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人才总量超47万 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3.5岁
中新网杭州11月20日电(郭其钰)位于浙江钱塘江南岸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可以用“小而精”来形容。这个区划面积只有72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常住人口53万,其中人才总量超47万,高层次人才突破2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5岁。
11月20日,杭州高新区(滨江)2023“天堂硅谷”精英沙龙暨人才活动周开幕,持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杭州高新区(滨江)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多年来,高新区(滨江)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走出一条“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为何青年人才钟爱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郭寅看来:“与杭州高新区(滨江)打交道,我知道了什么叫‘求贤若渴’。”
2017年,易思维正进行A轮融资。杭州高新区(滨江)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带队北上登门拜访,诚邀易思维到杭州创业。经过实地考察,郭寅很快决定把公司总部搬到这里。
“当时公司有近百人,20多名研发骨干已成家,总部搬迁面临着家庭要换房、家属要换工作、孩子要换学校、办公楼和厂房要重新建……结果杭州高新区(滨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郭寅认为,这里不仅是创业创新的热土,也是“此心安处”。
把最优资源向人才倾斜。据统计,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年投入10亿超元支持人才工作,十四年坚定不移实施海外人才创业扶持“5050计划”,持续完善以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和项目孵化培育全链条服务。
如当日活动中发布的数字经济产业新政15条,包含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支撑、推动自主可控、支持平台建设等多维度“真金白银”的支持。其中鼓励企业围绕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对获批国家、省级重大项目的,按要求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最高补助2000万元;对自主研发投入并实际销售的企业,最高补助5000万元。
如何坚持以一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总结,聚焦创新引领,助力广大人才攻关最前沿、勇闯无人区;聚焦产业引领,推动孵化体系建设和企业梯队培育;聚焦改革引领,全方位提升成果转化、商业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配套;聚焦开放引领,全力推动城市能级开放提升。
当日活动中,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杭州)揭牌落户杭州高新区(滨江)。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陈子辰介绍,该基地将通过完善的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创业帮扶等手段,吸引更多优秀研究生创新创业,为杭州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焊花中淬炼成才 这位青年工匠不简单
- 冷冷冷!寒潮进入主要降温时段 全国冻手冻脚地图看哪里将体验彻骨寒
- 郑永年:民营企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吃金桔可以治疗咳嗽吗?
- 日媒: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工作人员死亡
- “优惠+便利”为暑运市场“加温” “流动的中国”尽显蓬勃活力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共享RCEP新机遇 第11届云台会现场签约超161亿元
- 日核污染水排海:如一意孤行,定覆水难收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全面进入铺轨阶段
- 重申禁火令!重庆长寿区一村民丢弃烟头引发森火被刑拘
- 加拿大政府宣布大幅削减国际留学生招生名额
- 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 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 预售冬装延迟发货,律师:消费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 三亚今年首批“树上熟”榴莲将于6月中下旬成熟
- 日本富士山附近连发两起地震 多地有震感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 传统滋补是养生标配 健康消费渐成青年刚需
- 那曲教育“行”——主流媒体走进那曲教育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热门推荐
-
- 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马来西亚开幕
- 国际茶日:中国企业发起“生态茶山众筹计划”
- 宁夏发布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杭州再评数字工匠 激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活力
- 中新真探:出汗就是在燃烧脂肪吗?
- 泰国烟花厂爆炸事故已致23人死亡
- 救命药硝酸甘油 用不对真要命
- 服贸会助力体育产业“破圈”
- 小朋友“被迫营业” 儿童节不该成“任务节”
- 上海举办首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首席运营官培训班 拟培养一批运营实务人才
- 国家统计局: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
- 中国将打造一批消费品进口平台
- “瑞典一定会震惊”土耳其暗示或同意芬兰先加入北约
- 广西出现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 (新春走基层)江西瑞昌:小鸭蛋孵出亿元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中亚-欧盟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 写下浪尖就是写下整个大海 《傻瓜吉姆佩尔》缘何影响中国几代作家
- 1—4月 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 中央气象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 安徽高速公路恢复正常通行 累计铲雪除冰逾1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