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华茶联理事长李以德:盼两岸茶业深度合作 共拓市场
中新社台北2月13日电 题:台湾中华茶联理事长李以德:盼两岸茶业深度合作 共拓市场
中新社记者 路梅
“2023年,从4月到年底我去了5趟大陆,参加各种茶的展览与交流。”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简称“中华茶联”)理事长李以德说,新冠疫情缓和后,几乎停摆3年的两岸茶业交流迅速回温,“台湾茶业要避免萎缩,应与大陆深度合作,共拓市场”。
台湾中华茶联成立于1984年,现有单位及个人会员800多名,包括茶企、茶农、茶文化业者、茶文化爱好者等,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设有分会,并在厦门设有代表处。该会致力于推广东方“茶文化生活美学”,并积极推动两岸茶业、茶艺交流合作。
“两岸的茶本就同根同源。”李以德近日在台中市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虽然有野生茶树生长,但包括茶树栽培、茶叶制造与品茗等的茶文化发展,是从200多年前福建先民将茶树种带到台湾北部种植开始的。当年大陆茶商来到台湾设置茶厂,制作包种茶,带来了茶业的兴盛。
近年来,李以德愈发感到台湾本地茶业发展遭遇瓶颈。他指出,台湾农业经营以小农家庭农场为主,茶农的茶青产量小,产销成本高。在他看来,到大陆开辟茶叶种植园,将粗加工的茶叶(称“毛茶”)运回台湾进行精加工的两岸茶业合作,是解决岛内种植面积、劳动力不足的最佳方案。
然而,台湾方面长期以来只开放进口大陆的普洱茶,其余大陆所产茶叶皆不允许进口。李以德指出,其他产地的茶叶都可以卖到台湾,唯独大陆茶叶被拒之门外,最终受损的反而是台湾茶商。“这导致台湾茶叶生产成本过高,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年轻一代更觉发展空间不足,不愿意接班,台湾茶业将陷入萎缩。”
以往李以德到大陆都以交流茶艺为主,新的一年,他有了新的想法。近期,已在大陆开设茶厂的台湾制茶师回乡过年,向李以德介绍了福建茶区的情况。他计划在4月率中华茶联参访团赴福建泰宁进行茶文化与茶业交流,并考察茶园、考虑设厂,同时继续推动两岸共同制定茶行业的相关标准。
“我们许多茶商都觉得,守在台湾似乎已经没有出路,都想到大陆去亲眼看看,寻找继续发展的机会。”观望一段时间后,李以德觉得是时候走出以往的舒适圈了。他说:“如果大陆的茶叶原料无法运来台湾,我们只能带着制茶技术到大陆的原料产地去,这样我们才能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
- 四川自贡“7·17”火灾致16人遇难 起火原因系施工作业引起
- 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3·15”印刷复制质检活动
- 湖北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19万件救灾物资
- 炎炎夏日中外游客赴吉林感受“冰火两重天”
- 万千气象看广东·百千万工程在行动|梅州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全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
- 快速增长!中老铁路“带货”突破800万吨
- “流动科学课”助力乡村科普“起飞”
- 合规监管 为企业“架桥”“引路”
-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挑战“不可能”!南方油城消防员有多“硬核”?
- 三轮袭击过后,以色列对伊朗行动结束 伊朗誓言报复
- 开渔节在即 广东阳江保障首批港澳流动渔船入境
- 前10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 白宫:美国或建立一支海军特遣队 为红海商船护航
- 财政部: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 外媒:英国四天工作制试点结果令多数企业满意
- 第十九届中博会意向成交金额近千亿元
- 纪录片《再会长江》鉴赏交流会在东京举办
- 央行:2024年前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 网络流传的多个电话录音竟是假的?真假录音遭遇甄别难
- 热门推荐
-
- 400余件文物亮相辽博展现“和合中国”之美
- 广东多举措做好台风“潭美”防御工作
-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将金融伦理教育纳入高校金融专业必修课
- 这地民间投资增速超60%,首席经济学家直呼很意外!
- “最美证件照”透见浙江“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
- 发改委:中国已与非洲52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 哈马斯:分阶段释放被扣押人员及停火协议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 前五月中国完成水运建设投资734亿元 同比增逾30%
- 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爆炸袭击致4死15伤
- 美年健康重磅推出AI机器人“健康小美” 开启数智健康管家时代
- “释大觉刻绘刘蓉萍制紫砂壶作品展”启幕
- 专家: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多样 个体化治疗非千篇一律
- 马斯克母亲“打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令人着迷!
- 广西打造康养胜地 面向东盟抢抓银发经济
- 我国自主研发的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有哪些优势?一睹为快
- 中国首个全模块化建设超高压变电站落地浙江金华
- 审理特朗普案件之前,纽约曼哈顿法院接到炸弹威胁
- 山火蔓延 美国加州马利布市发布撤离警报
- 吉林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 陕西省防总启动省级Ⅳ级防汛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