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皇菊基地采摘忙 绘就致富好“丰”景
中新网南昌11月12日电 题:江西南昌:皇菊基地采摘忙 绘就致富好“丰”景
作者 卢梦梦 谌玲
近日,江西南昌湾里管理局洗药湖管理处红星村的百亩皇菊基地迎来最佳采摘期,田垄间的皇菊个个圆润饱满、色泽喜人;微风吹拂下,清冽的菊花香气四处飘散。工人们正熟练地摘花、装筐、搬运,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里的气候、海拔、水质都很适合皇菊生长。今年光照充足,皇菊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可达4万斤,经过加工包装后,成品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00万元。”皇菊种植基地负责人、当地新乡贤张振星说,为种出品质上乘的皇菊,他多次到安徽黄山、江西婺源等地学习精品皇菊种植技术。
经过数年的研究实践,张振星积累了丰富的精品皇菊种植经验,种植基地从最初的10余亩扩展到了如今的近300亩,并成立了南昌市洪崖丹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红星村海拔在500米左右,昼夜有温差,且我们使用的是油菜枯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所以长出来的皇菊品相上佳,直径可达5厘米,冲泡后滋味甘醇、浓香馥郁,属于一级皇菊。”张振星介绍,皇菊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种植基地附近的厂房内,一筐筐色泽艳丽、呈绒球状的皇菊被整齐地堆放在墙边,几位村民正按照菊花的大小依次将它们平铺在烘干网上。“烘烤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对温度、湿度、时长等进行把控,这样才能确保烘干后的皇菊品相上佳、原色原味。”张振星边说边操控起烘烤设备。
据了解,该皇菊种植基地目前已吸纳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且每年通过土地流转为村集体增收约6万元,有效拓宽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60岁的村民胡火苟在基地务工已有近十年,主要负责基地的日常管护工作。“如今我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比从前在家种菜好多了。”胡火苟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汇聚乡贤力量,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党群部分管统战工作负责人胡韶利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中国诗歌大赛在京启动
- 芋头包和芋粒糍:侨乡台山的中秋糕点
-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海河伴津韵新风 方寸之美惠民心
- 潮玩IP“LABUBU”助力中泰潮流文化交流
- 外媒:时隔8年,伊朗和苏丹互派大使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一万列
- 【财经】“陪伴经济”走红云端 杭州直播企业注册超5000家
- 短视频带货培训陷阱再升级 以日赚万元引诱购课有老人数千学费打水漂
- 多国青年江苏盐城探讨湿地保护经验 贡献青年力量
- 【统战地标 北京】这座颐和园内的四合院,为何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的重要一站?
- 武汉:传统汉派服饰年轻化 迎八方客商采购
- 纪录片《赵无极大师》在北京发布
- 山西打破数据壁垒 推出新生儿出生诸多事项“一次办”
-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东方白鹳开始集群准备南迁 今年繁殖数量历年最多
- 福岛核电站核残渣试取出作业中断 东电报告调查结果
- 中国驻巴西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在新金融实践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抖音直播:携中国煤矿文工团发起“DOU有传承”计划 百位艺术家入驻开播
- 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揭牌成立
- 国际锐评丨这幕自焚悲剧拷问美国政客的良知
- 热门推荐
-
- 《舞上春》首次联排惊艳 为中国古典舞带来无限可能
- 《华章》中韩书画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韩举行
- 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成功首飞
- 加沙地带持续遭袭 以军称有望“彻底结束”与黎真主党的作战
- 房车自驾受青睐 热门旅游目的地“一车难求”
- 中企实施缅甸“无电村”光伏示范项目建成发电
- 轻薄且强大 荣耀Magic Vs3折叠屏新品发布,售价6999元起
- 海南“最美大剧院”:让更多人走进文化殿堂领略艺术魅力
- 寒冬催热“暖经济” 秋衣秋裤在国内外大受欢迎
- 2050年前后,“终极能源”将点亮万家灯火?
- 白宫警告援乌资金即将耗尽 美预算官员:我们快没钱了!
- “夜京城”效应初显 夜间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 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保障患者权益
- 中国A股汽车板块周五走强
- 千年古城展“新”韵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 西藏青海等地有雨雪天气
- “中式养生”药膳走红:厌于药而喜于食
- 未来三天川渝陕豫等地将有强降雨
- 运城航空口岸首次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
- 以军证实空袭贝鲁特南部,称其目标是地下武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