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欧洲论坛”举行 探讨中欧合作新机遇
中新社布鲁塞尔11月14日电 (记者 德永健)2023第九届“欧洲论坛”14日在布鲁塞尔举行,适逢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论坛以“互信共赢”为主题,探讨中欧合作新机遇。
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盟中国贸易协会、欧盟中国商会联合主办,在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同步举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和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应邀与会并发表演讲,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庹尧诲发表视频演讲。
傅聪表示,20年前,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对欧盟政策文件,明确中国对欧政策目标是互尊互信、互利互惠、互鉴互荣。多年来,这些原则一直指导中国对欧盟政策,推动双边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此同时,当前中欧关系面临挑战,欧盟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对华采取的强硬态度和单边行动对中欧贸易和投资合作造成干扰。
傅聪强调,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仅关乎中欧双方,也具有世界意义。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欧双方应携起手来,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傅聪呼吁,中欧双方要加强沟通对话,致力于增进互信,“互信是一条双行道,要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要加强协调行动,妥善处理分歧;要维护全球开放的合作环境,共同反对“脱钩”;要坚持创新驱动,拓展合作领域,可推动各自国际公共产品和务实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更多惠及世界。
拉米在演讲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严峻问题,未来20年欧中合作蕴含巨大机遇,不论是碳排放权交易还是海洋保护,都有很大合作空间。他举例,联合国会员国此前通过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协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欧中可携手推动这一议程。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深化中欧经济合作、气候变化与中欧绿色能源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建言中欧双方以实际行动为指引,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时代变局中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非遗酿蜜拓市场:蜂农走上甜味致富路
- 安徽首例:医生用超低温“冻死”肿瘤细胞
- 透过数据看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向好 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勃勃生机”
- 【国际漫评】 “谣”言惑众
- 甘青两省开展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睢宁:小小桑树串起绿色增收产业链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大风
- 商人尚白衣、爱喝酒、坐马车? 这个研学营为商王朝“画像”
- 专访导演董越:从《暴雪将至》到《戴假发的人》
- 文化中国行丨守住千年文脉 他们用更年轻的方式“激活”姑苏城
- (经济观察)中国酝酿新监管措施 推动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 中国单体规模最大塔式光热项目吸热塔、主厂房封顶
- 专家建言献策绿色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力度和体制机制探索
- “越南岘港—广西北部湾港—广西崇左”海公联运集装箱首发
- 中证金融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转常规
- 湖北发布首批100个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举办新春招待会
- 湖北推进智慧粮库建设 科技赋能“智慧储粮”
- 长三角书画名家邀请展(上海·江苏篇) 举办
- 天津:“遇见宝坻·印象潮白”第二届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启动
- 热门推荐
-
- 新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何以行稳致远?——专访新疆乡村振兴局局长马缨
- 定日县震区启动老年人冬季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 哈萨克斯坦人口突破2000万
- 加拿大出台移民新政 优先吸纳具特定职业经验的新移民
- 中消协:“双十一”直播带货乱象、手机广告“扰民”等问题突出
- 清明假期北京接待游客903万人次 旅游收入逾百亿元
- 云南丽江永胜县3次地震暂未造成人员伤亡
- 河北衡水168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签约服务
- 陕西省防总启动省级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 多位经济学家把脉明年 政策发力仍有空间
- 海南推出“中国旅游日”系列主题活动 增强游客游玩体验
- 以通报制度震慑学术不端
- 防汛救灾·温暖瞬间 | 忠诚卫士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武警官兵
- 珠海斗门供澳活猪过驳站3年“过猪”超19万头
- 全国劳模工地“讲课”:多学多问,认真做好点滴小事
- 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玉米淀粉和生猪期权将于8月23日上市
- 宁夏安排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摸排分析工作
- 广东廉江荔枝进入采摘季 “妃子笑”畅销海内外
- 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庆祝建馆15周年
- 山西晋中:消防员路遇车祸 就地取材救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