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年轻人为什么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华卓玛)“起初每周末都做副业的驱动力是挣钱,没想到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在一家科技传媒公司担任视频编导的“90后”林珺向中新社说。如今,像林珺一样下班后开启“第二职业”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或在副业中找到了职业方向,或在做副业中提升了主业工作效率。
刚毕业时,带着成为一名优秀教研员的期待,林珺加入了教培行业。然而她发现,理想中的工作与实际相差巨大,自己更像一个按部就班照读课程内容的销售人员,加之薪资低,她开始尝试做副业。一开始,她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毕竟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是尝试从事视频剪辑、演员、主持人、模特、PPT设计师等副业,基本上月入2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在做副业的过程中,林珺发现了自己对科普领域和视频剪辑的兴趣。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半视频剪辑副业后,她加入了一家科技传媒公司,开始从事科普视频编导工作。
与林珺一样,带着增加收入目的开启副业的还有“90后”游戏角色原画师梁超群。接单做游戏角色“立绘”和游戏图标副业后,熟能生巧,他的主业效率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做一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梁超群接单相对较少,一般三四个月接一单,每单收入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
也有“90后”在职业焦虑中通过副业准备着自己的“第二赛道”。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从事渠道商务工作的一波说,因为总要面对互联网大厂“35岁职业危机”,自己现在在借助主业的平台和资源,做品牌资源推广的副业,计划积攒到足够多客户后开始创业。
社交媒体上,“90后”“00后”职场人分享副业的经验贴非常多,代购、视频剪辑、自媒体账号运营、配音、网文写手等都成了“第二职业”。随着近两年剧本杀、宠物经济的兴起,还出现了剧本杀写手、宠物上门喂养师等副业。从收入来看,目前不少人副业的月收入在4000元至5000元。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庄家炽向中新社表示,“副业热”一方面说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职业出现,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做副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年轻人存在职业危机感,而副业可以缓解职业变动带来的冲击。
在拥有12年职业辅导工作经验的佟志刚看来,当前职场环境下,岗位的安全系数在下降,但很多人缺乏对职业的风控意识,所以会出现很长的职业空档期。如今年轻人开始做副业,能为自己的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果全职岗位遇到发展瓶颈,可以随时将副业转成全职岗位。
同时,佟志刚表示,副业也可以让自己从单一的全职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避免过度处在单一思维环境下的脑力下降、思维效率降低。
在庄家炽看来,年轻人开启副业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说明年轻人并没有“躺平”。但他也提醒,在主业和副业之间不要本末倒置,最好在将主业做好、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择副业,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完)(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林珺”“一波”均为化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说】联合国报告揭示美英孕产妇死亡率种族差异 美媒:种族决定女性能否顺利分娩
- 清远市今年举办多场招商大会 计划总投资近400亿元
- 贝宁一燃料仓库发生爆炸 已致至少35人身亡
- 冰雪装备“搭乘”中欧班列远赴欧洲
- 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40.7 达到去年12月以来的高值
- 【中国那些事儿】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引世界瞩目: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 韩国调查机关计划再次要求尹锡悦出席调查
- 学者: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洲将面临“副作用”
- 重庆动物园:向大熊猫兰香砸可乐男子已被行政处罚
- 西南四省划界,边疆治理中的国家智慧
- 青海:“唱响西宁”城市主题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举办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粒米的万年行旅
-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加强学科合作,普及创新技术,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
- 让“诗意”为旅途加分 成渝铁路上开放首个“列车书屋”
- 报告: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关口
- 十年来中国公路总里程增长112万公里
- 龙舟比赛侧记:现场上演“捡垃圾”之风,观众素质彰显
- 26家媒体记者厦门沉浸式体验“悦游湖里·暖冬浪漫季”
- 海南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 江西部署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聚焦医药等领域
- 热门推荐
-
- 柴达木枸杞进入采摘季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拜登发表2024年国情咨文演讲,这个人却“躲”了起来
- “科学与中国”之“嘉庚讲堂”青海行:为西部孩子种下科学种子
- 她揭穿了北约的三个大谎言!
- 父与女两代文学翻译大家的对话与传承
- 第三届“东方文明·高峰对话”在成都举办
- 国际锐评|服贸会传递的“信心”给唱衰中国经济的人上了一课
-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一首向古而作的现代诗
- 宁夏筑牢数字底座 算力质效指数位居西北第一
- “只要信心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2024新年经济论坛侧记
- 专访侯明昊、周也:演员需要内心强大,有压力才有动力
- 加快新型综合能源大省转型 山西矿业取得重要突破
- 为应对时代挑战汇聚共识和力量(寰宇平)
- 鲁藏出版社联手发布新书 记录“雪线上的奔布拉”
- 报告称前两月中国50城二手房成交量呈恢复态势
- 全城果香四溢 “中国李乡”广东信宜“享李季”开启
-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 老年性耳聋不可逆 “耳背”要尽早干预
- 中国驻欧盟使团: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完全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