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难撕健康标签
1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由于医学专利纠纷,美国东部时间12月21日下午3点起,Apple Watch Ultra 2和Apple Watch Series 9将不能再在苹果网站上订购。12月24日之后,苹果零售店将不再提供这两款商品的店内库存。近年来不仅是Apple Watch,各家智能手表都愈发看重健康功能,争做用户的“贴身医生”,不过在健康功能趋同的情况下,性价比也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在业内专家看来,智能手表的健康功能仍有改进的空间,这需要以硬件的革新做基础。
苹果并非“首选”
据了解,两款Apple Watch停售是由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一项裁决的结果,该裁决属于苹果与医疗技术公司Masimo之间关于Apple Watch血氧传感器技术的长期专利纠纷的一部分。国际贸易委员会于今年10月宣布,认定Apple Watch侵犯了Masimo的专利,维持了法官在今年1月作出的判决。
Apple Watch是苹果难以割舍的板块,据市场调查机构Watch Faces数据,苹果Apple Watch在2022年的销量达到5390万块,突破5000万大关,而健康功能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Apple Watch支持心电图、血氧、心率、月经跟踪、用药提醒、睡眠监测等功能,在采访中有用户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正是看中这点才选购。
用户唐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己曾患有心肌炎,家里老人的心脏也出过问题,所以对血氧监测特别看重,虽然家中也有血氧仪,但毕竟不能时时佩戴,用Apple Watch监测血氧则更方便。不过唐先生也谈到,Apple Watch的血氧监测并不十分准确,佩戴的松紧程度、手臂放置的姿势均会影响结果,不过大致可靠,在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用来救急。
不过观察市场不难发现,以上AppleWatch能实现的健康功能,国产品牌同样可以。用户张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称,自己也是看中了健康功能才想购买智能手表,此前一直用的是智能手环,了解后发现包括华为、OPPO在内的智能手表,均能覆盖心率、血氧监测、心脏健康研究等功能,最终购买了一块华为Watch 4 Pro,张先生称,之所以没选苹果,是因为感觉华为的续航能力更好。
消费者的态度在数据上也有体现,虽然手机市场苹果一枝独秀,不过在智能手表上却被华为反超,形成苹果、华为双雄角力的格局。Counterpoint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华为智能手表同比增长58%,Apple Watch出货量下降了15%,虽然Apple Watch Series 8依然是二季度国内最畅销的智能手表,但相比2022年二季度的Series 7,出货量下降了25%。
健康还是性价比
在专家看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智能手表自诞生之初,便被视作基于性价比的产品,相比传统机械表,智能手表的文化背景、目标人群迥然不同,难以形成高额的溢价,相比手机这样功能高度集成的产品,智能手表的重要性又难以彰显,甚至被视为手机的附属品,所以只能通过不断增加性价比拓展客群,苹果强大的品牌力,很难用在智能手表上。
更重要的是,相比苹果,国内品牌智能手表有更完整的产品线。以华为为例,其高端产品有华为Watch 4系列,其中华为Watch 4 Pro为3199元起售,较便宜的有Watch CT 3 Pro,1888元起售,在平价产品上还有Watch FIT 2,为649元起售,同样支持智能心率监测和蓝牙通话,而苹果主打平价市场的Watch SE也要1999元起售,Watch Series 9则是2999元起售。
此次苹果的专利纠纷,揭开了其与医疗机构合作的一角,不过联手医疗机构的不止苹果一家,华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对北京商报记者称:华为智能穿戴产品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健康监测管理,心电分析提示软件也获取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和欧盟CEMDR医疗器械证。同时,华为与业界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在呼吸、心脏、血压等领域提供健康监测与风险筛查服务。
小米方面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小米血压手表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并联合北医三院、阜外医院权威医疗机构开展实验测试。
丁少将认为,智能手表的健康功能虽被频繁使用,但效果如何并不直观,所以当前市场中,各品牌的健康功能大致相同,最终又回到比拼性价比的老路上。
未来空间在哪
尽管健康功能类似,不过在该领域深耕或许是智能手表实现差异化的唯一选择。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电子产品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层面能实现的功能大致一样,平板、手机、智能手表间,变成了屏幕大小的区别,当下手机已经成为个人生活枢纽,而平板则关注办公需求,相较于二者,智能手表的最大优势,就是不间断贴身佩戴,能够随时感知用户身体状况,所以智能手表只有不断加码健康功能,才能在一众硬件中立足。
至于未来如何打开想象空间,专家观点认为,硬件提升仍是必由之路,毕竟健康检测数据的精准与否与传感器直接相关,例如心率监测就由最初的光学传感器逐渐演进为生物电阻抗传感器。
具体来说,光学心率传感器是通过LED绿光照射紧贴传感器的皮肤和血管,通过测算光线被吸收的波动,从而判断心率状态,辅助运动检测,可以实现最基本的监测功能。而生物电阻抗传感器,则可通过生物肌体自身阻抗,实现血液流动监测,并转化为具体的心率、呼吸率及皮电反应指数。由于它综合了多样化的数据,检测准确性得到加强,更有参考意义。
如今在新品智能手表上,腕温传感器又成了卖点,例如OPPO Watch 4 Pro便新增了腕温传感器,并把心率传感器升级为8通道、血氧传感器升级为16通道。也正因这样的改进,新品加入了60秒体检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检查血管弹性风险、心脏健康风险、体征温度变化、睡眠鼾症风险等四大风险,以及评估心率、血管年龄、压力、血氧、心电、睡眠、腕温等体征指标。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当下的智能手表在外部形态上难有重大革新,不过凭借着传感器、算法这些看似不显眼的改进,也能够让各品牌在健康功能上分出高低,作为耐用品,智能手表将伴随用户很长时间,哪家的健康功能更具含金量、更戳中痛点,将在竞争中逐渐展现出来。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春运首日道路客运共发送旅客4.25万人次
- 西班牙推出带薪“气候假”
- 外媒:“美国优先”不合时宜 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春节期间网络支付交易持续增长
- 暖如四月 “四九”将至浙江最高温或升至23℃左右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兴山:一条“示范带”串起乡村振兴“幸福链”
- 《阅古楼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新书发布
- 共享按摩椅别成安全隐患
- 北京海关签发首份对菲律宾出口RCEP原产地证书
- (经济观察)四天三城放松限购 中国楼市迎政策密集调整期
- 中国好剧全球传播
- 作家残雪最新短篇小说集《西双版纳的女神》再现其先锋特色
- “甜蜜经济”复苏?婚礼热潮正踏春而至
- 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12月16日至22日在三亚举行
- 量子计算机“悟空”已为全球用户成功完成3万多个运算任务
- 广(州)汕(尾)高铁迎来开通后的首个国庆假期 受旅客热捧
- 沪指实现“三连涨” 消费股持续走强
- 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动力赋能:福建传统产业向科技“借力”升级
- 热门推荐
-
- 广西出现超警洪水
- 中国贸促会:去年1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继续处于高位区间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与意总理讨论国防合作 俄罗斯驱逐10名挪威外交官
- 金观平:充分释放文旅市场消费潜能
- 昆明举办首个“企业家日”系列活动
- 公安机关对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梦想天堂,杭州未来还有梦
- 吉尔吉斯斯坦将禁止进口、销售和使用电子烟
- 广西北海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
- 北京201家市级部门“晒账本” 压减非刚性支出近24亿元
- 余华英拐卖儿童发回重审案一审宣判 判处死刑
- 百城新房价格上半年涨1.24% 二手房环比连跌26个月
- 在上海,与白蚁拉锯
- “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开幕 展示客家文化
- 杭州升级政策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 促科技成果转化
-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黑龙江同江颁发首张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 中国人寿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投资存量规模超1万亿元 提供各类财产保险保障近100万亿元
- 美国一餐馆发生枪击致1死 用餐者趴地上寻找掩护
- “银杏”持续减弱穿过西沙群岛 “桃芝”12日移入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