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俄乌冲突两周年 劝和促谈呼声愈高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题:俄乌冲突两周年 劝和促谈呼声愈高
中新社记者 商永
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升级满两周年。冲突延宕致俄乌两国经济、民生受到巨大冲击,不少民众冀早日重见和平。受对俄制裁反噬,欧洲正承受着能源危机、经济衰退等诸多压力,多国去年爆发反战游行,吁和平解决俄乌冲突。日前,美记者爆料“俄乌军方私下密谈”及英媒曝出“美德说服乌接受和谈”等消息虽捕风捉影,但也反映西方社会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产生“疲劳感”。
俄乌冲突两年来,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实现和平的呼声愈高。
乌克兰:复苏之殇 人口之困
两年的纷飞战火和枪林弹雨不仅在乌民众心里留下伤痕,而且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乌国家电网公司此前发布消息称,乌一半以上能源基础设施遭破坏;乌克兰总理什米加尔表示,城市重建需7000多亿美元。有经济学家指出,冲突致乌政府财政赤字不断膨胀,重建耗资巨大,这些因素均给乌经济恢复埋下不确定的隐患。
乌克兰人口危机由来已久。低出生率、高移民率致该国人口一直持续下降。乌独立智库“乌克兰未来研究所”此前的报告指出,从1991年独立到2014年,乌人口减少近700万。
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再次引发“移民潮”,同时前线伤亡人数急剧增加,致使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乌前总检察长尤里·卢岑科上月在YouTube频道“直击”节目中称“乌军自2022年冲突以来已有50万人伤亡”。联合国最新统计,约630万乌难民分散在世界各地。俄媒称,1991年乌人口超5000万,目前人口约2500万。
乌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乌经济发展需更多离开的人回国”。劳动力严重短缺将成为乌经济发展与重建的重大挑战之一。
俄罗斯:军费高涨 通胀高企
据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6%,扭转2022年GDP下跌趋势。有分析认为,俄经济在投资与国防需求带动下实现增长,但巨额军费支出、劳动力短缺、通胀高企均成为拖累俄经济发展的因素,其经济还未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彭博社称,俄2024年国防开支将增加近70%,增至近1200亿美元;高额的军费支出将减少对国民经济相关部分的拨款。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大量人才外流、征兵等因素影响,俄去年现最严重劳动力短缺。俄媒称,近90%的公司都遇到用工荒难题。
俄2023年通货膨胀率达7.4%,一些食品、消费品价格涨幅超20%,低收入人群受影响严重,引发社会不满。
欧洲:民怨激增 游行抗议
受对俄制裁反噬,欧洲陷入能源危机,遭遇供应链阻滞,多国民众正饱受冲突引发的高能源价格、高通胀之苦;乌难民持续涌入,给欧洲公共服务带来巨大负担;在经济衰退背景下,欧盟对乌持续金援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近期,农民成为欧洲抗议运动的主体。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多个欧盟国家的农民爆发抗议活动,抗议诉求有共同点:反对欧盟可能延长对乌进口农产品的免税期。外媒称,免征进口关税的乌农产品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农民生计受损。
去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希腊等国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反战游行。民众要求欧洲远离北约,并打出“欧洲不应盲目追随美国”“美国为自己利益而操控世界”等标语,呼吁和平解决冲突。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追随美国对俄制裁遭反噬,经济遭重创,安全利益被裹胁。塔斯社称,在石油方面,欧洲已成为美第一大出口市场;在液化天然气方面,美对欧供应量从2021年至2023年增长170%。外媒称,欧盟对俄制裁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全球:劝和促谈呼声愈高
“乌克兰和欧洲,不过是美国眼中的‘战略博弈工具’。”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说,“这场冲突的本质是美俄博弈。美国通过这场危机巩固对俄战略优势及对欧洲安全的掌控,同时避免冲突干扰其全球战略部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丁晓星认为,冲突战争没有赢家。俄乌兄弟反目成仇,死伤无数,是俄乌两个民族的悲剧。俄想抵御北约东扩,但对俄原本友好的芬兰加入北约,俄西部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
俄乌冲突两年来,国际社会劝和促谈的呼声愈高。冲突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去年5月,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访问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欧盟总部和俄罗斯,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展开斡旋。中方立场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与赞赏。舆论普遍认为,各方尤其是大国,应以负责任态度,为劝和促谈创造条件,不应火上浇油,更不能趁机牟利。
和平解决冲突也是俄乌两国不少民众的心愿。15岁的乌克兰女孩伊娃与弟弟几个月前随母亲来到加拿大。她说,“来到加拿大只是因为这里安全。过去一年,我看到的是战火纷飞的世界。”她希望,冲突在新的一年终结,早日回到家乡。
俄罗斯圣彼得堡居民维拉·巴甫洛夫娜说,“战争带给我们太多影响。圣彼得堡作为全俄较大的旅游城市已不见往日众多外国游客的景象,商场里的欧洲产品越来越少。战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成本在增加。”她期盼和平快点到来,恢复往日的平静。(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趣竞赛、享美食、农民乐 福建屏南花样庆丰收
- 换了红杯的酱香拿铁,上市后又引发新一轮销售热潮
- “国乐行者”方锦龙:一个“不靠谱”的演奏家
- 四川成都:“6·11”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被处理
- 西安市鄠邑区昼夜奋战抢抓小麦收割 确保颗粒归仓
- 四川:佳节临近 博物馆“中秋味”渐浓
- 丘成桐等逾30位院士专家“把脉”广东梅州发展
- 山东特色木制工艺品百花齐放 一雕一琢尽显匠人传承
- 澳大利亚央行内部研究曝光:未来两年澳经济衰退可能性高达80%
- 美参议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新春见闻)守护乡愁 广西百年华侨古街焕新
- 青海大柴旦红崖火星地貌景区开园迎客
- 全球新贫民,美国制造
-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
- 科学监测身体指标,及时察觉“报警”信号
- 中国长江中游三省气温断崖式下降 赣湘鄂启动应急响应
-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新兴经济体应增加投资以加速复苏
- 开场30分钟内可退票 电影消费该有“后悔权”
- 吉林官参局复原重建迎客 讲述人参历史
- 阿盟紧急外长会就巴以局势通过决议 呼吁采取有效行动实现停火
- 热门推荐
-
- 山西:房贷“商转公”开“口子”
- 两会数说中国|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成色十足
- 著名空间物理学家和空间天气学家张效信因交通事故逝世
- 专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肺癌危险因素 早诊早治或达到治愈目标
- 畅通二手房交易流通渠道
- 看到阳光,他们也会向阳生长
- “春节经济”映衬出“龙行龘龘”大中国
- 尺素金声丨53.5%,新能源车国内月销量占比首次过半
- 中国沪指重返2800点
- 北约多国发联合声明 承诺为乌克兰提供更多防空系统
- 武汉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
- 当智能手机遇上智能汽车: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 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已五年 伊朗民众:美滥用制裁霸凌成性
- 世界著名生物医药杂志:八子补肾胶囊降低DNA甲基化年龄
- 沈阳在景区、网红打卡地设置结婚登记点
- 中国创新成果“登陆”拉美 原创肿瘤治疗技术实现“国际化”
- 《我们的歌》B组盲选开启,不同时代音乐人讲述光阴故事
- 俄罗斯一架米-8直升机飞行训练中失联
-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抵达三峡水库
- 中国东盟(海南)邮轮旅游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已开通6条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