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特产”亮相云南大理 线上线下赶大集
中新网大理12月17日电 (陈静)16日,在波光粼粼的洱海之畔、风景秀丽的生态廊道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特产”集体亮相。云南华宁县的柑橘、山西沁县的黄米、宁夏吴忠县的苦荞茶……700余个“土特产”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现场观众开启“逛吃”模式,全国网友也通过直播大饱眼福。
2023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于12月16日至17日在大理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共同主办,大理州人民政府承办,将以“一场集中推介活动+一次立体宣传+7场研讨交流活动”的形式开展。
开幕式上,《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正式发布,邀请了四川广元、陕西眉县、湖北麻城、云南宾川、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山东高青、四川彭州共7个地方县市代表分享“土特产”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举行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伙伴计划启动仪式、2023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等。
与此同时,在洱海生态廊道举办2023全国“土特产”大集,设全国、云南、大理3个区域共350个展位,参会参展人员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168个州市、208个县(市、区)、402家企业,共展出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全国其他县市的“土特产”产品740个。
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大屏+小屏”“线上+线下”进行立体宣传,带动“土特产”持续升温。与会嘉宾、当地市民开启“逛吃”模式的同时,全国网友可通过直播“云”赶集,了解全国各地“土特产”特点,线上购买心仪的产品。
开幕式结束后,将举办数字科技赋能“土特产”研讨交流、现代供应链赋能“土特产”研讨交流、农文旅融合做好“土特产”文章研讨交流等7场研讨交流活动。旨在整合优势资源、多渠道集中宣传各地名优“土特产”,提升“土特产”知名度,拉动“土特产”消费,推动“土特产”产业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兰渝、遂渝铁路桥梁电缆设施迎开通运营后首次大修
- 越南外交部:美国年度人权报告罔顾事实
- “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蔬菜产业 丰富“菜篮子”充实“钱袋子”
- 以总理办公室:停火谈判“具有建设性”,但分歧仍然巨大
-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非裔及西班牙裔术后死亡几率明显高于白人患者
- 国家药监局:牙膏抗幽门螺旋杆菌缺乏科学依据
- 漫话健康|流感流行季已经来了,接种疫苗晚不晚?
- 辽宁民政发布5起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涉及养老机构、殡葬管理等领域
- 土耳其称在土伊边境附近“消灭”4名“恐怖分子”
- 湖南东安机械化种植水稻 智慧农业大显身手
- 结构性矛盾制约日本经济复苏
- 学雷锋纪念日将至,他们带来一堂无声的消防安全课
- 俄防长批美“走破坏性路线到处煽风点火”
- 青海玉树足球队首出国门:愿被更多人看到
- 天津发行首单民营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
- 社区食堂应“多条腿”走路
-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 探访河南多家“第一股”上市民企:以“专”为本造就“行业传奇”
- 广汕高铁上的“钢轨打磨师”:冒着高温酷暑 争分夺秒完成任务
-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已造成5人遇难
- 热门推荐
-
- 山东活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廉洁文化传承新窗口
- 北京科博会开幕 首次设立东盟展区
- 江苏制造体系有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 云南两会热议口岸经济 探索产业发展文旅转型
- 武汉大学生音乐节开启春日演艺热潮
- 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在殷墟遥望一个王朝的背影
- 黑龙江佳木斯一体育馆坍塌事故进展: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
- 复旦大学考古队对烈士墓地进行独立发掘 科技手段助吕梁烈士“回家”
- 江西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将地毯式清查历史遗存
- 55部作品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
- 第十三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
- 6月4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八闽千姿)一座复兴堡,两岸中华情
- 安踏院士工作站建立,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升级
- 泽连斯基:寒冬到来,乌军东部前线防御艰难
- 聚焦新能源实践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大赛在沪落幕
- 尼泊尔总理:期待中华寺继续促进尼中友好往来
- 拼多多,9亿种生活方式
- 安吉生物群发现中国最古老板足鲎化石
- 海南2024年“绿电+绿证”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