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吉林非遗酿蜜拓市场:蜂农走上甜味致富路
中新网吉林10月9日电 题:吉林非遗酿蜜拓市场:蜂农走上甜味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金乔
国庆假期刚过,吉林省吉林市郊区的一家工厂外,稻田的收割正在进行,54岁的李效铭也在车间里忙着丰收。
他穿戴好工装和弟子们一起“嫁接”蜂蜜——此前保留的原蜜作为引子,掺入新鲜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其色泽白润,口感细腻。一时间,新鲜的蜂蜜溢出芬芳。
李效铭是东山白蜜制作技艺项目的省级传承人。“东山”指长白山,依托丰富的椴树资源,他引领1000多名农民成为养蜂人,在致富路上酿出“甜蜜味道”。
李效铭介绍,这门传承了200多年的非遗技艺在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中很受欢迎,工厂不时收到海外订单。月底前,新一批产品将全部发出,他把这一消息分享给合作的蜂农,好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
“蜜蜂和花、椴树共生,我们和蜂农的关系也一样。”李效铭说,工厂和蜂农的合作始于10多年前,为了提高对方的生产积极性,他和技术员去过很多村庄。
蜂箱旁,双方一起商讨改进养蜂的方法,李效铭还主动提高收购价格。首批蜂农、蜂场获得良好收益后,便会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其中。工厂每年定期向蜂农、蜂场下生产订单,实验室验收合格后,再进入车间生产加工。
“蜜蜂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还协助蜂农与果园、有机稻田农场合作。”李效铭说。
近些年,中国消费者愈加注重保健和养生,对蜂蜜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李效铭介绍,中老年消费群体曾是主要客户,但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工厂也开发了相关产品。
生产之余,李效铭也一直在实施“养蜂推广计划”。他将东方白蜜的生产工艺教授给了10多名徒弟,期望他们能够引领更多村民致富。工厂里还新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邀请游客了解长白山脉养蜂和蜂蜜生产的故事。
吉林地区的秋收仍在持续,李效铭期待农忙后有更多农民来工厂交流养蜂技艺,大家合力一起把这个致富的产业做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铁:推出东北首款高铁旅游计次票 旅客出行更加便捷实惠
- 国家医保局曝光10起定点零售药店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 同比增长13.28% 11月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额62.19万亿元
- 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累计发送旅客破1亿人次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9200人死亡 以总理称对哈马斯第二阶段作战已开始
- “首尔之月”将亮相首尔汝矣岛 打造夜间旅游地标
- 66国驻华使节走进北京门头沟元宵游园会
- 数百种优质农产品亮相 长沙开启市集年货节
- 土耳其一旅游巴士侧翻致6死25伤
- 1-4月中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20%
- 国产新冠口服药价格再降
- 端午前夕新式艾草门挂走俏
- 陕西前三季度消费市场稳步增长 市场需求有效释放
- 西泠印社庆建社120年 社长之位依然空缺
- (第六届进博会)全球经贸发展需要怎样的“粘合剂”?
- 贺州市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
- 《你好 大湾区》全球融媒传播在伦敦启动
-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朗将与沙特在放射医学领域开展合作
-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新罕布什尔州重大灾难声明
- 拓宽渠道 完善服务 各地方各高校推出务实举措促就业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略阳:以“数”赋能 绘就乡村新图景
- 8000余款洋货可选 “中欧班列供销国际市集”开进“哈洽会”
- “碳”路先行|山西晋中“碳”寻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径
- “不只为参赛,更想了解中国文化” 当亚运遇上中秋 共赴中式浪漫→
- 时隔22年 重庆文艺界再获“文华大奖”
- 外媒:俄罗斯一工业企业遭乌军袭击后起火
- 证监会规范新三板公司通过“层层递进”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监管
- 全国各地演唱会掀起热潮 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
- (国际观察)俄乌冲突两周年 劝和促谈呼声愈高
- 第二十届“北京新春音乐会”重返人民大会堂用民歌大拜年
- 2024闽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动在福州启幕
- (十四冬)借势“十四冬” 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出圈”
- 这本书,带你“寻找天才女友埃莱娜”
- 乐享银龄生活 这些健康指导很重要
- 数据共享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 湖南新田特色“小辣椒”串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 “生育友好岗”试点,给企业带来新课题
- 湖南湘潭县易俗河镇3000余名受灾民众陆续归家
- 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福建漳州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 高盛预计:全球电商销售额2024年将增至3.9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