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能源合作谱写绿色新篇章
中企承建的伊拉克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提升伊天然气综合利用能力,助力当地改善经济民生——
中伊能源合作谱写绿色新篇章(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本报记者 管克江 任皓宇
由中企承建的伊拉克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不久前顺利实现机械竣工,标志着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伊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在伊拉克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伊中能源合作的里程碑”
在伊拉克的油区采访,经常能见到熊熊燃烧的“火炬”。由于加工设备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伊拉克天然气加工能力十分有限,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大部分只能直接燃烧处理。世界银行今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伊拉克每年浪费的天然气量高达170亿立方米。在白白烧掉大量伴生气的同时,伊拉克每年却要从邻国进口数十亿立方米天然气用于发电,还需进口电力以填补当地用电缺口。未经处理的伴生气燃烧后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伊拉克政府一直呼吁与各方伙伴加强合作,提升伊拉克的天然气处理能力,改善经济民生。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响应伊拉克民生需求所采取的实际行动。
哈法亚油田是伊拉克七大油田之一,目前年产油2000万吨。该油田也是中国石油在海外最大规模的作业者项目,自2012年投产以来,为伊拉克石油产能提高、经济重建和民生改善提供重要助力。2019年,中国石油投资超10亿美元建设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处理哈法亚油田3个中心油气处理厂的伴生气和凝析液,可有效减少该地区油田伴生气放空燃烧,从而保护环境。处理后的干气还可以输送到下游电站作为发电用气,缓解电力供应紧张。据估算,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3万吨,生产的液化石油气每年可实现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有效缓解当地用电困难。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是伊油田中的第一个天然气处理厂,也是第一个实现天然气综合利用的项目。项目实现机械竣工,是伊中能源合作的里程碑。”伊拉克米桑省省长阿里·杜埃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助力伊拉克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民众生活水平,增进了伊中友谊,“希望未来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助力更多民众过上幸福生活。”
在今年9月举行的项目机械竣工庆典仪式上,伊拉克石油部副部长阿里·马里杰表示:“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将在伊拉克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说,伊中友好源远流长、双边关系不断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伊中在能源、基建、电力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中方已成为伊拉克经济重建进程中最重要的伙伴之一。我们期待更多中企到伊拉克投资兴业。”马里杰说。
“让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建设高峰期为当地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让伊拉克民众获得更多工作机遇、发展机遇。
中国石油(伊拉克)哈法亚公司工程部主管纳杰夫说,作为米桑省居民,他和当地民众对消除燃烧的“火炬”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工程师,纳杰夫多年来的职责之一就是定期跟踪项目建设进展。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电子文档,上面列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这一项目的重要性超越了地区范畴。我们同伊拉克石油部、米桑石油公司等保持着密切沟通,向他们逐月、逐周甚至逐日汇报进展。”纳杰夫说,项目对伊拉克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伊拉克对天然气处理的需求特别大。作为伊历史上首个油气联动项目,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将为伊拉克的天然气工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纳杰夫前不久访问过北京和西安。他说,“伊拉克人民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感情。伊拉克正在全力开展经济建设,中国有着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我们希望伊中合作能够更加紧密。”
“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让我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分包商奥德·阿卜杜拉说,他和家人及同村村民最初在项目中打零工,从事铺路、修建花圃等工作。在中国同事帮助下,他们逐渐掌握了基础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技术,组建起自己的施工队伍。如今,阿卜杜拉成立的建筑公司已拥有300多名员工、上百台机械设备。
“我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能在中国企业工作。”项目伊拉克籍工程师纳沙阿特说,中国企业提供规范的培训学习方案,面对困难时同事们总是相互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他说,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既涉及发电用气供给,又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和生态效益,当地民众十分关注项目建设进展。“加入中国企业以来,我对共建‘一带一路’有了更多了解。伊中合作项目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体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中企担当”
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是伊拉克政府重点关注的绿色环保与民生项目。今年上半年,伊拉克石油部部长哈扬·阿卜杜勒·加尼、伊拉克电力部部长齐亚德·阿里·法迪勒等曾专程到项目参观。加尼表示:“中企积极克服困难,稳步推进天然气处理厂建设,为解决当地民生问题作出突出贡献。”
中国石油(伊拉克)哈法亚公司总经理方甲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原则理念,“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是一个绿色环保项目,项目建成后,哈法亚油田的伴生气将得到充分利用,对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体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中企担当”。
项目总承包商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小宁表示,公司确立了将该项目建成中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典范工程的目标,未来将开展项目工艺系统试运投产以及性能测试工作,确保项目一次投产成功。
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总裁侯赛因·拉比表示,中国企业为伊拉克的工程建设和石油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伊方愿同中方加大油气领域合作。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张道伟表示,中国石油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已在伊拉克多个油田执行开发项目。未来,中方将同伊各方伙伴加强合作,建设“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奋进中国 大江澎湃”全网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启动
- “荒山污水”蝶变“绿色名片” 山东多元举措破译生态密码
- 元旦假期异地酒店订单占比近七成,商家力拓防疫“暖心房”
- 工业和信息化部:到2025年底,聚焦小区、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 两部门会商调度重点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
- 中央气象台:南方地区将有较强降水过程
- 新疆兵团:春管春种正当时 科技赋能跑出“加速度”
- 今年春运成都航空枢纽完成旅客吞吐量999.6万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 渝万高铁最高桥墩完工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
- 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将在浙江杭州举办
-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3391亿元
- 1月广州海关关区年花年桔累计出口超3500万株
- 新疆阿合奇县举办猎鹰文化旅游节 上演千人说唱玛纳斯
- 外媒:热带风暴“摩羯”侵袭菲律宾 已造成11人死亡
- 收藏家付晓晓:艺术创作让古瓷片重获“新生”
- 大屏时代,激光电视瞄准客厅“C位”
- 拜登批准夏威夷州和田纳西州重大灾难声明
- 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有哪些亮点?
- 法国总统:法国食品价格夏末前将持续高企
- 热门推荐
-
- 新疆吉木乃口岸跨境旅游持续升温
- “五一”假期北京大兴机场预计运送旅客超66万人次
- 产业观察:AI产业上演“抢人大战” 人才培养如何大步跟上?
- 撬动京津冀文旅消费 一部剧如何带火一座城?
- 玻利维亚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 镇馆之宝亮相 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开展
- 尼泊尔总理: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
- 新疆吉木萨尔: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光伏产业全链条发展
- 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 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1%
- 汽车受损 住房跑水……暴雨过后谁为财产损失“买单”?
- 山西太原成立“蓝翼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
-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2023年底已发布国家标准44499项
- 上海两大机场迎来双向客流高峰 新航季出入境航班班次大幅加密
- 美国30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2% 创19个月来最低值
- 鲁迅也“青春” 《朝花夕拾》漫画版上市即加印
- 知识竞赛、净滩行动、校园科普 山西太原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 “国和一号”先进核电型号在沪亮相城博会
- “在最好的年龄,做最喜欢的事”
- 在最东县城,卖鱼有了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