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经济”映衬出“龙行龘龘”大中国
文旅市场爆火出圈,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多点开花;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各影院上座率不断攀升;逛市集、赏花灯、看演出等传统文化消费的氛围日渐浓厚,彰显文化特色……这个春节假期,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火热。(2月18日 光明网)
锦绣中国,共谱华章。当万家团圆的祥和喜悦,邂逅“8+1”天的超长假期,瞬间点燃了国人的出游热情。南来北往、东行西进,火热的出行消费场景,跃动着新春的活力,不仅释放了消费潜力和内需潜力,提振了消费信心,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映衬出“龙行龘龘”活力满满的“大中国”。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从河南洛阳举办神都灯宴等29项“穿越盛唐洛阳年”主题活动,到开封清明上河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再到天津等地开展家具家电直播专场、特卖补贴等活动……各地各部门瞄准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不断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丰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一系列举措不仅进一步激发了节日经济效应,更加充分发挥了消费“主引擎”作用,释放了假日旅游消费新动能,形成节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在“龙行龘龘”的春节经济里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文旅融合红红火火,服务供给提质升级,经济暖流不断涌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有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这不仅映衬出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彰显中国民众对中国经济信心十足,更凸显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强大活力。
甲辰龙年至,新年胜旧年。“春节经济”的亮眼成绩单,写满“获得感”,不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含金量”,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始终充满“稳”的底气与“活”的动力,映衬中国“龙行龘龘”的人间烟火和经济活力,传递出中国经济“春来早”的鲜明信号。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拿出“龙腾虎跃”的奋斗姿态,“生龙活虎”的拼搏状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砥砺奋进推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迎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作者:王鸣镝
(红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最新研究:美国孕产妇死亡率显现种族差异 黑人是白人三倍以上
- 专家:海南创建国家植物园有利于热带资源保存
- 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稳步向前
- 珠江流域新一轮压咸补淡启动 保障澳门等地元旦供水安全
- “国寿小画家”走进浙江缙云 用数字方式绘制新乡村风景
- 北京加强环卫作业 全面开展灾后清淤清扫工作
- 超291万人!2024国考报名收官
- 疫情防控常态化,如何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 (寻味中华|戏曲)藏戏唱响青藏高原600年
- 广东消防闻“汛”而动 撑起洪水中的“生命之桥”
- 外企在中国丨国际市场人民币需求增长 外企抢抓跨境支付新机遇
- 专家分析丨美国“内顾”若成定局 北约与欧洲何去何从?
-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就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完全实施发表谈话
- 北京绿色通道确保药品供应“不卡壳”
-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持续恢复 前11个月购物金额超400亿元
- 特大暴雨!青海西宁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 数智化引发两极思考 “智能向善”能否避免“脑腐化”
- 社评:不汲取朝鲜战争教训,美国还要吃苦头
- 印度东北部两车相撞致8死
- 哈铁定制化货运产品 为重点物资运输“加速度”
- 热门推荐
-
- 国际民调:“人才红利”已成中国发展强劲动力
- 日本大阪突发爆炸 已有12人受伤
- “府楼猴”IP助推广东侨乡潮州旅游热
- 投资理财不可心存侥幸
-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对网络主播吴川偷逃税案件进行处理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安徽厚植生态底色 环境监测连创最好水平
- 新疆“打馕兄弟”圆“舌尖上”的创业梦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尘浓度略有下降
- 伊拉克战争20周年之际,美防长访伊传递出什么信号?
- 中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多部门再加力
- 邮轮旅游市场稳步向好
- 罗马尼亚首都附近发生爆炸 造成1人死亡46人受伤
- 特斯拉2023年二季度全球交付超46.6万辆创新高
- 线上线下都有销售 “烟卡”成部分未成年人社交“硬通货”
- 北京:端午期间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201.3万人次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历史新高
- 中阿各界在北京纪念阿塞拜疆“国父”阿利耶夫百年诞辰
- 镜头记录奋斗足迹 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渝开幕
- 江南春意动 气温“龙抬头”
- 中国与南非签署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