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封签”,让点外卖更安心
“食安封签”,让点外卖更安心(微经济)
舌尖上的安全向来备受关注,一次性的“食安封签”,让外卖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我们也期待更多创新手段,筑牢外卖食品配送全过程安全防线
数据显示,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步伐却未能完全跟上。比如,在配送过程中,外卖被偷吃、加入异物等事件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
不过,笔者最近点外卖时发现,越来越多外卖的包装封口处都贴上了一次性封口包装件“食安封签”。这种开启后会留下痕迹且无法重复使用或复原的标签,能够确保外卖由商家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影响。
对消费者而言,可凭撕毁痕迹确认餐食在配送过程中是否完好无损,避免人为或其他外部因素对食品的污染。一次性的“食安封签”,让外卖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消费者无疑会更放心。
从商家角度来看,过去外卖食品问题到底出在商家还是骑手,责任往往难以划分,使用“食安封签”,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区分送餐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上海发布的《上海市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封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就进一步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配送人员、消费者在纠纷处置的首负责任。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一些商家主动在封签上添加个性化图案和元素,也不失为一种推广品牌的方式。
眼下,北京、河北等多地已出台相关方案或条例,推广使用一次性封口包装件。但也要看到,这种新工具在推广落地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有媒体报道称,虽然封签成本并不高,但究竟采购何种规格和材质的封签,很多商家仍有疑惑,这也导致了使用意愿不高、使用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又比如,外卖平台上未标注商家有无封签,消费者订餐时还要向商家主动询问,等等。
舌尖上的安全向来备受关注,让“食安封签”成为标配,还需多措并举。我们也期待更多创新手段,筑牢外卖食品配送全过程安全防线。(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会声音)四川民族地区女代表履职“心事”:来自乡土 共创热土
- 两部经典芭蕾名作即将在国家大剧院重磅开演
- “小商会”大作为 青海商会开拓基层治理促改革
- 中消协:未成年人医美需警惕 牢记五大原则
- 金圣华:“谈心”十八载,写出最真实的林青霞
- 1000多家品牌茶企亮相第26届深圳春季茶博会
- 又见野猪闯祸“人猪矛盾”何解?
- 蹭慈善流量恶意造谣就该被严惩
- 上海将促进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和运营 打造数字价值实现的“热土”
- 《底线》一身烟火气实现类型剧突破
- 两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 强降雨致福建直接经济损失超68亿元
- 广州高温天气持续 空调“怠工”咋办?
- 官方通报:4人向大熊猫活动场内吐口水被终身禁入
- 无锡“空空联程”又一航线首飞 带来全景式观长江、赏运河新体验
- “东海渔嫂”忙创业:不甘只当“船老大背后的女人”
- 辽宁多地出现浓雾 沈阳61个高速收费站入口封闭
- 日本青年福建漳州研习古琴
- 哈尔滨开展亚冬会赛事侧志愿者消防安全培训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 热门推荐
-
- 《自然-医学》年度特刊:盘点2024年有望改变医学的11个临床试验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
- 北京试点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
- 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 70余位海外台胞云南共赴“彩云之约”
- 广东荣封第、邓村石屋保护利用案例获国家文物局推广
- 专访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古莉米拉:“以后我们也可能会去中国做考古”
- 南方小城江西铜鼓迎来“冰雪热” 吸引游客体验冰雪运动
- 强冷空气来访大风天气先行 西藏西南部有强降雪
- 降!降!降!这些中高端水果,价格“腰斩”!啥情况?
- 外籍教授萨万:来中国,因为我要跟未来在一起
- 巴以能否搭上中东“和解潮”顺风车?
- 《中国奇谭》:民族的与世界的
- (两会声音)张连起: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不是“另起炉灶”
- 从风向标到新引擎 第二届全球数贸会“引力”何来?
- 果酒产业须有国际化视野
- 湖南浏阳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 国科大专家发现肺脏再生修复新技术
- (新春走基层)吉林“Z世代”接掌民宿“宠客”有道
- 高盛预计:全球电商销售额2024年将增至3.9万亿美元