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长三角丨如何推进科技产业创新?三省一市交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答卷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数字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下跑出的加速度。《扬帆长三角》特别报道,今天我们一起来聚焦长三角科创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那么长三角一体化5年来,三省一市是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呢?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长三角地区的科技硬实力。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前不久,中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与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其运算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快了一亿亿倍。
这是长三角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结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除了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外,长三角地区还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19个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两院院士350余位。
此外,长三角地区云集了众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上海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及其二期、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安徽合肥科学岛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等。此外,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度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正在加快建设,安徽“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和“合肥先进光源”也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打造科创企业集群
依托丰厚的科技资源,科研创新机构、高校、产业之间的合作在长三角地区不断拓展。接下来,我们再走近长三角科创一体化另一个生动实践——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地市,形成了一个“一廊九城”的总体空间布局。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积极打造以高成长性科创企业为代表的创新集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上,做出有益的探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项新产品,从设想到行业实际应用的过程,来感受在这条科创走廊上,科技与产业跨区域协同创新跑出的加速度。
协同创新 声纹识别为电网运检听诊把脉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一批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成为明星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前来咨询、洽谈。声纹可视化产品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电网安徽电科院、中国电科院与科大讯飞历经四年研发、迭代的系列声纹识别装置,实现了电力设备状态管控的智能化。
国家电网安徽电科院电力运检工程师 张晨晨:把声音这种人耳听到的参量转化成我们眼睛可以看到的图像,方便我们巡检人员快速高效地判断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能把整站的巡视时间缩短在二十分钟以内。
在以前,根据设备运行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电网是否存在故障,是传统电力运检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不过,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设备的不断增多,这种依赖传统“人工听诊”的方式,难免存在误判、漏判,同时也满足不了设备智能化管控的需求。如何让听诊智能化成了电力行业的一大痛点。
科大讯飞工业智能总监 姚翔宇:安徽电科院找到我们,希望把他们这种人工巡检用耳朵去听的方式,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进行一个相应的改进,用这种能够听得见、能够听得懂的设备声纹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但是要给工业设备量身打造一支“听诊器”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沿着G60科创走廊,距离合肥400余公里外,是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聚集了大量数字化上下游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相较于合肥更多的政策支持、更丰富开放的应用场景,也吸引科大讯飞与杭州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设立工业智能研究院。而这个团队在浙江就曾做过声纹可视化的项目,安徽电网的需求也因此确定交由杭州负责。
得益于皖浙两地科技和产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团队很快完成了专门针对电力设备的语音算法和硬件开发。2021年11月,安徽电科院、科大讯飞、中国电科院三家的声纹数据中心相继成立,同时成功接收千里之外的变电站上传的第一批声纹在线监测数据,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协同会诊。电力设备声纹识别技术也正式进入云端集中分析、边缘侧数据处理、端侧智能感知的“云边端”协同发力新阶段,声纹可视化产品走进电力行业生产一线。
科大讯飞工业智能研究院博士 李心:长三角三省一市是我们国家经济发达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最好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育和孵化的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可以使各个产业的一些短板进行补链,使产业链更加完整,使我们有一定优势的这个产业进行加固加强。那么也使像人工智能这样的优势的产业,它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助力工业智能产学研用一体化跨越式发展,也是助力我们国家的这个新型工业化建设。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助推高质量发展
电力声纹可视化产品的落地应用,仅仅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一个缩影。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发生。
如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九城市间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建成16个产业园区、产业联盟、13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实现了以全国1/24的人口和1/120的区域面积,贡献全国1/15的GDP、1/8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55%,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区。
科创共同体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就是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创共同体对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说有多重要?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个芯片企业的故事,来看一看。
难度大 芯片设计公司进军车规级芯片
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需要巨额投入,而且面临严格的资质认证。中国汽车制造商一年的芯片需求量就达到200亿颗以上。而车规级芯片设计这一核心技术,却掌握在欧美及日本的几家头部企业手中。2020年年末,全球车用芯片陷入短缺。就在此时,无锡一家以芯片设计见长的公司——力芯微,决定向车规芯片进军。
无锡力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所所长 汪东:这样的一个硅片直径大约是20厘米的一个八寸片,上面像这样的管芯大约有十几万颗。这个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距离,它大约比一张纸还要薄。在这样的一个硅片上,需要将这十几万颗管芯一颗一颗地把它切出来,同时在切出来的这个过程当中芯片没有任何损伤。
后盾强 链主企业异地建成生产线
力芯微的果敢和自信来源于企业二十多年在芯片行业的积累,更来源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随着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深入开展,2019年,我国自主可控集成电路链主企业华虹集团首次走出上海,在无锡建成集成电路生产线,这也为在产业链上的力芯微挺进车规芯片新领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无锡力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袁敏民:对我们的帮助其实挺大的,特别是在我们产能特别紧张的时候,对我们本地企业还是适当的照顾,所以我们能拿到这个资源。
新合力 联合攻关推动项目进展
不仅如此,长三角三省一市与科技部等部委合作,推动长三角联合攻关制度突破、路径创新,实体化运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力芯微便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这也坚定了力芯微将车规芯片研发进行到底的决心,他们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伙伴历时半年多,终于找到了避免芯片切割导致产生失效点的方案。而从涉足车规电子芯片产品研发到进入车企供应商名录,实现小批量出货,力芯微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上海市科委创新处处长 刘晋元:科创共同体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体化的新合力,围绕成果转化,带动区域发展,增加新动能,强化资源共享,激发新活力,聚焦几大重大平台,形成新的增长极。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5年来,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以及中央各相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有效衔接、科技资源高效共享、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不断培育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补齐过去各自为战、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难的短板,就是要抓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新章、立新制、谋新篇。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白玛央金 李文杰 雷飚 黄一宸)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农业农村部:保障年末岁尾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
-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暂停两年 期待这栋别墅再续热闹
- 核心通胀率达历史新高 欧洲央行行长:恐须加息再加息
- 广西北部湾港6个泊位对外启用 外贸泊位增至78个
- 11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3% 官方称回升态势未变
- 岐黄学者王金贵谈“大暑节气与养生”
- 天津市重点防洪工程数字孪生平台上线运行
- 突发: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让阿塔尔留任总理
- 中肯合作助力肯尼亚加快发展步伐(新时代中非合作)
- 绿色能源为新产业拓展空间
- 中国“大厂”热议大模型发展
- 闲置农房租出去美景“引进来” 湖南怀化乡村院落创新蝶变
- 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 高温天用电用气用车都要“更用心”
-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知多少
- 科创板开市四周年:坚守“硬科技”定位 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 泰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26个月来最高水平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
- 美国一小型飞机硬着陆 紧急降落翻倒在地致2伤
- 教育影像展上海讲述近代女性如何从闺阁走向职场
- 热门推荐
-
- 山东一季度生产总值达21652亿元 同比增长6.0%
- 重庆体育博物馆征集到珍贵藏品 见证中国滑翔运动发展历史
- 调查: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5本
- 吉林今年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1300个
- 虚拟现实中能闻到花香吗?一款小型可穿戴接口可打造沉浸式体验
- 药师提醒:儿童退热用药避开六大坑
- 伊朗多地纪念苏莱曼尼遭美国暗杀五周年 总统发表讲话
- 当永陵“二十四伎乐”遇上晋祠元代乐伎 40余件展品再现宫廷乐舞盛景
- 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情况研讨会在悉尼举行
- 开车不看手机到底有多难
- 全球报告上万病例、不同变异体传播 猴痘疫情再次拉响警报
- 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签约37个项目 投资贸易额394.6亿元
-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票进口文化艺术品在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通关
- 推动制造业向“绿”而行
- 空港保税维修新业态激发海南自贸港发展新动能
- 对以外交措施持续不断!以色列政府陷入多重困局?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最大助力35公斤 外骨骼机器人或在养老、医疗领域“大展身手”
- 水利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有大暴雨,部分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越来越近,何时降?怎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