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四大银行公布年度“成绩单” 不良贷款率齐降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王恩博)中国资产规模领先的“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2023年业绩全部揭晓:去年日赚逾33亿元(人民币,下同),不良贷款率齐降,信贷投放重点领域表现亮眼。
据年报披露,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净利润3651.16亿元,中国建设银行净利润3324.60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净利润2698亿元,中国银行净利润2463.71亿元,均同比正增长,四大行合赚约1.21万亿元。去年末工行总资产近45万亿元,保持全球领先。
复杂环境下,四大银行业绩稳健增长并不容易。一直以来,存贷款利息差是中国各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银行业通过下调新发放贷款利率、存量房贷按揭利率调整等方式持续让利实体经济,息差空间延续近年来收窄趋势。
当“吃息差”不再稳赚,银行业积极拓展理财、托管、基金代销等中间业务,通过做大非利息收入稳住营收。
如中国银行2023年非利息收入约1563亿元,同比增长23.98%,是年报利润表中变动最大的一项,该项收入在中行营收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建行去年非利息收入也录得8.86%的同比增幅,增至约1525亿元。
谈及今年盈利形势,农行董事长谷澍提到,将围绕重点领域推动中间业务价值贡献提升,如把握中国消费恢复机遇,加大第三方支付、信用卡等业务拓展力度。
作为中国稳增长的重要力量,稳健的经营业绩令四大行支持实体经济更有底气。其巨额信贷资金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领域获重点“呵护”。
在高基数基础上,农行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2023年继续增长:制造业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28%;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规模超2万亿元。
中行2023年共为6.8万家科技型企业授信1.47万亿元,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分别大增30.94%、74.35%、28.05%。
工行2023年投融资总量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等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工行副行长王景武透露,今年资金增量保持去年同等力度,仅前两月该行公司贷款就较年初增长近9000亿元,创下新高。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三大工程”亦迎来资金支持。建行副行长王兵表示,截至去年末,建行已对接“三大工程”项目200多个,储备项目150多个,储备项目融资需求170亿元。后续将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更多项目更快落地。
“放这么多贷款,资产质量不能出问题。”谷澍在农行业绩发布会上替市场说出了另一关切。
年报显示,四大行资产质量主要“体检指标”处于健康区间,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集体较上年末下降,降幅最大的中行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王景武提到,工行加大风险房企和项目处置出清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可控。2023年末,其境内房地产业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77个百分点。
农行副行长张旭光称,农行对不良贷款早反应、快处置,房地产行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新发生不良贷款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城投企业资产质量稳定,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化债政策稳步推进,偿债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拟于4月初举行业绩发布会的建行、中行亦在年报中用“稳定”“稳健”等表述形容其资产质量,并强调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符合预期。(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难排除美国监听 属实将敦促美方道歉
- “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22年度榜单发布
- 年节将至,速冻肉丸如何吃得放心?
- 中缅边境瑞丽口岸2024年上半年客流量超227万人次
- 中越互联互通从通到畅:朝尝邕城老友粉 午品河内咖啡香
- 第六届川剧节在成都鸣锣启幕 经典《芙蓉花仙》再现舞台
- 现场直击假期首日:本地游订单大涨,微度假商机来了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 书香氤氲
- “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联盟智库”正式成立
- 国家二级运动员变身森林消防员: “蓝朋友”伊斯图请入列
- 津兴城际铁路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推进
- 《桐城派经典古文选读(青少年版)》首发 为学生展现桐城派古文之美
- 景区预约制取消 服务还得跟得上
- 88岁王蒙推出最新中篇 “霞满天”中回望不老的青春
- 北京密云加快打造特色农业 努力实现“保水”与“富民”相统一、相促进
- 用维权案例划清员工“朋友圈”的私权边界
- 天通苑北枢纽月底可服务“回天”居民
- 海南自贸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首单落地
- (进博故事)首个“五年之约”背后的信心
- 甘肃永昌万只奶绵羊的“星级生活”
- 热门推荐
-
- 江西南昌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监测记录陆生野生动物489种
- 《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纪录片在北京首映 很多珍贵史料首次公开
- (新春走基层)“90后”小伙儿闫佩伦:梦想加持,从“草原小子”到“臻爱大使”
- 密集试水冰淇淋、咖啡,茅台和五粮液们在担忧什么?
- 浙江杭州:托起残疾人的“共富梦”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葛海蛟:打造强大、韧性、安全的中国特色国际化金融机构
- 理财资金“存款化”趋势增强
- 农业农村部提示“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风险
-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
- “流量价值”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新疆那巴公路抢抓夏季施工“黄金期” 多措并举保障沿线生态环境
- “炸弹气旋”袭击美国西北部致2人死亡 并造成大面积停电
- 北京:受灾情影响较大职工可全额提取公积金
- “探文物、观古今” 珍贵文物再现丝绸之路的繁华印记
- 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 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如何展开?
- 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满周岁 将推动“新中文”建设
- 移民设施火灾致40人死亡 墨西哥对移民官员提起刑事诉讼
- 探索“三聚三同”共建模式 合力打造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
- “理财夜市”悄然开张:现金管理类和短债类产品居多
- 京津深化创新合作 “滨海中关村成果转化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