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经济”复苏?婚礼热潮正踏春而至
踏春而至的“婚礼热”【豹变“甜蜜经济”复苏?】
春节一过,90后姑娘庄雅芳就开始忙了起来。
她是一名从业已10年的婚礼策划师。近日来她所在公司暖心婚礼咨询的客户就没停过,“有之前婚礼延期的客人希望尽快举办婚礼,也有新的客户也开始筹备举办婚礼”。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且浪漫的仪式。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婚礼曾被按下了“暂缓键”。而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一股婚礼热潮正踏春而至。
被按下“暂缓键”的婚礼
在此之前,庄雅芳的工作节奏停缓了不短的时间。
“尤其是在2022年北京疫情防控放开前那一段时间,我们所有北京的婚礼都暂停了,场地也都封了。”庄雅芳告诉记者,疫情下的婚礼总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会减少,主持人等工作人员也有可能不能到场,“这需要做好多种准备”。
“如果因为疫情,婚礼得改期怎么办?”这是杭州麦曲婚礼策划师李民斐在过去几年经常被备婚的新人问到的问题。在她看来,疫情期间备婚的人会更加犹豫,“他们充满担忧,总是担心婚礼会不会被延期”。
不想办一场“口罩婚礼”, 在北京生活的95后姑娘黄妍便将原本在去年举办的婚礼延期到了今年。她原本计划在2022年2月22日领证,在9月24日办婚礼,到了10月去新疆度蜜月。
然而领证前半个月,她被居家隔离,“当时已做好了改期领证的准备”。幸运的是,领证前一周她所在的小区解封,她和另一半赶紧回天津办理结婚证。但是二人的亲朋好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结婚请柬发出后,每天都会有亲友告知无法出席,原本准备的10桌婚礼酒席最后只剩3桌,最终只好将婚礼从2022年9月延期到10月,再延期到今年3月26日。
“有的新人宝宝都生了,婚礼因为不断延期还没举办成,也有的新人直接说自己不想办了,决定旅行结婚。”庄雅芳遇到过不少历经曲折的婚礼。去年11月,一场在深圳海边的婚礼在举办前一周,“几乎每24小时宾客减少5%,而在距离婚礼5小时的时候,主持人也因小区封控无法到场……
这些曲折的疫情下的婚礼,在庄雅芳看来,也是一份特别的回忆,“虽然曲折,但多数婚礼的最终呈现还是很温暖的”。
“最拥挤结婚季”?
如今,庄雅芳感觉婚礼这一行业正在回温,“我们了解到的,不少星级酒店以及一些很有特色的场地,基本满档了,有的场地甚至清明节的档期都订满了”。
婚礼摄影师张磊也有同感。2022年他拍摄的婚礼不超过10场,无奈之下只能转做自己的副业——配音师。而今年元旦开始,他所在的工作室平均每天会接到10个订单,档期已排至2024年10月。
“我从业7年了,还没见过这么多的订单量。”张磊说,今年堪称近几年的“最拥挤结婚季”,平时一场婚礼摄像约600元,现在涨到了900元。据他观察,不少前些年受疫情影响取消或者推迟婚礼的新人都想在今年举办婚礼,他所在的工作室2023年以来拍摄的婚礼中,延期举办的婚礼约占70%。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23年以来,婚宴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285%,婚纱摄影搜索量同比上涨126%。一位天津的婚礼策划师近来忙得饭也顾不上吃,“领导给我订的午饭,凉了热,热了凉,到了晚饭时间我也没吃上”。
不过,工作生活在杭州的李民斐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变化,“可能是因为之前杭州受疫情的影响并不大”。她告诉记者,每年的春天,尤其是农历新年后,婚礼相关的咨询都会多起来,“因为婚礼一般集中在气候比较舒适的9月、10月、11月,新人们往往会提前半年多开始准备”。
年轻人更追求自我体验 而非形式化表演
李民斐从事婚礼策划已有10年。在她看来,前几年追求省心实惠的“套餐”的新人很多,现在更多新人追求个性化的婚礼,“他们普遍想要举办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婚礼,要自己很轻松、快乐,更在意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抒发”。在她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举办婚礼不仅仅是“走一个流程”,而更像“用心办一场难忘的聚会”。
95后姑娘高歌起初并不想举办婚礼,她觉得“归于生活的平凡才是浪漫的极致,婚礼只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而已”。在她和老公的长辈看来,一场隆重的婚礼是全家人对她的重视。
几番沟通下来,高歌及其丈夫选择尊重双方父母的意愿,但他们却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避免过度煽情,流程简单直接。她们取消了闹洞房环节,也没有订婚车,剪辑了一段VCR想在婚礼现场播放,内容是他们恋爱以来的生活日常。
“我希望来参加我婚礼的人能够在简单温馨的氛围中见证我们的爱情,至于花多少钱,摆多少桌,我都不在意。”高歌说,自己更在乎现场的宾客有没有被照顾得很好,这也是她反复和丈夫沟通的事情。
而黄妍在是否举办婚礼这件事上从没犹豫过,她从小就有一个草坪婚礼梦。“那里有蓝天、白云、绿草、气球,最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出席我的婚礼,我坐着白色马车出现在他们面前。”一提到即将举行的婚礼,她笑得眉眼弯弯、眼睛也分外有神。
“我参加过很多在酒店办的婚礼,大家坐在餐桌上就边吃边看,吵吵闹闹,没有我想象中婚礼该有的庄重和仪式感,我不想让我的婚礼变成一个流水席。”黄妍坚定地想办一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婚礼,她觉得,草坪婚礼会让亲友对新人有百分百的关注度,这样的婚礼意义更大。
黄妍和丈夫从2021年就开始筹备婚礼,提前一年就订到了满意的草坪场地,关于婚礼的各种设计细节,也已和策划师沟通数十次。对于婚礼的流程和内容,他们也花费了很多心思——提前买了各种各样的糖果进行测评,并询问亲戚朋友的口味偏好,最终选取了几款饼干和软糖作为喜糖;购买了120张拍立得相纸,供亲友们入场时拍照留念;伴郎还将在现场表演变魔术、跳街舞和唱歌的节目……黄妍的丈夫李凯瑞说,“我希望大家在参加我们婚礼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在庄雅芳看来,相对而言,90后、00后更在意自我的体验感,不是为了形式化的一个流程或表演,更在意自我和内心,“以前的人更在于体面,现在关注的重点从‘客人’开始转变为‘自己’”。
庄雅芳还观察到,近些年,婚礼的规模有所变化,小型婚礼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新人对婚礼的花费更加理性,“也有客户办婚礼动辄几十万,甚至百万,但也有很多新人会考虑花费的合理性”。
不过,价格从不是衡量婚礼的最重要标准,最重要的是当天的温度和记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出台《指导意见》规范设摊经营活动 严管与包容并行、继承与创新结合
- 新型研究型大学深理工获批建设广东省算力微电子重点实验室
- 巴西总统卢拉将于2月10日访美
- 获70项国家专利!来看140座桥梁“撑起”的高铁线→
- 美国枪支暴力泛滥 医生称处置枪伤已成日常工作
- 电影《不虚此行》北京首映 胡歌剖白角色内心
- 多伦多交响乐团将举办农历蛇年新年音乐会
- 整治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 网络平台算法如何向上向善?
- 深圳发布27条具体扶持措施鼓励渔业“挺进深蓝”
- 日本直升机失事10日后搜寻发现5人遗体 岸田:痛心至极
- 春节假期辽宁共发送旅客618万人次 同比增长87.3%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开幕 签单超4500亿元
-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期待与韩方一道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 江西丰城河堤溃口合龙 京九铁路运行畅通
- 南非库哈工业区携手建行约堡分行亮相中非经贸博览会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跨省制售假冒品牌饮料案 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
- “90后”海归硕士为何“跨界”来崇明岛种田?
- 中国A股预制菜板块周五逆势走强
- 台风“格美”将于24日晚在台湾岛中北部沿海登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乡村“整村经营”促蝶变:“富口袋”又“富脑袋”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东城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
- 西安警方开展打击倒卖售卖景区门票专项行动
- 当心“甜蜜陷阱”!孩子暑期减糖这样做|健康过暑假
- 降息首周实地探访:新开楼盘“吸睛” 市场对开门红预期提升
- 韩国宪法法院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首次法庭辩论
- 中国官方称清明假期518.9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近七成
- 抖音“山里DOU是好风光”2024年三大举措助力乡村旅游数字提升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放年假”:正月十二开市
- 中国高原高海拔地区首个大型空气压缩储能(集成)项目正式开工
- 两位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去世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苏丹武装冲突造成约390万人流离失所
- 陕西守护黄河安澜,“母亲河”生态环境治理如何“对症下药”?
- 从“抛弃”到“香饽饽”,发展迅猛!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潜力大
- AI“复活”逝者引热议 数字生命需理性看待
- 2023年安徽汽车产业营收1.16万亿元 新能源车产量增逾六成
- 广州169件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出 见证先民生活场景
- 玉米秸秆成牛羊“营养餐” 青海湟中“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
- 一些大学生兼职做主播 小心踩进签约坑
- (第七届进博会)前瞻:上海与进博会“同频共振”添新动能
- 跨境电商直邮出口业务首次在山西省实现本地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