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打造冰雪产业新优势(追着雪花看新疆)
滑雪爱好者从山顶飞驰而下、学生们在冰场上挥洒汗水,制衣工人刚刚完成的订单商品即将装车发运、大雪纷飞中游客在民宿里享受热乎乎的奶茶……近年来,新疆依托冰雪资源,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打造冰雪产业新优势,带动更多人走进冰天雪地,“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产品丰富,更多人参与冰雪活动
新疆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来自广东深圳的黄建中一家四口换好雪具,准备跟教练上场,“以往冬天都是纯旅游,今年专门请了教练,教两个孩子滑雪。”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黄建中一家一样,选择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
这一点,将军山滑雪学校教练吕耀萍感受颇深,4年前到这里当教练时,整个学校只有50多名教练,现在已经增加到180多名。冰雪场地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全疆现有滑雪场101家、滑冰馆27家、冰雪游乐园60家。
吕耀萍带过的学员中,还有阿勒泰市中小学的学生们。从2018年起,阿勒泰市把滑雪纳入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把体育课搬进滑雪场,每天组织300至400名学生往返将军山滑雪场学习滑雪,费用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阿勒泰市第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迪力亚尔·甫拉提是受益者之一,现在他已经入选阿勒泰市青少年滑雪队,将来有望进入专业队训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一团中学让冰雪运动进校园,校园内建有2500米长的越野滑雪场、400米标准滑冰场,“我们有专业的冰雪教练,体育课程设置能够让每个孩子都上冰、上雪。”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永吉说。
近年来,新疆积极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进校园,现有56所中小学校、7所高校开设冰雪特色体育课程,参与学生4.6万人次,全疆9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除了冰雪运动,新疆充分利用景区、公园、冰雪场馆、冰雪小镇等资源,举办冰雪摄影展、冰雕展、雪雕展等,丰富冰雪产品,群众冰雪热情持续高涨。“我们正在为一个月后的‘乌伦古湖冬捕节’做准备。”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副县长池少权说,自2005年开始,福海县就围绕“乌伦古湖冬捕节”实现水产和旅游业的效益最大化。目前福海县已成功举办16届冬捕节,成为新疆冬季旅游的一张名片。
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多次举办冰上龙舟赛;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推出了冰上运动、雪地足球、雪地卡丁车等一系列游玩项目……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冰雪活动中来,感受冰雪的乐趣。
订单排队,冰雪装备制造蓬勃发展
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一间作坊里,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安什别克·斯兰别克正在赶制订单。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毛皮滑雪板是当时人们冬季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今,这项技艺因为冰雪运动再次焕发生机。
“购买者主要是滑雪爱好者,用来体验当地民俗特色野雪,有些游客也会当作纪念品购买。”胡安什别克说,除了正常尺寸的雪板外,还有巴掌大小的迷你雪板,作为纪念品方便携带,更具观赏性。
制作一副古老毛皮滑雪板需要15天左右,售价约1000元,胡安什别克今年入冬以来已经做了60副,现在手里还有订单。“我现在也带出了一批会制作毛皮滑雪板的年轻人,大家增加了收入,这项技艺也得到了传承。”胡安什别克说。
同样赶订单的还有100多公里外哈巴河县雅居床服有限公司的几十名制衣工人,公司本月20日刚刚下线了5000件滑雪服,新的1.2万件订单又排上了。该公司董事长李玉梅说,公司2019年开始推出驼绒滑雪服、滑雪帽和滑雪手套等产品,不但为阿勒泰市中小学生做过滑雪服,还接到过专业滑雪队的订单。“现在一天能下线200件衣服,我们在22日举办的新疆冬博会上,还发布了一个系列新产品,接下来订单肯定会更多。”
乌鲁木齐市冰雪新金立滑雪设备有限公司正加足马力生产,明年1月有3条出口吉尔吉斯斯坦的魔毯要交货。“我们主要生产滑雪索道、魔毯、造雪设备、雪板等,产品不仅满足当地雪场需求,还销售到其他地区。”公司负责人廖原说,销售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
冰雪资源“热”起来,给新疆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带来商机。去年8月,新疆印发《关于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推动自治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打造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博州、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冰雪装备产业集聚区。
现在,从滑雪服、滑雪手套、滑雪板等个人装备,到拖牵、魔毯、索道等滑雪场专用设备,新疆企业都有布局,冰雪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新疆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冬闲”不闲,冰雪中的日子更红火
“冬闲”时节,海衣拉提别克·木赛和妻子却每天一大早出门,赶去附近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上班。“现在哪还有闲的时候,都忙着赚钱呢!我是造雪主管,妻子是度假区酒店的客房主管,一个月加起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呢!”海衣拉提别克是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铁买克乡铁买克村村民,已经在该度假区工作5年了。
2018年,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选址开建,2020年正式营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目前为210余名当地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3.2万元,还辐射带动7000余人灵活就业。
同时忙活起来的还有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今年刚组建的“功勋马队”正在表演哈萨克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引来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游客还可以租我们的马体验骑马赏景、马拉滑雪等项目。”塔拉特村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人娜孜古丽·拉孜旦介绍,现在马队有60多户牧民参与组建,共有96匹马供游客租赁。
不远处的“马背之家”民宿,主人库丽帕然·哈布力哈孜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民族特色美食。小女儿阿尔达克·阿扎提说,自从办起了民宿,全家的年收入有10万元,旺季时家里的安居房和两顶毡房都住满了。“最近又有几名深圳的客人预订了明年1月来住宿。”
目前该村发展民宿72户,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3万元,其中旅游收入1.6万元,占比70%。
依托越来越多的游客,越来越多的当地特色产品找到了销路。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趣野文创园打造了可以供暖聚热、观赏室外景色的泡泡屋,迎接冰雪季的游客,并免费给当地村民提供摊位,售卖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
“这些骆驼摆件、毛毡钱包、毡房首饰盒等都是我们合作社的姐妹们手工做的,通过售卖手工艺品,每人每月收入有4500元左右。”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胡拉莱合作社社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刺绣传承人哈提玛·艾乃都介绍,依托文创园的客流量,不少家庭实现了增收。
(采访组成员:本报记者李亚楠、温素威、姜洁、葛孟超、廖春燕、邹蕴、董星辰、朱金宜,执笔:李亚楠 来源: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楼市新政后首个周末上海迎来看房小高峰
- 韩警方累计抓获59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防身用品销量飙升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今年6月 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42.5万件
- (人权行动看中国)河南驻马店:特色种植产业成农民增收好渠道
- 山西文旅中部省份推介 诚邀安徽游客“晋”享清凉
- 江苏籍航天员朱杨柱飞天后首次回到家乡 用恩师留言勉励学子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 快来体验开车穿湖!国内最长干线公路湖底隧道正式通车
- 种地要先交钱?内蒙古开鲁县: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 塞尔维亚教育部长因校园枪击案辞职
- 广东引入市场化资源 “数字湾区”建设加速
- 海陆空全方位监控 起底美对华监控“黑历史”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边境地区交火 至少4人死亡
- 超1600人疏散 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有危险
- 涉事旅行社及相关负责人立案查处!海南通报“40元桂林低价游”处理情况
- 加媒:全球安全倡议塑造世界繁荣未来
- 电影《开山人》首映礼在渝举行 再现下庄“天路”开山壮举
- 龙龙高铁福建段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 智库报告:俄乌冲突升级两周年,给世界带来十大影响
- 在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上,AI数字人主持的这场经济论坛都说了什么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 提高产业化水平
- 聚焦“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 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
-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等考古新发现:进入王朝国家最重要标志
- “00后”新警出征记
- 叩开传统文化之门 《大家小书》(精选本)·第二辑首发
- 安徽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
- 重庆“95后”西部计划志愿者:用诗词热爱 挥洒青春力量
- 中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
- 2024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揭晓
- 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搭建中哈人民相知相亲“暖心桥”
- 国家邮政局:全国快递业务收入9个月超万亿元
- 驾驶“威龙”振翅海天 ——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 2023-2024年度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报告及执行案例选编发布
- 【成语漫话世界】本末倒置
- 2024年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效果良好
-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4春节大联欢”在京举行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泽连斯基访问英国 俄防长称乌军1月损失惨重
- 容貌焦虑促整形热 医美整形消费者日趋低龄化
- 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用药应注意
- 商务部:美方应尽快摒弃贸易保护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