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文化记忆 传统村落如何保护?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上官云)提起中国的传统村落,你会想到什么?今年早些时候,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公布。消息登上热搜后,一大批令人惊艳的传统村落刷屏,有网友感叹,“都想去!”
对此,复旦大学教授张晓虹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非遗”的活化利用等问题。对传统村落承载的文化,发扬其中优秀的部分,做到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建构文化之根。
她分享了很多蕴藏在传统村落民居中的智慧。例如,村落建造时注意与地形、地势和谐共处,前面要有进出水,村头有水塘,利于木结构房屋防火。
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
“民以食为天”,传统村落的文化习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晓虹常年从事文化地理方面的研究,注意到一种文化现象的同时,考虑最多的就是与之关联的地理差异。“在食俗中能明显看到,很多时候南方吃的食物,材料是用米替换了面。”
“在江南一带,春节要吃肉汤圆,很像北方的饺子,只不过饺子皮是面粉做的,包汤圆的皮是用米来做原料。但表达的都是新一年团团圆圆的理念。”她说。
在传统乡村中,人的生老病死几乎都和音乐有关,满月酒、婚礼等等,将中国传统历史记忆保存下来。如果传统乡村消失,这种慢节奏、礼仪性的生活方式或许慢慢也就不存在了。
早年间,张晓虹曾前往在陕西吴起县文化馆考察,在那里看到了馆长收藏的剪纸、缀满精美刺绣的鞋垫,惊叹工艺之精美,也感慨保护的难度,“有些手艺人,年龄已经很大了。”
在此基础之上,自2016年开始,她逐渐萌生了编写一套书,将这些文化保存下来的念头。
记录传统村落岁时民俗
在长期的调研过程中,张晓虹发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农业人口进程,乡村的空心化很容易导致传统村落消亡,附着的中国传统乡村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也会受到影响。
她决定将此前的想法付诸实践,于是联系了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开始遴选写作主题,组建编写团队,希望为保留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些工作。
此后,编写团队通过查阅史地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传统村落中的非遗进行了系统性整理、抢救性记录。2023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系列》结集出版。
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游戏与体育、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饮食与仪式、音乐与戏曲、民间神话传说等八个专题构成了全书内容,也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这八个专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基本都有所反映。从文本讲,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非遗的活化。”张晓虹说。
传统民居里蕴含的智慧
在人们的观念中,“文化”可能往往以精神层面为主,但张晓虹认为,每一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附着于具体的生活方式之上。
“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你生活的乡村。乡村不仅仅是几间房屋,其实它包括一整个社区,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来构建社区,将文化传承下去。”她说。
这种文化规范往往是是仪式性的、约定俗成的。她说,因此在论及传统村落时讲的就不仅仅是保留物质居所的问题,它们其实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文化含义。
张晓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很多传统村落民居基本都是木架构,一些民居的木雕上刻有流传已久的戏剧故事之类,道德教化的传承即藏于其中。
她发现,在安徽、江西一带,村落布局非常讲究与地形、地势和谐共处,村落前面要有进出水,村头有水塘,利于木结构房屋防火。
此外,传统村落在村中的重要位置上往往建有宗祠,这就反映了强烈的家族观念。通过物质、空间等方面的布局来反映文化特点,她认为,这也是传统村落应该保留的理由之一。
乡愁:情感归宿与文化认同
近些年来,“乡愁”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词汇。
张晓虹理解的“乡愁”,是一种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我们常讲,中国人有一颗中国胃,你的饮食就是小时候家里做饭的味道。文化散落于衣食住行之中,但又是综合性的。”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传统乡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她提出,对传统村落首先是保护,面对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发扬其中优秀的部分,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建构文化之根。
“其次是活化,让人们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旅游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工艺精美的粤绣,相对实现了一定的产业化,也是一个活化的案例。”张晓虹解释道。
在她眼中,中国的乡村文化在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变革,“留住乡愁”恰恰是在适应快速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一种精神依托,“中华文明的精髓一直没有变”。(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洋强国”主题文化长廊亮相西安地铁 彰显中国海洋科技力量
- 中国规模最大儒学文献丛书《儒藏》历时25年终成完璧
- 安徽合肥警方去年侦破涉网案件3100余起
- 长图|勾勒区域发展大美画卷
- 【应急救援基层行】张方军:用青春诠释“火焰蓝”的担当
- 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
- 揭示古老文化的生动面貌
- 江西新余“喜憨儿”干起洗车行 以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尊重
- 陈小艺身兼多职复排《莲花》
-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丨多国媒体:进博会推动世界共享中国新机遇
- 因驾驶车辆变道发生剐蹭,男子砸破他人车辆挡风玻璃,警方:已行拘
- 多地对接受辅助生殖家庭发放补贴 福建一地“试管婴儿”补助2万
- 《RCEP框架下山地旅游合作与发展报告》在贵州兴义发布
- 近视防控药物或仪器真的有用吗?为什么要重视孩子远视储备的保护?权威解答来啦!
- “东莞港—泰国林查班”水果快线正式启航
- 北上广深全部“认房不认贷”,楼市将迎“金九银十”?
-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 万人相约草原共享那达慕
- 杨富学:为什么说回鹘佛教是汉传佛教的“翻版”?
- 座无虚席!话剧《人世间》北京巡演圆满落幕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 热门推荐
-
- 以色列前防长: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将以色列引向“毁灭”
- 沈阳玖伍文化城举办曹文轩读者见面会
- 奥地利艺术家穿越百年“相遇”杭州 见证艺术传承
- “天才大师达利艺术特展”贵阳开展 121幅真迹作品亮相
- 住建部: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母乳喂养有助降低哮喘高风险儿童患病率
-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
- “Z世代”皮影艺人:坚守与创新中舞动“老艺术”演绎“新生活”
- 不可盲目进补 当心适得其反
- 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 以总理承认“误杀”人质 以色列和卡塔尔重启停火谈判
- 岗位明星选树机制激活企业创新动能
- 中国疾控中心:吃月饼有讲究 健康食用看提示
- 民政部:清明节假期第二天各地祭扫活动平稳有序
- 广东全省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
- 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
- 聚焦潮流新业态 北京发布“打卡酷玩新地标”地图
- 国庆档总票房近15亿元 电影《万里归途》稳坐首位
- “算力券”成为河北廊坊招商新名片
- 美国官员:美军十多架战机飞往中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