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媒:除了加拿大,人人都明白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的战略是必要的
加拿大《金融邮报》5月21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加拿大需要与中国多接触而非少接触 加拿大需要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目前在加中关系对抗之际,与中国进行更多接触的看法似乎不合时宜。其实不然。这是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的唯一现实有效的手段。
贸易方面尤其如此。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的2/3依赖贸易——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5倍,比澳大利亚高出50%。尽管加拿大出口的2/3流向美国,但在农业等部门这一数字已降至近50%。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的重要性不亚于美国市场。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意味着加拿大会受到直接双边贸易以外的中国的影响。按照不同标准,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加拿大许多出口产品的最大消费者和(半成品)生产者。因此,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分量影响着加拿大出口。正如我们在加西部所见的,即使你离开中国,仍会在其他地方遇到中国。
一个对加拿大经济利益如此影响重大的国家,若对其一无所知,那无疑是自戕。依靠我们最大经济竞争对手——美国人的信息来指导我们追求经济利益,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么,应如何与中国接触呢?
首先,这意味着阅读中国所公开的东西。例如,中国政府每五年发布一次如何治理经济的规划。但被问及这个蓝图的内容时,加拿大人往往只能答出:“这是个计划,五年的,与中国有关。”
其次,接触意味着与中国签订更多贸易协定。疫情期间以及关系紧张的当下,加中双边贸易有增无减。若加拿大消费者和企业要增加对华贸易,多一些规则管理要好于少一些。加拿大可以避免势单力薄,选择多边协定,比如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已与中国签订多项贸易协定,同时兼顾了华盛顿的安全关切。加拿大没理由不能做同样的事。即使是告诉加拿大不要与中国打交道的美国,也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并从加拿大农民手里抢走市场份额。除了加拿大,人人似乎都明白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的战略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必要的。
要保护加拿大利益,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协定。这是从对美贸易中得到的教训,加拿大在美国遭受的痛苦要比对华贸易更多。为保护加拿大利益,各省官员通过访问、参加联合工作组、技术交流等方式直接与美国同行接触。这就是我们需要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作为一个依赖贸易的国家,我们的生存有赖于此。(环球时报 作者卡洛·戴德是加西基金会贸易和投资中心主任,乔恒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法国南部地区再度发生山火 过火面积近千公顷
- 中国两部门发文支持央企发行绿色债券
- 2023年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902项
- 落实“一线一案”“一村一案” 各地电力部门多举措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 共享机遇,同绘蓝图
- 美国佐治亚州上百青少年参加派对突发枪声 致2死6伤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平台企业应是第一责任人
- 湖南株洲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
-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加快数字化转型
- 中国重拳打击外来物种入侵
- “发现最美铁路”走进东北地区:在白山黑水间感悟发展之美
- 专家呼吁:糖尿病患者要重视保护心、肾
- 拜登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对以总理发逮捕令:骇人听闻
- 长三角铁路2024年发送旅客8.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程十发《阿Q画传》连环画手稿对外展出
- 在这个宝藏岛国,人们的成长记忆离不开“中国菜”
- 上海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 聚焦“市场化”需求、突出“国际化”标准
- 开挂靠车辆的司机是公司员工吗?
- 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启幕
- 78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投降!
- 热门推荐
-
- 浙江义乌新乡贤注资1.3亿元支持农创客“深耕”家乡
-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何以宋韵文化味“越来越浓”?
- “公积金可救急”应纳入顶层设计
- 陈凤英:2024年世界经济有望“软着陆”
- 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6月1日起免费开放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见成效
- 北大女生包丽案:男友以虐待罪一审被判三年二个月
- 上半年逾5000艘次国际航船从上海洋山港口岸入出境(港)
- 中钢协:支持商务部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施进行反歧视调查
- 浙江两会观察:耐心资本 何以发展壮大?
- ChatGPT能改变世界 但不能改变“人是目的”
- 沈阳市首个公园式结婚登记点揭牌
- 元旦假期北京重点监测商企入账同比增逾三成
- 中国交通运输部:端午假期预计发送旅客超1.4亿人次
- 中国多个小众城市有望成春节出游“黑马”
- 青海省1月至7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44亿元
- (新春走基层)从捕鱼到护海 乌梁素海“渔二代”转型记
- 盛唐时期如何藏宝?金银细工成就绝活“套装”
- 上期所:4月3日(星期三)晚上不进行夜盘交易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陈晔光:建议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