施装备、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经贸论坛与赛事活动等三个板块41项展示与活动内容。
中国东北正在努力运用现代科技为粮食稳产增产赋能。中科佰澳格霖发展有限公司将改良好的盐碱土带到长春农博会现场,上面栽种的水稻籽粒饱满,散着淡淡的稻香。该公司种植部总经理助理张雪介绍,通过施用稳定性有机材料和多功能营养调控物质改良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每公顷产量约8000斤,熟化后则可达约15000斤。目前,他们在吉林大安成功改良了11万亩盐碱地。
在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区,记者了解到,数字技术已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成功搭建了覆盖全域的卫星遥感智能分析处理平台。该公司产品经理钟馨慧介绍,政府可通过平台进行乡村治理,种粮大户可运用平台监测农作物生长,当发生极端天气时,还可为农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自2000年创办以来,长春农博会不仅为当地吸引到大量投资,更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中外农业交流合作的宝贵窗口。
本届长春农博会围绕“吉字号”农产品走出去,中外优质农产品请进来,将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邀请近千家中外展商和采购商开展经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合作,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经贸交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真探:晚上经常起来尿尿是肾不好吗?
- 上海市卫健委:标准化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 多国音乐家访杭州良渚:文明“碰撞”迸发音乐“火花”
- “山东好人”孙祥礼7年免费为200多位残疾人安装假肢
- 贵州发生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 致1死1伤
- 华为:HarmonyOS注册应用开发者超过220万
- 春运期间铁路公安机关加强巡查防范严打“盗抢骗”
- “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成果首发
- 2023年“书香两岸迎新春” 活动福州拉开序幕 闽台四地共同举办
- 印尼爪哇海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50千米
- 四川雅安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应对 已转移避险群众19247人
- 《文昭皇后礼佛图》等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实现数字复位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让茶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蝉联榜首
- 干眼症患者人数众多 上海探索为患者建“干眼症档案”全程跟踪诊疗
- 寒潮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有雨雪天气
- 今天,一起怀念他
- 非洲媒体代表团参访重庆 冀聚焦超声消融手术造福更多非洲人民
- 陈景润科学基金会福州首颁“景润学子”奖学金
- 内蒙古赤峰市老哈河堤防溃口成功合龙
- 热门推荐
-
- 今晚用得到!2024元旦跨年文案
- 四川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开通试运营
- 湘籍画家苏高宇回乡做“成长汇报” 近百幅佳作展现墨韵乡愁
- 一移民船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沉没 至少89人遇难
- 英乌正式签署数字贸易协定 承诺帮助乌克兰重建
-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走进法国拉罗谢尔
- 测核酸用的“棉签”含致癌物?无稽之谈
- 33460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口种鸡再创新高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兴山:一条“示范带”串起乡村振兴“幸福链”
- 第三十九届兰亭书法节开幕 弘扬中华书法文化
- 江西首台出口海外盾构机成功下线 开挖直径达9.48米
- 沈阳沈北食品城建设正式启动 争当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锋
- 打造亚太航空枢纽 泰国总理宣布升级全国机场
- 清明节小长假长三角地区大客流“上线”
- 天通苑北枢纽月底可服务“回天”居民
- 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联盟揭牌成立
- 非遗有新人|程春晓:返璞守拙 点石成金
- “馆长导赏日”吴为山化身讲解员带观众欣赏经典
- 敦煌印象:不只有莫高窟,还有热辣滚烫“何大姐”
- 《大考》中再演高考生 李庚希:对“大考”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