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长:中国住房需求没有出现明显收缩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13日在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今年1至11月,中国一二手房合计交易量实现同比正增长,说明住房需求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收缩。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董建国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态势。1至11月,全国一手房交易量下降,二手房交易量上升,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这说明住房需求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收缩,而是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也要看到,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转型调整中,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他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正出现重大变化。
一是当前中国住房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从总量上看,2020年末,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8.6平方米,户均住房套数超过一套。对比全球发达经济体,到了这一阶段,房屋新开工销售等数据就会出现回落,进入一个新的平衡期。从结构上看,保障性住房不足、大城市房价过高、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
二是商品房交易结构中二手房占比提高,存量市场权重加大。
三是住房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
四是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需要在因城施策中更加精准施策。
五是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方式发生变化。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从增量拉动为主转向存量带动,房地产拉动投资的方式从支持城市扩张转为参与城市更新,存量住房能够带动中介租赁物业行业发展,房地产业作为服务业的特征更加明显。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新形势,董建国表示,应尊重规律、尊重实际,科学应变。一是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二是扎实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三是稳妥化解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人形机器人:考验中国“硬科技”
- 两部门:支持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
- 一代代淘书人 接续古旧书文脉
- 特斯拉赢了自己 败给了比亚迪
- 自然资源部:预计“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9次
- 离家40余年 呼和浩特警方助四川女子与亲人“云聚首”
- 江苏出台14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 请网红探店花费要上万 评价全靠“给钱”多少
- 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家访吗?
- 拜登赢得内华达州民主党党内初选,对选民表示感谢
- 儿童急性肝炎之谜①苏格兰率先拉响警报,多少国家发病率高于基线?
- 云南丽香铁路增加运力 应对客流持续增长
- 新疆迎来今年首个持口岸团体旅游签证的外国旅游团
- 央行:9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0585.8亿元
- 网约车呼吁完善行业法规
- 200余件/套刺绣精品汇聚一堂共展“锦绣中国”
- 聚焦“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 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19年前,三位老人写了一封信,把大运河申遗推上“高速路”
- 热门推荐
-
- 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
- 香米的香气从何而来?如何辨真假?
- 让网络多一些书香(人民论坛)
-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耳追光”驿站开业 可沉浸式探究渔港生活气息
- 捍卫多边主义,中国态度鲜明
- 张文才出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
- 以数字引领乡村 浙江将建1000家数字工厂、100家未来农场
- 报告:二季度南宁、长沙、成都等省会城市成为人才就业“新高地”
- 上海推出跨航司退票互认机制 减少消费者出行损失
- 海南奋力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本”
- 海口“三港”满负荷运转 增售小车过海船票应对返程高峰
- 宁夏姚磨村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 农民画家用黏土绘家乡:热爱藏在色彩中
- 浙江文成一房屋局部坍塌造成2人遇难
- 台风“摩羯”登陆菲律宾 已致至少11人死亡
- “准妈妈”罹患巨大胸腺瘤 上海专家个性化精准诊疗守护“母亲梦”
- 三联书店推出《柯鲁克自传》
- 一“增”一“减”促增收 整合资源要素保障农民种粮有钱赚
- 海南自贸港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 乌兹别克斯坦商贸人士:期待深化与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