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改革创新成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广改革创新成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巡礼)
平潭片区先行先试,推行“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厦门片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通40多个部门,跨境贸易业务一站式办理;福州片区实现国内首笔大宗商品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成功落地……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耕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累计推出20批622项创新举措。
截至今年6月,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企业12.78万户,注册资本2.78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是挂牌前的8.3倍、12.5倍。福建自贸试验区分为平潭、厦门、福州3个片区,以不到全省1‰的面积,引进约占全省1/4的新增外资企业、贡献约占全省1/6的外贸进出口额。
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福建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平潭片区首创商事登记“六个一”综合服务模式,率先实施民宿开办“承诺备案+全程网办”等措施,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不久前,因为看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前景,来自云南大理市的左昌来到官姜村投资建设民宿。“平潭出台了不见面审批政策,手机上就能完成备案,一趟也不用跑。”左昌告诉记者。
“从业者线上提交申请,我们线下开展‘并联’审查。符合条件的,7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备案登记,实现‘准入即准营’。”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民生服务与资格资质管理处处长杨萍介绍。
福州片区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推进制度创新。
“我们建立‘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企业登记多部门并联办理等制度创新,形成从企业登记到注销退出的全链条便利化措施。”福州片区管委会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黎发明说。
厦门片区管委会组织市口岸办、海关等10多个部门以及银行、货站等20多个服务企业协同建设“单一窗口”平台,为企业提供口岸通关、跨境贸易、物流、政务、金融等方面服务,变“多个窗口、多口受理、多次申报”为“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截至今年9月底,厦门片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联通40多个部门,累计上线101项基本服务功能,服务企业、机构17505家。
厦门申悦关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运部报关员刘华德说,以前报关要挤在口岸联检大厅附近的小格子间,各个窗口来回跑,如今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单一窗口’让通关效率提升了50%以上,部门网点工作承载量增加了1倍。”
试验田的辛勤耕耘,让一批批制度创新的果实在各地落地生根。福建省自贸办相关人士介绍,3个片区已有35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平潭、厦门、福州3个片区在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引进制造企业、证券公司等各类项目,创建两岸农渔产品交易中心、两岸先端材料研发合作中心、两岸精准医疗合作实验室等一批示范项目。
两岸产业深度融合——
厦门片区支持设立以两岸金融为主题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台资板”,促进台资企业展示交易;福州片区加强两岸先进制造合作,研发抗菌超薄玻璃和二维码解码芯片,两岸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年均超3万次。
截至今年6月,3个片区累计新增台资企业3097家、合同台资80.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的27.8%、29.8%。
畅通两岸经贸合作——
2708.8万票、货值近76.1亿元……10月18日下午,平潭跨境电商园大数据展示平台上,数据闪烁跳跃,折射两岸电商交易的蓬勃发展。“平潭开通了至台北、台中、高雄的海运航线,海运货物最快仅需5.5个小时到港。”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敏说。
2022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跨境电商出口发货量超过1700万票,货值超100亿元,约占大陆对台跨境电商出口总额的70%。
促进台胞就业创业——
10月7日,身在台湾的台胞方玉在手机上完成了职业资格采信证书申报,将自己的“保姆人员单一级”职业证书换成“育婴员三级”资格证。将来,她可以在大陆从事相应工作。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苏斌介绍,台胞职业资格采信证书随时能在线上查询,台胞可凭此在大陆继续参加培训、考级,目前换证台胞已达2000多人次、培训就业近万人。
“我们率先试点允许台胞使用台胞证或居住证申请注册大陆企业,建设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厦门片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说。
截至目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内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已累计入驻台湾企业和团队1100多家、台湾青年2600多人。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区域。福建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建设双向投资平台、构筑互联互通重要节点。截至今年9月,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缩减至27项,累计新增外资企业5157家。
10月16日下午,一艘从海外驶来的货轮缓缓靠泊福州港江阴港区。“下一站开往厦门港,货物主要是服装鞋帽原材料和家具。”江阴码头操作部副经理苏兴孝介绍,目前该港区航线已达61条,其中“丝路海运”航线11条。
福建加快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开通了至欧美的洲际货运航线,中欧(厦门)班列稳定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班列已累计发运1263列,货值达312.03亿元。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福建自贸试验区“走出去”投资兴业。“项目推进过程中,福州片区管委会为我们提供了周到而专业的服务,在项目增资备案、扶持资金申报、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予指导。”福建佳和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培奎说。
今年6月,厦门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而被冻结资金。“经调查核实,企业并没有侵权,我们随即利用涉外法律服务网络向法院提交答辩并申请听证,1个月内就帮助企业解冻了资金。”盈科海丝国际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薛妮说。
围绕贸易争端、法律纠纷等风险,2021年,厦门片区启动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截至目前,海丝中央法务区已线下集聚法务、泛法务和法务科技企业1260余家,线上联通各类法务机构2500余家,构建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体系,受理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事海事案件1300余件、标的金额超100亿元。
本报记者 付 文 施 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发!以军对加沙南部发动袭击 已致数十人遇难
- 包银高铁惠银段启动接触网热滑试验
- 俄媒:俄罗斯喀山机场临时限制航班起降
- 一嗨租车2024年五一自驾报告: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
- “食安封签”,让点外卖更安心
-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 北京今日最高温8℃天气晴暖 明后天云量增多气温略降
- 文旅相结合 广东非遗文化这样“活”起来
- 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均衡、增长、壮大成为关键词
-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乌东部局势“严重恶化”
- 机构预测泰国今年入境外国游客将达3600万人次
- “美国可以为逐利将原则抛在脑后”
- 从“试点”到“全域” 浙江交出“两个健康”亮眼答卷
- 青海省首个海外仓完成海关备案
- 过不过端午,打什么要紧
-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长:坠机事故有6人生还,情况严重
- 承载文化记忆 传统村落如何保护?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都昌:多元化产业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 (新春走基层)山西大同:“满格电”为乡村冰雪经济“加热升温”
- 厄瓜多尔一监狱发生暴力事件 已致至少15死14伤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海关“远程查检” 企业出口货物“零延时”
- 山东临沂:一碗糁汤里的沂蒙情怀
- 2024年春运启动首日 广州白云机场出入境人员超3.7万人次
- 国家医保局:1-8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超260亿元
-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 沈阳地铁2号线南延线、4号线即将开通运营 开启“空铁联运”新篇章
- 辽宁沈阳一小区发生燃气爆炸 相关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 广东茂名“出逃”鳄鱼已捕获66条 仍有5条还在搜捕中
- 长三角民众不负春光 尝春食、上春山渐升温
- 新行业、新规范、新岗位 你想成为“电子竞技指导员”吗?
- 尼尔森IQ:中国零售业进入“性价比时代”
- 安徽合肥成立联合调查组 核查处理“三只羊”有关问题
- 青海省延长重特大疾病转诊备案有效期限
- 中国首家专注于地理信息安全的科创平台成立
- 强降雨致列车晚点 太铁紧急向旅客配送“防洪粮”8000余份
- 读书之美丨世界读书日:一半烟火,一半远方
- 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破300亿元
- 海南琼中山体滑坡致3死4伤
- 前两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增长超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