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献策绿色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力度和体制机制探索
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 肖翊(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6月17日电 题:专家建言绿色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力度和体制机制探索
中新财经记者 张文晖
“必须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只有找到了让生态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有效路径,才能让守护绿水青山的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近日公开表示,近年来,全国上下对实现绿色发展、推动“两山”转化的机制和路径,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的来看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两山”转化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陈述贤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大“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力度和体制机制探索,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领作用,打通“两山”转化的市场通道。
6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林场协会、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绿化基金会公益支持,云天化集团特别支持的“绿水青山论坛·滇池大会”在昆明举行。陈述贤出席开幕式时如上表述。
此外,就推动绿色发展,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陈述贤还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当前,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包括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宜居的环境和放心的食品;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发展和保护的过程中,都要树牢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以绿色资产促进技术进步,以绿色消费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
第二,必须保护发展好绿色发展根基。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发展,现有34.6亿亩森林、39.68亿亩草地,每年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空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达到28万亿元。保护发展好这些林草资源,绿色发展就有了基础和支撑。保护发展好这些林草资源,我们既要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巩固已有存量;也要通过科学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扩大增量;更要通过科学经营和优化配置,努力提高质量,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碳汇等多重综合效益。
第三,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繁重。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个重要的文件精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资金、资源投入生态保护和修复事业中来,促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中国行丨这里有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
- 巴以冲突引美高校抗议风暴 警方逮捕大批抗议者
- 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会议中心区域正式投用
- 中非金融合作银行联合体召开第二届理事会会议
- (新春走基层)新春将至全球订单纷至沓来 山东外贸迸发“活力曲线”
- 暴雨后广西桂林漓江洪水平稳过境
- 比亚迪携五款车型及核心技术亮相2023东京车展
- 行业机构:英国私人住宅平均租金已升至历史新高
- 科技树上“百花”开 ——记北京九三“扎根”黄安坨村的十年
- 中老铁路列车准点率100% 旅客服务不断完善
- 中国经济半年报|透过数据看物流需求稳步恢复 物流成本稳中有降
- “五一”档8部新片各美其美
- 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学术随笔)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
- 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比高血糖更凶险的低血糖,如何紧急处理?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大咖话运河丨水脉亦文脉 运载千年文化宝藏
- 红星美凯龙2024年半年报:自营及租赁毛利率69.8%,发展韧劲凸显
- 德国社民党和选择党同日确认各自总理候选人
- 我国加快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各种珍稀保护动物轮流来“走秀”
- 青藏高原降水知多少?最新研究称被严重低估亟需新观测体系
- 热门推荐
-
- 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开幕 逾千件展品参展
- 定日震后首颗探空气球施放 震区气象服务有保障
- 成都:推动制造业提能升级 全面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 看深圳如何建好“超充之城”(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 中英人工智能协会2024年会举行
- 韩国西南海域一船只倾覆致3人死亡 中领馆称遇难者中无中国公民
- 月付6000元追微短剧,老年人不该被收割
-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 第二届国际不锈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福建宁德召开
- 潜水乱象调查:无资质野潜店低价刷客
- “澜湄蓉欧快线”班列首发
- 广东启动“护松2024” 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 湖北对东盟贸易十年年均增长15.6%
-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媒体聚焦中越关系新定位: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 暴雨导致苏丹一大坝垮塌 至少60人死亡
- 香港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多方面合作
- 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专家学者共探“艺术之力”
- 青海玛多地震:已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
- 挖掘设计巧思 中轴线创意大赛聚焦历史老建筑活化利用
- 宁夏银川:入夏“夜经济”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