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开幕 展示“大国粮仓”科技力
中新网长春8月18日电 (记者 郭佳)在中国东北,一公顷盐碱地改良后可年产水稻15000斤,这样的科技力让这处“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时更有底气。18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下称“长春农博会”)拉开帷幕,中国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集中展现。
长春农博会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长春农博会以“发展数字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共设置品牌展销与设施装备、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经贸论坛与赛事活动等三个板块41项展示与活动内容。
中国东北正在努力运用现代科技为粮食稳产增产赋能。中科佰澳格霖发展有限公司将改良好的盐碱土带到长春农博会现场,上面栽种的水稻籽粒饱满,散着淡淡的稻香。该公司种植部总经理助理张雪介绍,通过施用稳定性有机材料和多功能营养调控物质改良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每公顷产量约8000斤,熟化后则可达约15000斤。目前,他们在吉林大安成功改良了11万亩盐碱地。
在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区,记者了解到,数字技术已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成功搭建了覆盖全域的卫星遥感智能分析处理平台。该公司产品经理钟馨慧介绍,政府可通过平台进行乡村治理,种粮大户可运用平台监测农作物生长,当发生极端天气时,还可为农田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自2000年创办以来,长春农博会不仅为当地吸引到大量投资,更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中外农业交流合作的宝贵窗口。
本届长春农博会围绕“吉字号”农产品走出去,中外优质农产品请进来,将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邀请近千家中外展商和采购商开展经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合作,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经贸交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厄瓜多尔警方闯入墨西哥驻基多大使馆 逮捕前副总统
- 【跨国企业在中国】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新加坡企业可以更多参与到中国高质量发展中
- 韩公调处启动尹锡悦拘留程序 2700余警力应对冲突升级
- 受暴雪天气影响 河南郑州部分旅客列车停运
- TikTok发布声明:正在恢复对美国用户的服务
- 高校学科建设有了新动向
- 海南陵水荔枝吸引国内外客商抢“鲜”采购
- 广西力邀外商和投促机构携手拓市场
- “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启动 开设“云剧场”线上展映
- 广西千年古镇“解锁”潮流玩法“圈粉”年轻人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今日中秋,和古人来个“千年共月饼”
- 知名整形专家为医美消费支招:理性求美 避免“陷阱”
- 万通创始人冯仑被限制高消费
- 广州南沙千人大合唱响彻冼星海故里
- 吉林降水破极值多地现洪水 累计转移逾8万人
- 个人养老金“吸金”难,预期收益不明朗或成痛点
- 文脉春秋丨茶马古道上的烟火巍山
-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一级谋杀罪!美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被检方起诉
- 中国科协:“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已支持19所高校排演20部剧目
- 热门推荐
-
- 辽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 《科学与科学家故事》新书首发 遴选古今中外200个经典故事
- 《徽商发展报告2023》发布
- 中医专家:清明养生重在“清”
- 99668亿元、增长5.9%!透过数据看前三季度文化“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合作研讨会在金边举行
- 调查:韩国遭遇校园暴力中小学生比例连续四年上升
- 央广财评|中小企业五年增加51%、“小巨人”A股占比27% 折射“组合拳”强信心新动能!
- 这个毕业季,多地释放应届生就业利好政策
- 浙江残奥运动员载誉归来 老将谭玉娇称新身份有新使命
- “名校父母”的“鸡娃号”该如何治理
- 内蒙古首列本地国产汽车中欧班列启程
- 萨尔瓦多留学生: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敬佩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有关美白的这些“奇葩”误区,你中招了吗?
- 徐工3个项目成功跻身“国家队”
- 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 德国下萨克森州北部严重交通事故致5人死亡
- 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 吉林省高校2024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火热开场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黄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