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消费、科技创新……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
17日,我国对外投资、邮政行业运行等经济数据发布,展现出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前七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
商务部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占同期总额的19%。
1—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873亿件
国家邮政局发布1—7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7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73.7亿件,同比增长12.8%。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累计完成703.0亿件,同比增长15.5%。前7个月,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482.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495.3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批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17日,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中国海油17日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青岛完成船体建造,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它的成功建造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研发制造技术能力实现突破。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总经理 江俊达:创新“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开发模式,采收率大幅提高,可将油田生产寿命延长近30年,开发成本却能降低近10亿元。
深海相较浅海,海况更加恶劣。“海洋石油122”因为独特的圆筒造型,各个方向受力更加均衡,可以很好地适应风、浪、流对船体的影响。据了解,这一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每天可处理原油5600吨,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提供新装备,因此也被工人们亲切的称为地“超级能源碗”,它的建造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具备根据不同油田、不同海域,研制不同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能力。
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
17日上午,汕头广澳港区铁路汕头海湾隧道“鮀岛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国内首条客货共线的铁路海底隧道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新建线路正线全长近16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铁路建成运行后,将极大程度促进粤东潮揭汕地区经济发展。
汕头广澳港区铁路GAGSG1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秦龙: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建成之后,将打通汕头站的一个出海通道,另外也会打通粤东的出海通道,是粤东城际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暑期消费出游正火热
今年暑期,人们的出行需求高涨,我国文化和旅游业消费明显升温,多地纷纷抓住暑期消费旺季,推出美食节、乐购节等系列活动,释放“暑期经济”新活力。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
随着暑期到来,全国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记者17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了解到,截至8月16日,中老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数量2009万人次,其中国内段发送旅客1709万人次,国外段发送旅客300万人次。今年以来,乘坐中老铁路动车跨境出行和观光旅游,成为更多人的美好愿望和出行选择。
美国旅客 周世伟:我们从昆明到琅勃拉邦玩了几天,从琅勃拉邦可以直接坐高铁回昆明,真的好方便。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8月16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客车13000多列、同比增长22%,发送旅客11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各地积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这个假期,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夏日消费活动。在重庆,当地推出了妙物大街、美好生活展、运动嘉年华等多元消费场景与多种互动活动,并举行“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主题消费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观光体验。江苏南京则着力打造各类主题街区和智慧消费场景,实施商业活动宽容监管,提升市民游客夜间消费的体验感和活跃度。
亲子游研学游人气飙升
今年夏天,学生族和亲子家庭作为暑期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展现出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成为人气最高的“目的地”之一。
四川游客:预约挺久的,晚上我和她爸爸两个人一人拿一个手机抢票,一直点,抢到的,很不容易。
暑期防晒商品销售旺盛
暑假期间,随着旅游、户外活动热度的不断攀升,各类防晒商品也销售火爆。有平台数据显示,6月下旬持续高温天气以来,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防晒喷雾等各类防晒用品销量环比增长均超过50%。今年7月以来,防晒相关产品迎来销售爆发,其中,时尚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841%。
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当下正在北京举行。本届博览会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10个应用场景板块,多维度呈现机器人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
高精尖医疗机器人 满足精细化场景需求
“机器人医生”做手术能有多精细?在机器人+医疗板块,记者看到,用薄薄的玫瑰花瓣进行模拟,在十分微观的世界,医生可以通过精准的操控,以相对舒适的状态完成一台手术,通过3D眼镜的设计,可以缓解医生的工作疲劳,让手术变得更安全。不仅是这些手术机器人,机器人的服务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现场还展示了全球首个一体成型的仿生全柔性人工心脏,它选用了与人类身体相容性极强的硅橡胶材料,模拟自然心脏给人类供血。这种软体机器人技术,为人工心脏的研发,开拓了新的技术方向。除此之外,很多医疗机器人也与中医进行了结合,利用机器臂进行穴位按摩等。
机器人的感知定位灵活精准
除了能按摩、能做手术,在机器人大会现场,这款能制作拉花技术的机器人,也让人惊叹机器人在感知定位上的灵活精准。
总台记者 许梦哲:拉花其实是一个人都特别容易失败的作业,它成功了。第二个特点就是完全的自主性,它可以完全通过自己的算法。未来,走进我们的家庭,走进工厂。
足类机器人 生活工作好帮手
各种科技手段,让机器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此次博览会上,仿生四足机器人同样也成为关注热点。经过技术迭代发展,它们不但被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抢修救援等工业领域,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走进家庭服务的应用新场景。
仿生四足机器人工程师 向迪昀:比如说从一些轻的户外运动的陪伴,我们希望搭载一个更友善的,在家庭环境中更易于融合的一个小的四足机器人平台。
技术拓展 机器人应用场景更丰富多彩
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除了让人看到不同场景下,机器人的精巧和灵活,更展示了不少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产品,让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参展商 高少龙:我们在学术界叫软体机器人技术,这项技术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是低成本,尤其像我们这款机械臂,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运动,实际上它的成本只有2000元人民币左右。(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重庆·奉节国际橙博会开幕 奉节脐橙品牌价值381.7亿元
- 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未来三天中东部无明显降水
- 孟加拉国一列火车遭人为纵火
- 杭州文化观察:文物最好的保护是发掘后回填吗?
- 春运前8天 广东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突破6000万车次
- “三体宇宙”大幕开启 驶向黑暗森林还是星辰大海?
- 《今昔香港》图片展在东京开幕
- 滇池东岸3500人共品云咖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 政务APP里能相亲,类似的“官方严选”可以再多些
- 韩日首脑会谈今将举行 时隔12年重启穿梭外交
- 稻田里有三千“鸭卫兵” 湖南桃江老农生态“进财”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这类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为何至关重要?
- 广州舞剧《醒·狮》亮相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
- 拉林铁路隧道线路地基下沉 旅客列车停运
- 广东税务率先在横琴、南沙推行纳税服务承诺制
- 2023美育中国古典舞论坛举行 促进校园美育发展
- 爱尔眼科:阿托品滴眼液暂时仍可邮寄,若有相关通知会执行
- 陕西公安机关“冬春行动”已破获刑事案件2300余起
- 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鲁启幕 助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 打造丰富AI生态体验 三星Galaxy Z Fold6|Z Flip6及生态新品中国发布
- 热门推荐
-
- 千余枚复古胸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
-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
- 欧盟再次延长对俄经济制裁
- 低温津贴不能年年遇“冷”
- 如何成为一名漫才表演者?“肉食动物”推荐看这本
- “双11”当天全国快递业务量达6.39亿件 是平日的1.87倍
- 国产操作系统生态步入爆发期
- 重庆一大客车侧翻:乘客全使用安全带 无人员死亡
- 4.5%、38726亿元……数说8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 开封描绘高质量发展“清明上河图”:古韵新风交辉 经济文化比翼
- 哈马斯:第一批获释人员名单延迟公布系技术原因
- 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恺英网络实控人、董事长金锋再次宣布增持不低于1亿元 对行业充满信心
- 中国北方小城山西应县的“陶瓷经”
- 新疆沙漠边缘蜜桃飘香
- 上万零件100%合格,盾构“双子星”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 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前沿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将在京举行
- 通讯:“对美国无休止战争说不!”——反战人士敦促美国反思伊拉克战争
- SS2024北京时装周时尚博览会举办
- 天津市洪涝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