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回应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现象
中新网8月29日电 8月29日,国新办就《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会上介绍,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万劲松指出,总的来看,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已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需要。但是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比如节假日,有些车流量特别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会出现排队充电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近些年来,国家能源局主要从“三个完善、两个推动”这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从规划布局、建设运营、配套电网、价格奖补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并且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
二是完善充电网络。国家能源局有个最新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总量达到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了充电能力,形成了“十纵十横两环”的城际充电网络。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了所有乡镇。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国家能源局累计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标准106项,覆盖了21个专业领域,产业链安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大功率直流充电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线充电、充电漫游等领域也有突破,已经形成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的中国充电标准体系。
第一个推动是推动充电技术快速升级。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传导充电、电池更换、无线充电等多条技术发展路线,直流充电功率模块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近五年来,成本降幅达到了90%。国家能源局率先在国际上推出充电弓、群充群控等充电方式,大功率充电技术快速普及,车网互动实现了示范应用。
第二个推动是推动形成产业生态。目前充电站运营企业中民营企业设备规模占比超过了70%。逐步建立起以用户为核心的充电服务体系,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充电云服务与汽车、金融、出行等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充电”的产业生态。
万劲松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家能源局相信,随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广大车主的充电体验也会更加舒适。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值班站长的32个闹钟点
- 一组组数据看活力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干劲十足
- 机器智能的里程碑 AI操控无人机能力超越人类冠军
- 知名电影人对话高校学者: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丝路故事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给工业机器人“体检”“看病”
- 中国向世界释放三重利好
- 辽宁前三季度旅游综合收入5258亿元 同比增长39.5%
- 工资“秒到”钱包 重庆探索数字人民币发放农民工工资
- 海南自贸港迎来首单韩国进境飞机维修业务
- 暑期打工别踩上“付费兼职”的坑
- 央视《宗师列传》讲述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与事功
- 3名初中生遇难!起底佳木斯坍塌体育馆
- 浙江安吉打造“1+50”文体旅深度融合露营基地群
- 南越文王墓发现40周年特展开幕
- 北京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发布 强化“四个严禁”
- 大熊猫“云川”和“鑫宝”在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适应良好
- 激发本土产业比较优势(现场评论)
- 寻觅“悟空”足迹成杭州国庆假期旅游新热潮
- 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开班 打造国际考古实践平台
- 成品油价将上涨!加满一箱预计多花约7.5元
- 热门推荐
-
- 同济大学本科新生报到 奥运冠军陈芋汐和“眼镜飞人”徐卓一齐现身
- 哈里斯公布经济政策愿景:建设“机会经济”
- “双十一”宁夏在线旅游销售额增长逾四成
- 给“后浪”做饭的AI创业者:思考如何让它穿越周期
- 再携手英国泰特美术馆 第二届“美普绘”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启动
- 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虚拟世界“狂想曲” AI未来多久才来?
- 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 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专家学者齐聚山西阳城“把脉支招”小米产业发展路径
- 原创手绘 | 给所有孩子的“自救必修课”
- 弘扬锣鼓文化 山西太原800余人同台竞技擂战鼓
- 新国展二期预计明年启用 数字化场馆更“智慧”
- 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
- 外媒:拉法主要医院多次遭以军袭击 病人和医务人员纷纷逃离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 2024“郎赛”在沪颁奖 光影艺术遇见美好
- 外媒:缅甸边境政府机构遭炸弹袭击 造成多人伤亡
- 武汉游轮母港启航在即 沿江再添城市地标
- 国际识局:乌军进攻库尔斯克,是一个“重大失误”?
- 中国最大单体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投产
- 海关总署推出12条重点措施 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