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
高端商业载体鳞次栉比,富有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也不少
【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①】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
本报记者 李国
开栏的话
培育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多来,5个城市通过聚集优质消费资源、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加强消费环境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报特开专栏《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报道5个城市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的新亮点、好做法等,敬请关注。
阅读提示
在变得具有“国际范”的同时,重庆也积极深挖巴渝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富有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充分点燃。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重庆全市社零总额两年平均增速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
站在国内首座“横版摩天大楼”——位于250米高空的重庆来福士水晶连廊上,长江、嘉陵江交汇奇观尽收眼底。赏景之余,游客还可体验空中花园餐厅以及酒吧等休闲消费业态。这一依托摩天大楼诞生的“云端经济”,正成为重庆消费的新时尚。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庆着力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江岸经济”“云端经济”,来福士“横天摩天轮”等“城市之巅”多元化消费地标就是典型代表。
在变得具有“国际范”的同时,重庆也积极深挖巴渝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富有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
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充分点燃。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重庆全市社零总额两年平均增速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提质步稳、成效初显。
“世界名品”“国潮精品”加快聚集
走在位于重庆渝中区的解放碑商圈,抬眼望去满是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渝中区不断壮大高端消费,引进国际知名品牌283个,阿迪达斯全球品牌中心等各类首店首牌240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近日,《2023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竞争力评选》榜单在重庆发布,重庆解放碑CBD位列第五,而抢在中秋国庆长假前夕开业的重庆印象城,作为世界级地标性商业体,有望成为继解放碑、大坪之后渝中区又一个百亿元级商圈。
今年9月,位于重庆渝中区化龙桥片区的大型商业体“重庆印象城”正式开业,标志着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又添新地标。重庆印象城开业,带来了一系列国际大品牌。比如全球知名的老佛爷百货,就是首次在西南地区落户,将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购物、服务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想空间。
在重庆观音桥商圈,目前已聚集了200余个国际知名品牌、300个区域首店、旗舰店,潮流品牌密集度全市领先。
世界级“国际范”,是重庆母城渝中商贸一直以来的“格调”。重庆市商务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1100个。“世界名品”“国潮精品”加快聚集,为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夯实了底气。
深挖巴渝历史文化,让“重庆味”更浓
重庆市人大代表、钰鑫集团总裁尹顺新认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在培育“重庆味”上做足文章,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的国际影响力。
在变得具有“国际范”的同时,重庆也积极深挖巴渝历史文化,让“重庆味”更浓。近年来,重庆着力提升磁器口、洪崖洞、弹子石老街等街区,延续街区、老旧厂房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脉络,打造富有山城记忆和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相继建成戴家巷、十八梯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深挖巴渝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加快改造合川文峰、铜梁安居、酉阳龚滩等特色古镇,塑造具有巴渝特色的商文旅融合发展消费场景。
此外,重庆还积极打造老字号和“非遗”精品,“重庆工艺”“重庆制造”对国际消费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18个、重庆老字号291个。两年多来,“重庆造”汽车出口额增长达到195.3%,巫山脆李、涪陵榨菜等特色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0%、166.7%。
在重庆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简称万开云),当地正以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为工作方向,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全力助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重庆万州区为例,当地依托“中国烤鱼之乡”这块金字招牌,以舌尖上的消费吸引带动旅游消费,让美食更好地赋能旅游产业发展,让游客更加喜爱“重庆味”。
城市商业升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夕阳晚照的渝北紫薇路上,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箱,直接从机场、高铁站赶来“打卡”的年轻人。这条几年前以汽修店为主的后街曾一度衰败。如今,随着众多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特色小店集聚,成为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新选择,被称为“小巷里长出的消费新地标”。
重庆交通大学规划设计学院教授姚阳认为,像紫薇路这样的“后街经济”,拥有城市更新提升、消费场景培育、都市旅游延伸等多重功能。在重庆,城市商业升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目前,重庆已持续建成了49个城市核心商圈、12个百亿级商圈、23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区、80个城市消费地标,构建了品质高端、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国际消费空间版图。兼具“国际范”、巴渝味、烟火气的消费载体,赋予了“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
“重庆有着独具山水气质的消费载体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过,在优质消费资源集聚、人均旅游消费、品牌号召力等方面,短板明显。”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说,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来看,发展“首店经济”是重庆补齐短板的具体举措,也是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的“切口”。
据了解,通过制定审慎包容的监管政策,突破解决企业在外摆、夜间经济、促销活动、跨门经营等方面的政策障碍,成为吸引知名品牌首店落户的“催化剂”。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累计引进品牌首店34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其中,第三季度重庆新开品牌首店192家,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
作为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两江新区正加快扩大新兴消费高品质供给。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局长郑航说,该区以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为驱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进社区零售——条马科技、无人零售——17闪店、品质生活新零售——果琳等新兴品牌连锁企业全国总部,创新新供给,激发新潜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阶层人士筑梦浙江特色小镇:“这里梦想能落地”
- 国内在建单机规模最大塔式光热项目加速推进
- 长沙掀起湘商回归热潮 2023年累计到位资金超千亿元
- 百年永祚寺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双塔开笔礼活动
- 浙江永昌堡和《王氏族约》:一地标 一坐标 一传承
- “荔枝之乡 向新而行” 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开幕
- 俄媒:俄中央选举委员会登记普京为2024年总统选举候选人
- 专家业者共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 四川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首个高瓦斯隧道贯通
- 华南伞顶盖遗址研究:古人类延续近10万年 石器技术演化复杂
- 商务部: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和中国企业向前发展的脚步
- 闽北村民进山采菇误踩野猪夹被困 消防进山成功营救
- 报告:数字平台对货车司机收入有提升作用
- 西安兆丰村发现史前、西周遗址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 西共体决定对尼日尔启动待命部队
- 大食物观解锁消费密码
- 湖南省政协港澳委员争当“传声筒” 助力湖湘文化远传扬
- 加拿大任命驻日大使为印太地区特使
- “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落幕 助力工业园区低碳转型
- 热门推荐
-
- 消费市场“春潮涌动” 中国“春日经济”升温
- 地方民营院团原创越剧大戏《君子成忠》亮相国家大剧院
- 杨振宁与电影《奥本海默》中的科学家们
- 各地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 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 保障湾区供水安全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超3200万人受益
- 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两手抓”
- 辽宁激发涉外经营主体活力 提供便利化外汇服务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与法总统马克龙会面 俄称两名俄军指挥官在前线阵亡
- 广东核酸混检最高限价每人份由8元降为6元
- 上海警方侦破特大影视投资合同诈骗案 涉案金额4.9亿余元
- 三大交易所规范关键少数股份减持
- 苏州伤人案,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很明确
- 电影圈大咖齐聚百花奖圆桌论坛:用更优质的电影,为时代留下记忆
-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2024:在变局中展现发展韧性
- 中国官方称清明假期518.9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近七成
- 球星卡欲借欧洲杯复制“造富神话”
- 受台湾花莲县附近地震影响 广州东站部分列车晚点停运
- 浙江乡村观察:新乡贤引领 化“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
- 2023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热议“数字原生”
- “银发经济”观察:如何快乐优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