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欧洲论坛”举行 探讨中欧合作新机遇
中新社布鲁塞尔11月14日电 (记者 德永健)2023第九届“欧洲论坛”14日在布鲁塞尔举行,适逢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论坛以“互信共赢”为主题,探讨中欧合作新机遇。
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盟中国贸易协会、欧盟中国商会联合主办,在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同步举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和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应邀与会并发表演讲,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庹尧诲发表视频演讲。
傅聪表示,20年前,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对欧盟政策文件,明确中国对欧政策目标是互尊互信、互利互惠、互鉴互荣。多年来,这些原则一直指导中国对欧盟政策,推动双边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此同时,当前中欧关系面临挑战,欧盟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对华采取的强硬态度和单边行动对中欧贸易和投资合作造成干扰。
傅聪强调,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仅关乎中欧双方,也具有世界意义。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欧双方应携起手来,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傅聪呼吁,中欧双方要加强沟通对话,致力于增进互信,“互信是一条双行道,要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要加强协调行动,妥善处理分歧;要维护全球开放的合作环境,共同反对“脱钩”;要坚持创新驱动,拓展合作领域,可推动各自国际公共产品和务实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更多惠及世界。
拉米在演讲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严峻问题,未来20年欧中合作蕴含巨大机遇,不论是碳排放权交易还是海洋保护,都有很大合作空间。他举例,联合国会员国此前通过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协定,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欧中可携手推动这一议程。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深化中欧经济合作、气候变化与中欧绿色能源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建言中欧双方以实际行动为指引,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时代变局中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冰冻黄色预警
- 曾拥有“近万家门店”的服饰巨头,如今总部都被拍卖了
-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龙门石窟怎样再现千年前模样?
- 本科生“回炉”读职校增多呼唤普职融通
- 快节奏的时代 看网友“每天都用一句话描述今天”
- 中国黄山风景区游客数量创三个历史新高
- 缴毒10公斤 呼和浩特警方摧毁特大跨省贩毒团伙
- “美债火山”持续喷发,将如何影响中国资产
- 菲律宾总统: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确保供水充足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乡村小学见闻:学生当老师,老师当“顾问”
-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进入“重运营”阶段 自动充电机器人等亮相展会
- 首届912睡眠文化节启幕
- 三峡夷陵以“橘”为媒聚海内外客商助农增收
- 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吗
- 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厦门举行 十大法律服务产品正式发布
- 开卷“6·18” 家电企业和自己打架
- 今年前4月新疆新增并网新能源规模376万千瓦
- 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
- 俄媒:俄罗斯多地遭乌军袭击 致房屋受损多人死伤
- 美国学者:“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 热门推荐
-
- 海关总署:支持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能源资源的扩大进口
- 普惠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 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形成9个领域对照自查的问题清单
- “活”起来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多“火”?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2837人死亡
- 哈萨克斯坦对9个公路边境口岸进行现代化改造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 货值超3800亿美元
- 靳军辉:呼吁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
- 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热浪天气 亟待加快采取气候行动
- (乡村行·看振兴)“小红薯”托起“大产业” 江西安远“晒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 七夕的十个小知识:可以互祝节日快乐不?
- 也门首都发生踩踏事件已致数百人伤亡
- 多地出新政减少“公摊面积” 公共梯间等不再纳入
- 2023龙江数字贸易交流对接会举行 现场签约9.28亿元
- 未来产业如何向“新”出发? 学界专家共论发展机遇
- 江苏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 大山里留守儿童们的沈阳“浴妈妈”
-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首届京西山水嘉年华将启动
-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上新”
- 第八届岭南舞蹈大赛开幕 千余名舞者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